摘要:前脚户晨风、张雪峰刚因争议言论被全网禁关,后脚千万粉网红蓝战非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账号也全被贴上了“禁止关注”的标签,相关词条直接冲上热搜,1.1亿的阅读量把这事推到了大众眼前。
网红圈这阵子的瓜,属实有点密集。
前脚户晨风、张雪峰刚因争议言论被全网禁关,后脚千万粉网红蓝战非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账号也全被贴上了“禁止关注”的标签,相关词条直接冲上热搜,1.1亿的阅读量把这事推到了大众眼前。
有意思的是,这些账号的内容没下架,就是不让新关注,明摆着是平台给的“特殊待遇”。至于蓝战非为啥突然“中招”,官方和他本人都没回应,但网友几乎一口咬定:跟他前段时间炫富脱不了关系。
这事得倒回去说几句。
前几天蓝战非还在视频里高调“自曝收入”,说自己做游戏主播时赚了不少钱,现在没结婚没孩子,花钱随心所欲,还放话“抖音顶流有多赚钱你们不知道,全身心商业化的话,一年九位数都小看我了,可能死那天都花不完”。
当时就有网友劝他“别得瑟,小心被封杀”,结果没几天就应验了。
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凡尔赛”了。年初直播时被问环球旅行花了多少,他轻描淡写说500多天花了200多万,还补了句“把一年利息都花完了,太败家”;
之前还说有品牌方给1000万代言费,只要穿他家衣服出镜就行。虽说2400多万粉丝的顶流主播确实有商业价值,单条视频报价都能到150万,但把“赚钱多”挂在嘴边四处炫耀,终究是踩了大众的敏感点。
毕竟现在经济形势摆在那,多少人在为生计奔波,转头就看见有人把“九位数收入”当口头禅,把200万旅行费当“败家日常”,难免让人觉得刺眼。
有网友说得实在:“吃到肉就悄悄享受,可哪得瑟炫富,这不找骂吗?”
值得注意的是,蓝战非不是个例。
前段时间被处理的户晨风,靠着“苹果精英论”贬低安卓用户和国产货,用手机品牌给人贴标签制造对立;
张雪峰则把教育选择简化成“就业成败”,喊出“报新闻不如打晕孩子”“文科都是服务业”这类极端言论,靠非黑即白的“暴论”博眼球。
这几个人看似问题不同,本质上都是踩了同一个雷:用极端叙事、负面情绪换流量,破坏了网络生态。
现在大家终于看明白了,网红圈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套路,其实就是利用极端观点刺激争论、收割流量。把商品变成身份标签煽动对立,把复杂问题简化成情绪爽文,把炫富当成成功标杆,这些操作短期能涨粉,但长期来看,都是在透支自己的公信力,更是在搅乱网络环境。
好在官方已经出手了,中央网信办开展的“清朗”专项行动,就是专门整治这种挑动负面情绪、宣扬不良风气的行为。这次对蓝战非们的处理,与其说是“封杀”,不如说是给所有网红敲了警钟:流量再大,也不能没了分寸;名气再响,也得守规矩。
毕竟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负面情绪的“垃圾堆”。健康的网络生态能容下多元声音,但绝容不下煽动对立的偏见、制造焦虑的暴论,更容不下炫富拜金的歪风。那些总想着靠极端言论、低俗炫耀博眼球的网红,迟早会被流量反噬。
说到底,真正能走得远的网红,靠的从来不是“语出惊人”的噱头,也不是“财富外露”的炫耀,而是能输出有价值的内容,能守住言行的底线。毕竟流量只是一时的加持,分寸感才是长久的通行证。希望这次的整治能让更多网红清醒:别让一时的流量,撑坏了做人做事的分寸。
来源:大佬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