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板溪镇大力挖掘乡土人才,强化人才培育,突出作用发挥,储备培育了一批“有绝活、有本领、懂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用“祖传方”“土办法”“拿手技”,激荡起乡村振兴“智慧涟漪”。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板溪镇大力挖掘乡土人才,强化人才培育,突出作用发挥,储备培育了一批“有绝活、有本领、懂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用“祖传方”“土办法”“拿手技”,激荡起乡村振兴“智慧涟漪”。
强化党委统筹,筑牢人才培育“主阵地”。一是健全责任体系。明确由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镇组织委员具体负责乡土人才储备培育工作,定期调度推进,实行班子成员包保联系,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与“田秀才”“土专家”同坐一条板凳,宣传最新政策,探讨产业发展。二是摸清人才底数。建立涵盖种植能手、能工巧匠、返乡创客等类别的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更新管理。积极引导职业农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增收,积极推动有意愿、有技术、懂经营的在外农民工返乡创业。截至目前,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28人、致富带头人60人。三是突出结对联系。由班子成员与乡土人才结对子,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对缺乏专业技术的种植大户及致富带头人进行重点指导,推进科学种植管护,全力做好“三夏”及秋冬种生产。截至目前,已收集产业发展建议40余条,协调解决灌溉、运输等难题15个。
聚焦能力提升,打造技能升级“快车道”。一是定制培训内容。结合辖区产业特色,开设黑木耳培育、辣椒种植、茶园管护等特色课程,学习探索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用好电商经济,促进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融合,延伸产业链。二是创新培育模式。推行“理论课堂+田间实训+导师帮带”模式,在产业基地设立实训点5个,组建“专家+骨干人才”传帮带队伍3支。镇农技人员根据农户反映的技术难题,“对症下药”现场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农业生产“疑难杂症”。三是拓展学习渠道。积极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定期组织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和人才交流活动,组织学习特色种植、合作社运营等先进经验,促进互学互鉴。截至目前,已发布培训视频、技术手册等资源26份,组织农技人员开展交流活动12次。
突出作用发挥,搭建干事创业“大舞台”。一是搭建实践平台。设立“乡土人才示范岗”,组织乡土人才定期开展技术指导,支持乡土人才领办合作社、家庭农场,今年已培育示范家庭农场15个。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全力给予政策支持扶持,在项目申报、信贷贴息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积极吸纳乡土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目前已有12名致富能手和优秀返乡农民工加入村干部队伍,今年已为15名乡土人才协调解决创业贷款536.5万元。三是推动成果转化。建立“人才技术+产业需求”对接机制,每月收集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人才技术资源,印发《板溪镇稻耳轮作产业发展服务指导手册》,促成技术合作项目5个,带动周边22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3600元。
下一步,板溪镇将在乡土人才选、育、用上持续发力,不断培育壮大“田秀才”“土专家”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产增收”目标,富农民“口袋”、富农民“脑袋”。
来源 美丽板溪
通讯员 吴迪
一审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