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赛道炸了!谷歌发布 “最强大脑”,1X 融资 10 亿估值破百亿,国内企业拿首张认证,这些核心标的已率先起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6:25 1

摘要:2025年09月28日 16:07浙江“机器人能自己查垃圾分类、蹲捡物品,甚至‘捏鸡蛋不碎’?”—— 放在几年前,这还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如今却成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 “日常突破”。

原创 WJM 外骨骼之家

2025年09月28日 16:07 浙江

“机器人能自己查垃圾分类、蹲捡物品,甚至‘捏鸡蛋不碎’?”—— 放在几年前,这还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如今却成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 “日常突破”。

近期,全球机器人赛道动作频频:谷歌甩出最新 “机器人大脑” 模型,解锁长链路任务能力;1X 机器人拟融资 10 亿美元,估值暴涨 12 倍至百亿;国内企业更不甘示弱,智元拿下业内首张数据集 CR 认证,傅利叶 “宇航员” 机器人亮相工博会,东华测试、华力创等企业在核心部件领域频频突破。

从 “技术深化” 到 “场景落地”,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拆解这场产业革命的核心亮点,以及那些值得关注的硬核企业。

一、全球震动!谷歌 “机器人大脑” 升级,1X 融资 10 亿,赛道热度再破纪录

人形机器人的竞争,早已从 “硬件比拼” 升级到 “大脑较量”。近期,全球巨头和明星企业的动作,彻底点燃了行业热情。

1. 谷歌发布 Gemini Robotics 1.5:机器人终于会 “思考 + 行动”

9 月,谷歌 DeepMind 扔出重磅炸弹 ——Gemini Robotics 1.5 系列机器人模型,直接给机器人装上了 “会思考的大脑”。这不是简单的功能升级,而是彻底改变了机器人的 “工作逻辑”。

该系列包含两款核心模型,分工明确:

Gemini Robotics 1.5(VLA 模型):相当于机器人的 “小脑”,能把视觉信息、文本指令转化为控制命令。关键是,它在行动前会 “思考”,还能展示思考过程 —— 比如接到 “分类垃圾” 指令时,它会先分析物品属性,再规划抓取路径,而不是盲目执行。

Gemini Robotics-ER 1.5(VLM 模型):谷歌当前最强的 “推理大脑”,能对物理世界进行深度推理,还能调用数字工具制定多步骤计划。比如,它可以自主查询当地垃圾分类标准,再把桌面上的塑料瓶、废纸、果皮分别扔进对应垃圾桶,全程无需人类干预。

简单说,以前的机器人是 “指令执行者”,现在有了 Gemini 1.5,它们变成了 “任务解决者”。长链路任务能力的解锁,让机器人在家庭、办公、商超等场景的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2. 1X 机器人拟融资 10 亿:估值 100 亿,年初至今暴涨 12 倍

如果说谷歌代表 “技术高度”,那 1X 机器人就是 “商业化热度” 的缩影。近期,这家专注家用机器人的企业传出消息:拟融资 10 亿美元,目标估值至少 100 亿美元—— 而在 2025 年初,它的估值还不到 9 亿美元,短短 9 个月暴涨 12 倍!

1X 的爆火,源于 2 月发布的家用机器人Neo Gamma。这款机器人打破了传统金属外壳的设计,改用 “编织尼龙材料”,不仅重量更轻、安全性更高,还能完成 “蹲下捡物”“坐在沙发上” 等贴近家庭场景的动作。资本市场对其的追捧,本质是对 “家用机器人落地” 的强烈期待 —— 毕竟,家庭场景是机器人最大的增量市场之一。

二、国内硬核突围!智元拿首张认证,傅利叶 “宇航员” 亮相,企业动作频频

在全球巨头加速布局的同时,国内企业也在 “技术突破 + 标准制定” 上双管齐下,多个领域实现 “从 0 到 1” 的突破。

1. 智元机器人:拿下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 CR 认证

数据集是机器人 “学习” 的基础 —— 数据质量越高、覆盖场景越广,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就越强。9 月,智元机器人传来重磅消息:获得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产品 CR 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我国在机器人数据集标准化领域,终于有了自己的 “行业标杆”。

此次认证依据 T/SAIAS 系列团体标准,从 “分类编码、标注规范、格式统一、质量评价” 四大维度全面考核。而智元的核心成果,是自主研发的AgiBot World 数据集—— 这款数据集有两个 “全球领先”:

规模领先:长程任务数据规模是谷歌 Open X-Embodiment 数据集的 10 倍,覆盖家居、餐饮、工业、商超、办公五大场景,包含 3000 多种真实物品和复杂操作;

质量领先:通过多自由度灵巧手、六维力传感器等高端硬件采集,再经过 “端云双审 + 逐帧人工 + 算法验证” 三重质控,确保数据纯净度 —— 这为机器人的 “具身智能” 研发(即 “感知 - 决策 - 行动” 闭环)提供了关键基础。

智元的突破,不仅让国内机器人企业摆脱了 “依赖国外数据集” 的困境,更推动行业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标准,为后续场景落地扫清了障碍。

