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德 | 美国2025年上半年商业秘密诉讼现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6:45 1

摘要:美国联邦地区法院的商业秘密案件立案活动正在加速。继2023年至2024年增长9%之后,2025年上半年的立案数量比2024年上半年增加了15%,表明持续上升的趋势。持续增长并非2025年上半年商业秘密立案的唯一趋势。与2023年和2024年一样,2025年上半

作者 | 郑友德

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

目次

一、地区法院案件激增

二、AI相关案件异军突起

三、商业秘密损害赔偿额持续飚升

四、州法院巨额商业秘密赔偿悬而未决

五、释明DTSA域外适用条款中“助长行为”(act in furtherance)的构成要件

自2016年《保护商业秘密法》(以下简称“DTSA”)通过以来,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已成为高风险商业秘密诉讼的战场,且这一趋势至今尚无放缓迹象。

一、地区法院案件激增

美国联邦地区法院的商业秘密案件立案活动正在加速。继2023年至2024年增长9%之后,2025年上半年的立案数量比2024年上半年增加了15%,表明持续上升的趋势。持续增长并非2025年上半年商业秘密立案的唯一趋势。与2023年和2024年一样,2025年上半年新立案的联邦地区法院商业秘密案件中,大多数(74%)包含了合同索赔。

与高度集中于某些地区的专利案件不同,商业秘密案件的管辖权分布相对分散,2025年上半年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新立案数量占比超过6%。2023年和2024年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到目前为止,纽约南区和加利福尼亚中区在2025年新诉讼案件活动中数量最多,但今年共有76个其他美国地区法院至少有一宗案件立案。新泽西州地区法院的案件立案数量在2025年上半年有所增加,该地区立案的36宗案件比2024年上半年的23宗案件增加了57%。

2025年上半年,共有674宗联邦商业秘密相关案件结案(见表1)。这一结果与历史数据基本一致,历史数据显示,进入庭审的商业秘密案件中,原告的胜诉率高达86%。

表1:2025年上半年已审结的商业秘密案件(共674件)处理结果

胜率统计:

审前判决 (34件):原告胜诉 50%,被告胜诉 50%

庭审判决 (20件):原告胜诉 80%,被告胜诉 20%

二、AI相关案件异军突起

2023年至2024年,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服务公司的案件立案数量在2025年上半年所有行业中最多。表2显示了上半年立案数量排名前10的行业:

表2:2025年上半年商业秘密案件立案数量前十的行业

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服务行业中,围绕AI和商业秘密的诉讼格局持续演变。在2025年上半年立案的案件中,有36个案件的起诉书中提及了“AI”一词,比2024年上半年提及该词的20个起诉书增加了80%。2025年上半年值得关注的AI相关案件包括Tesla Inc. v. Proception Inc. (N.D. Cal.),在该案中,特斯拉指控被告盗窃与其“擎天柱”(特斯拉的自主人形机器人,由“利用AI执行复杂物理任务的综合学习系统”提供支持)相关的商业秘密,以及医疗AI公司OpenEvidence Inc.提起的三宗案件,指控三被告盗窃其AI医用模型的商业秘密。[1]正如Moreno最近指出的,商业秘密已被越来越多地成为保护AI相关技术的合适法律工具。[2]

三、商业秘密损害赔偿额持续飚升

2025年上半年,51个涉及商业秘密索赔的案件获得了赔偿裁决,总额超过4.85亿美元(见表3)。在这4.85亿美元的商业秘密相关赔偿裁决中,约3.7亿美元来自陪审团裁决。但正如许多专利案件所揭示的,陪审团的裁决远非最终定论,后续仍然可能存在变数。事实上,2025年上半年两宗最大的陪审团赔偿裁决——Zest Labs Inc. v. Walmart Inc. (E.D. Ark.) 和 Syntel Sterling Best Shores Mauritius Ltd. v. The TriZetto Group, Inc. (S.D.N.Y.)——都是在重审案件中裁定的。这些重审案件中陪审团裁定的赔偿金分别为2.23亿美元和7000万美元,合计占2025年上半年商业秘密相关案件赔偿总额的60%以上(见表3)。

2025年上半年,有8个商业秘密案件被判处惩罚性赔偿,总额约为1.66亿美元。其中,Zest Labs案单独就占了1.5亿美元。Zest Labs案中的惩罚性赔偿占其2.23亿美元总赔偿额的三分之二,这突显了在商业秘密纠纷中,认定故意盗用的潜在影响。

