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无人机飞进盐碱地,病害“一眼看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7:10 1

摘要:9月24日,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开展2025年盐碱地农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观摩培训活动。项目组第一站到达滨州市惠民县,这里正在开展的盐碱地小麦玉米叶部主要病害低空遥感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实验取得阶段性进展,大大提升了检测准确率与及时率,为农作

9月24日,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开展2025年盐碱地农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观摩培训活动。项目组第一站到达滨州市惠民县,这里正在开展的盐碱地小麦玉米叶部主要病害低空遥感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实验取得阶段性进展,大大提升了检测准确率与及时率,为农作物防病害管理披上“科技”外衣。

9月的鲁北平原,秋意初显。在惠民县一片曾经泛着白霜的盐碱试验田里,一株株小麦、玉米正迎风生长。而天空中,一架黑色无人机正匀速掠过作物上方——这不是普通的航拍,而是一双洞察病害的“天眼”。

“请看屏幕,这些色彩变化区域,就是作物发出的‘生病信号’。”操作员切换控制器画面,向观摩人员展示实时传回的多光谱影像。原本肉眼难以察觉的条锈病、大斑病等叶部病害,在红边与近红外波段的“注视”下纷纷现形,仿佛为农田做了一次精准的“CT检查”。

这是山东省盐碱地农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一处现场。项目综合运用低空无人机遥感、物联网传感器与智能预警平台,实现对小麦、玉米四大叶部病害的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田间矗立的气象站与墒情仪实时回传数据,与无人机光谱信息共同汇入监管平台,农技人员通过手机小程序就能接收预警、下发任务,实现“天地一体”的智慧防控。

从“人眼看”到“AI判”,从“遍洒药”到“精准打”——这片曾经低产的盐碱地,正悄然演变为绿色高效的智慧农田。而在更广的鲁北平原上,这样的技术示范已在六个县区同步铺开,为盐碱地增产增收注入新的科技动能。

摄影:郭梦桐 摄像:郭梦桐 剪辑:郭梦桐 编辑:孙菲菲 校对:王菲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