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漂亮!内塔尼亚胡联大演讲遭遇尴尬瞬间,引爆国际舆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5:36 1

摘要:一位国家领导人在国际最高讲台上,面对的是一片空椅子和嘘声。演讲开始前,内塔尼亚胡还信心满满地准备阐述以色列的立场。他走上讲台,面带微笑,但没过几分钟,气氛就变了。

编辑:香瓜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全球顶级外交舞台上被公开“打脸”,你能想象那种尴尬吗?这种场面在联大历史上实属罕见!

一位国家领导人在国际最高讲台上,面对的是一片空椅子和嘘声。演讲开始前,内塔尼亚胡还信心满满地准备阐述以色列的立场。他走上讲台,面带微笑,但没过几分钟,气氛就变了。

据媒体报道,来自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非洲国家乃至一些欧洲国家的代表纷纷起身离开,使得会场一度显得空空荡荡。然而,这种象征性的抵制行为,或许恰恰在以色列总理的算计之内。

会场里稀稀拉拉的嘘声,与以色列代表团及其支持者们刻意放大的掌声形成了鲜明对比。联大主席菲勒蒙·扬不得不拿起木槌,敲击桌面以维持秩序。然而,对于这一切,台上的内塔尼亚胡似乎毫不在意,甚至可以说,他对此早有预料。这根本不是一次沟通,而是一场为不同观众准备的“独角戏”。

他的演讲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说服那些反对者,而是为了强化自身立场,并向国内和特定国际观众传递一个信息:以色列不会因外部压力而退缩。

内塔尼亚胡的表演道具简单而粗暴。他先是高高举起一张地图,那上面,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带都被明晃晃地划入了以色列的版图。这个动作,无异于在全世界面前,给国际社会公认的“两国方案”判了死刑。台下那些空座位的主人们,正是这一方案的支持者。

紧接着,人们注意到他胸前佩戴的一枚胸针,那是一个二维码。只要扫码,手机就会跳转到一个记录了10月7日袭击事件的网站。这招太现代了,他绕过了所有媒体的转述和外交辞令,试图用最直接的数字方式,将他的叙事逻辑强行植入公众的情感深处。

他甚至懒得去理会盟友的面子。由美国拜登政府和法国共同推动的“21天停火倡议”,在他的演讲中连一个标点符号的位置都没有。他只是用力敲了敲桌子,用一句大白话总结自己的逻辑:“你打我,我就打你”。这场面与其说是外交,不如说是街头宣言。那些离席的代表,反倒成了他这场视觉秀里最重要的一环。

这场戏的舞台,并不仅仅局限于纽约的联合国大厅。就在内塔尼亚胡演讲的同时,以军在加沙地带架起了高音喇叭,将他的声音同步广播出去。联大的讲台,瞬间变成了一个直达战场的心理战广播站。他对加沙民众和哈马斯喊话,宣称在人质被释放、哈马斯被彻底解除武装之前,一切都不会停止。

他的话语并非空穴来风。就在他登台前,一项命令刚刚被他批准:空袭黎巴嫩真主党在贝鲁特的总部。这记“临别赠言”让他在演讲中“持续打击哈马斯与真主党”的誓言,充满了血与火的真实感。黎巴嫩因此流离失所的民众已超九万,这些冰冷的数字成了他演讲最残酷的注脚。

他更公开向整个中东叫板,宣称以色列已经“摧毁”了伊朗的核计划与弹道导弹计划,顺带还废掉了也门胡塞武装的大部分攻击能力。同时,他又透露与叙利亚进行了“认真谈判”,并暗示与黎巴嫩达成和平是“可能的”。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他试图勾勒一个完全由以色列主导、单方面定义规则的地区新秩序。

说到底,这场精心编排的大戏,真正的付费观众其实坐在以色列国内。内塔尼亚胡的执政联盟极度依赖极右翼势力的支持,任何妥协的迹象都可能让他的政府瞬间垮台。所以,他必须强硬,必须把反对巴勒斯坦建国直接定义为以色列的“国策”。

面对国际社会的口诛笔伐,比如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直斥其为“系统性屠杀”,斯洛文尼亚总理罗伯特·戈洛布公开要求他“立刻停止战争”,内塔尼亚胡的回应是将这些外部压力转化为凝聚内部的燃料。那句“如果我们需要单打独斗,那我们就单打独斗”,正是说给国内听的悲情动员令。

他甚至可以无视最重要盟友的警告。部分美国国会议员已经威胁要暂停武器输送,就连前总统特朗普提出的“21点计划”也明确表示“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但这些信号,在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存面前,似乎都无足轻重。正如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的顾问吉迪恩·利维所言,这场演讲“令人尴尬且可悲”,它正在加剧以色列自身的“激进化”。

在一场备受瞩目的国际会议上,当以色列代表团代表结束演讲后,现场响起了以色列代表团成员们那经久不息的掌声。那掌声在偌大的会场中回荡,声音清脆而响亮,仿佛想要向全世界宣告他们观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然而,这看似热烈的掌声,却显得无比孤寂。

放眼望去,周围是一片由空椅子组成的“孤岛”。那些原本应该坐满各国代表的座位,此刻却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纷纷承认巴勒斯坦国。土耳其暂停了与以色列的贸易。国际法院正在审理针对以色列领导人的种族灭绝罪指控。

从这些国家的行动以及国际法院的介入可以看出,全世界都在用实际行动进行投票。这不仅仅是对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益的支持,更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和平谈判,建立一个独立、主权的巴勒斯坦国,才能实现该地区的长治久安。

以色列教授埃坦·吉勒博阿曾指出,以色列领导层对国际社会的反对声浪感到“困惑”。这种困惑本身,或许就是这场独角戏最讽刺的结局。当一场表演只为取悦特定观众,并为此不惜与世界为敌时,掌声越是热烈,那座舞台所处的孤岛,就越是真实而寒冷。

来源:采风百晓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