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电气工程行业品牌技术期刊,关注实用工程技术、聚焦前沿发展。中国科学研究院电工研究所王秋良院士任《电气技术》主编,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唐炬院长任《电气技术》执行主编。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电气工程行业品牌技术期刊,关注实用工程技术、聚焦前沿发展。中国科学研究院电工研究所王秋良院士任《电气技术》主编,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唐炬院长任《电气技术》执行主编。
研究与开发
作者:孙东伟、张旸、温步瀛、王怀远
摘要:在弱过电流能力的构网型变流器中,一般需要引入电流限幅以保证故障限流。然而,电流限幅触发后系统同步稳定性遭到削弱,现有研究鲜有对此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并加以解决。为此,本文首先利用相量图法揭示了故障电流特性;接着,基于功角特性曲线和扩展等面积准则分析了电流限幅对变流器同步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由此,本文提出一种增强同步稳定的构网型变流器虚拟惯量限流方法,通过定量控制虚拟惯量同时解决了变流器的故障限流和同步稳定问题。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林系紊、林建新
摘要:进行检测,往往难以兼顾HIF检测准确性和快速性。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时序自适应HIF检测模型。首先,将故障馈线的零序电流数据制成变长数据训练集;然后,结合代价敏感系数法,利用变长数据训练门控循环单元(GRU)模型,使模型具有倾向性;最后,将两个倾向性相反的GRU模型集成为一个组合模型进行HIF检测。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HIF检测模型的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99.13%,且检测速度相对于固定时间窗口的方法提高了至少37.52%。本文方法通过延迟决策提高了HIF检测的准确性,并降低了因不及时检测导致伤害的风险。
作者:王作帅、左超、肖涵琛、王雅钰、周芸姝
摘要:在压力作用下,背景磁场对铁磁腔体外部空间磁场的影响较为复杂,降低了磁探测的精确性,因此全面研究背景磁场对空间磁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基于改进Jiles-Atherton理论的铁磁腔体力磁耦合模型,并对空间磁场的组成进行分类,利用仿真计算得到了背景磁场对空间磁场各组分的影响。通过建立感应磁场与背景磁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指定压力下背景磁场对力磁耦合效应的影响,为磁探测领域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陈宇飞、陶天越
摘要:三相并网逆变器通常采用数字控制,由于数字控制延时带来的负阻尼效应,并网逆变器在并网时容易与电网阻抗(容抗)相互作用产生高频谐振,严重影响并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控制器延时带来的负阻尼问题,本文忽略逆变器的低频耦合影响,建立高频阻抗模型,揭示高频谐振机理,结果表明,延时带来的负阻尼在谐振峰处与电网阻抗交互作用,存在高频谐振风险。为了提升高频谐振稳定性,基于控制环路无源化设计思想,对并网电流环控制进行近似高频无源化复合阻抗重塑,并给出参数设计过程,通过改造控制环路实现对系统高频负阻尼的近似抵消,提升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宏东、邓桂瑶
摘要:针对多储能交流微电网中,储能输出有功功率不能合理分配的问题,本文在稳定电网频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储能荷电状态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构建储能荷电状态与下垂系数的幂指数函数模型,使各储能模块可以根据自身荷电状态自适应地调整输出的有功功率,实现荷电状态动态均衡。其次,利用小信号分析法分析该控制策略的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半实物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作者:惠杰、刘博嘉、赵树生、胡全丹、曾先锋
摘要:为提高中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度,本文提出基于马尔科夫残差修正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进行用电负荷预测和残差计算,利用马尔科夫残差修正算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工程案例表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负荷预测误差绝对值均值为13.67%,经马尔科夫残差修正后的负荷预测误差绝对值均值为6.912%,预测准确度提升了49.4%,证明本文所提中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可以用于指导工业用户中短期生产调度等。
作者:马俊岭、厉志波
摘要:通过分析电压互感器(PT)二次回路断线后的故障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序电压比值原理的PT断线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依据采集的PT二次电压,通过计算正序电压与负序电压的比值来判断PT是否断线。仿真结果表明,该判据能够实现对PT二次回路不对称断线故障的准确判断,尤其是在PT二次回路同时并联三角形负载与星形负载的工况下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丁杰 王风光、龚啸、赵国勇、徐泽
摘要:故障限流器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有效地限制故障电流水平,防止过大的短路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气设备造成潜在危害,已成为电力系统中抑制短路电流的关键设备。本文首先概述故障限流器的工作原理,随后深入探讨在不同主接线方式下,故障限流器不同的安装位置对母线差动保护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故障限流器动作可能会降低比率差动元件的灵敏度。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故障限流器、合理设置比率制动系数,可以有效地预防母线差动保护拒动,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与应用
作者:沈赐奎
摘要:直流设备在地铁供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地铁的行车和运营。当直流母线发生碰壳故障时,通过设置框架保护,快速切断故障电流,从而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本文通过介绍框架保护的原理及作用,结合实际误动案例,探究保护优化方案,以降低误动概率。
作者:李宜
摘要:发电机出口断路器作为发电机与电力系统之间的核心连接设备,在各水力发电站中普遍设置,其核心功能为故障时迅速切断故障电流,以保障发电机的安全。本文以某水轮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操动机构故障为例,通过对故障部位的解体检查、痕迹分析,以及查看设计资料,明确了操动机构故障原因,并基于此提出预防措施。本文分析结果可为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操动机构的优化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作者:於杨、陈意 、张豹、仲金龙、王静
摘要:换流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是根据特征参数评估变压器状态的系统,记录换流变压器的油中气体组分、套管SF6气体压力、铁心夹件泄漏电流等重要参数。其中,铁心夹件电流是判定换流变压器铁心接地状态及绝缘强度的重要依据。然而,换流变压器运行时的内部电磁环境较为复杂,并且受传感器精度和工况限制,定阈值的铁心夹件电流异常诊断方法的误报警率较高,给精益化运维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铁心夹件电流预测模型,并将预测值与在线值的误差作为观测值,提出基于控制图法的铁心夹件电流异常诊断方法。利用某±800kV换流站内的换流变铁心夹件电流数据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避免误告警,并准确判断出真告警。
作者:刘柏延、张萌萌、相静、徐建树
摘要:老化现象对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状态检修因针对性强、经济性好、检修效果优等特点正在逐渐替代传统定期检修方式,成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重要手段。状态评估作为状态检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步骤,基于设备状态指标数据分析,能够精确地反映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方法,通过评估输电线路各构件的健康指数构建老化故障预测模型,量化老化故障发生概率及故障后果,实现了老化故障概率的逐年预测,并从经济损失层面定量分析老化现象带来的风险,将状态管理与风险评估结合,为管理人员制定输电线路相关构件的检修技改、报废更换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作者:陈宇飞、金海望、李金卜、刘鹏、柳杨
摘要:作为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重要设备,直流光电流互感器(OCT)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某换流站一起直流光电流互感器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对设备可能的故障位置进行排查,最终确定故障特征参数变化是由光纤熔点长期劣化产生的裂纹引起,可为实际工程中光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分析提供参考。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新媒体平台
电工技术学报
CES电气
学会官方B站
CES TEMS
学会科普微信
☎️ 《电工技术学报》:010-63256949/6981;邮箱:dgjsxb@vip.126.com ☎️ 《电气技术》:010-63256943;邮箱:dianqijishu@126.com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与系统学报(英文)》:电话:010-63256823;邮箱:cestems@126.com ☎️ 编务:010-63256994 ☎️ 订阅:010-63256817 ☎️ 商务合作:010-63256867/6838来源:勇哥说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