表3:2025年上半年商业秘密损害赔偿金额分布

(单位:百万美元)

另一个没有以陪审团裁决赔偿告终的案例是Insulet Corp. v. EOFlow, Co. Ltd. (D. Mass.)。今年4月,美国地区法院法官将2024年陪审团裁定的Insulet公司4.52亿美元赔偿金减少至5900万美元。针对这一裁决的联邦巡回法院上诉正在进行中。

四、州法院巨额商业秘密赔偿悬而未决

2025年上半年,州法院中备受关注的巨额赔偿裁决在判决后争议不断。在Propel Fuels的律师辩称应在3月份的6.05亿美元陪审团补偿性裁决基础上追加赔偿12亿美元后,加州一名州法官于7月30日判令Phillips66因盗用可再生燃料相关的商业秘密,需支付1.95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早在今年3月,弗吉尼亚州最高法院同意审理Appian公司提出的上诉申请,要求恢复2023年裁定的Appian诉Pegasystems公司因盗用专有软件而获得的20亿美元赔偿金,该裁决已于2024年6月被州上诉法院撤销。这些案件再次表明,联邦法院之外的商业秘密之战具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

五、释明DTSA域外适用条款中“助长行为”(act in furtherance)的构成要件[3]

去年夏季,美国第七巡回上诉法院在“摩托罗拉 诉 海能达(Motorola Solutions, Inc. v.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Ltd.”案中裁定,确认DTSA以其明确的域外适用条款,推翻了“域外适用推定”(presumption against extraterritoriality)原则,即除非国会明确作出相反规定,联邦制定法不应适用于发生在美国境外的行为(108 F.4th 458, 483 (7th Cir. 2024))。法院指出,DTSA适用于非美国境内的个人和实体,只要其商业秘密盗用行为存在“助长行为”“发生在美国境内”(18 U.S.C. § 1837(2))。在界定何为“助长行为”时,法院认定,被告中国海能达公司通过在美国境内进行的巡回展销和广告活动来推销其盗取了原告商业秘密的产品,从而实施了盗用行为的“助长行为”。

2025年5月,伊利诺伊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在GTY Technology Holdings Inc. v. Euna Solutions案(No. 24-CV-9069, 8 (N.D. Ill. May 21, 2025))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助长行为”要件的理解。该案涉及一名曾为芝加哥公司远程工作的加拿大籍被告,被控与其同谋盗用原告商业秘密。原告主张,被告在下载涉密文件前曾亲赴芝加哥,与共同被告讨论相关文件,该行为属于在美国境内实施的“助长行为”。被告则抗辩称,其下载文件的行为发生在加拿大,属境外窃密,而此前沟通仅属预备阶段,不构成“助长”。

双方均援引Motorola案判决中关于“助长行为”的界定段落:该行为不必是窃密行为本身或其法定构成要素,但其必须能够表明窃密行为“正在进行中”(at work),而不能仅仅是“行为人心目中的计划”(a project in the minds of the offenders)或一个“已经完全结束的操作”(a fully completed operation)。”被告强调该判决书段落中“行动开始前或完全结束后的行为不构成助长”的表述,主张其下载前的讨论属“行动开始前”行为。原告则聚焦于“必须表明犯罪行为正在进行”的要求,认为被告及其同谋在芝加哥的讨论正表明窃密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

法院采纳了原告的立场,裁定被告与同谋在芝加哥的会面与沟通构成“为窃取所谓秘密商业信息而采取的步骤”,且因该行为“针对总部位于芝加哥的公司并/或发生在芝加哥”,足以构成DTSA意义上的“助长行为”,使得DTSA可适用于这名加拿大被告。

Motorola与GTY Technology两案表明,尽管相关法律仍在发展中,法院已表现出对DTSA域外适用条款进行扩大解释或推定的意愿,即使被告主要行为发生在境外,只要其在美国境内存在与窃密计划实质相关的“助长行为”——包括实施前的策划、营销等步骤——即可能触发DTSA管辖。这为商业秘密持有人对境外行为人寻求美国司法救济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提示跨国企业需高度关注其在美国境内的商业活动与合规风险。

注释(上下滑动阅览)

【1】郑友德,医疗AI巨头商业秘密战升级,Doximity反诉OpenEvidence,微信公众号《知产前沿》,2025年9月23日

【2】Moreno,Trade Secrets Emerge As Path For Cos. To Protect AI Works,Law360 (May 6, 2025, 5:12 PM EDT)

【3】Expanding the Reach of the

作者:郑友德

编辑:Sharon

来源:知产前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