2. 傅利叶智能:“宇航员” 机器人 GR-3C 亮相工博会,55 自由度覆盖多场景

在 2025 工业博览会上,傅利叶智能的新品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 GR-3C “宇航员” 首次公开亮相,引发全场关注。这款机器人和傅利叶此前推出的 “Care-bot” GR-3(主打交互服务,昵称 “猫猫头”),共同构成了第三代核心产品矩阵,覆盖不同应用场景。

GR-3C 的亮点,全在 “硬核参数” 里:

体型适配:身高 165cm,体重 71kg,接近成年人身材,能灵活穿梭在家庭、办公等室内场景;

自由度拉满:全身配备最高 55 个自由度,意味着关节活动更灵活,能完成抓取、弯腰、转身等复杂动作;

材质升级:外壳采用 “强化铝合金 + 工程塑料”,既保证轻量化(便于移动),又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抗压耐用还易维护;

外观吸睛:科幻白全身涂装 + 圆形头部设计,酷似 “宇航员”,降低了人类对机器人的 “距离感”。

傅利叶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GR-3C 主要面向工业辅助、家庭服务等场景,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成本,推动商业化落地。

3. 东华测试 × 振康机械:战略合作!聚焦机器人关节模组,破解 “卡脖子” 难题

关节模组是机器人的 “四肢核心”,直接影响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也是国内企业亟待突破的 “卡脖子” 领域。9 月 24 日,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南通振康机械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瞄准的正是这一关键环节。

两家企业的合作,不是简单的 “资源互补”,而是 “协同创新”:

东华测试:擅长测试控制技术,将提供旋转关节模组的 “测试控制平台”,确保模组性能达标;

振康机械:在高精度执行器领域有深厚积累,将负责智能化模组的研发制造;

共同目标:联合突破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技术瓶颈,拓展市场机遇。

东华测试是国内传感器、测试仪器领域的龙头企业,此前已为多个机器人企业提供测试服务;振康机械则在电机、减速器领域有多年经验。此次合作,有望加速国产关节模组的产业化进程,降低对国外产品的依赖。

4. 华力创科学:推出业内首款非柔性触膜灵巧手方案,“捏鸡蛋不碎” 成现实

灵巧手是机器人 “抓取能力” 的核心,而力觉感知则是灵巧手的 “神经”—— 只有精准感知力度,才能避免抓取时 “捏碎鸡蛋” 或 “抓不住积木”。9 月,华力创科学在 2025 中国工博会上,推出了业内首款非柔性触膜灵巧手力觉感知解决方案,由大寰机器人搭载演示,现场完成 “触觉灵巧手抓积木”“捏鸡蛋壳” 等任务,惊艳全场。

这款方案的 “黑科技”,全在 “精度” 和 “稳定性” 上:

高精度感知:力觉精度达 0.5% F.S.(满量程误差),分辨率 0.01N,能感知极细微的力度变化;

无跳变问题:具备连续力梯度感知能力,消除了传统方案的 “数值跳变”,让机器人抓取更平稳;

工业级稳定:通过 30 万次力循环寿命测试和温度适应性验证,能适应工业场景的复杂环境;

加速训练: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纯净、可靠的力觉数据,帮助企业更快训练出精准的抓握模型。

华力创科学的突破,填补了国内非柔性触膜灵巧手力觉感知的空白,让国产机器人在 “精细操作” 领域有了新的选择。

三、资本疯狂涌入!两轮过亿融资频发,人形机器人赛道成 “香饽饽”

行业热度的背后,是资本的 “用脚投票”。近期,国内机器人产业链企业频频获得大额融资,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研发等多个环节,赛道景气度再上台阶。

1. 泉智博:连续两轮过亿融资,聚焦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

无锡泉智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泉智博”)近期宣布完成 “连续两轮过亿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人才梯队建设、研发投入、生产制造升级和质量体系搭建,目标是 “助力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两轮融资的投资方阵容堪称 “豪华”:

A 轮:由光速光合与京国瑞、首程控股联合管理的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联合领投,道禾资本跟投;

Pre-A + 轮:猎鹰投资旗下星奇基金、英诺天使基金、天启资本共同投资;

财务顾问:多维资本(独家)。

泉智博的核心业务是 “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 这种模组将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集成在一起,能大幅降低机器人企业的研发成本和装配难度,是产业链的 “关键中间件”。此次融资,不仅体现了资本对泉智博技术的认可,更反映出市场对 “国产关节模组” 的强烈需求。

2. 手智创新:获湖北人形机器人基金投资,深耕上游核心零部件

9 月 24 日,武汉手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手智创新”)通过官方公众号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和绿的谐波参与出资的 “苏州市永珺未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这不是手智创新第一次获得资本青睐 ——2025 年 4 月,它就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是瑞江投资(由知名投资人龚虹嘉出资)。两次融资的方向高度一致:加强上游核心零部件研发 + 探索下游机器人创新应用场景。

手智创新的优势在于 “聚焦细分领域”—— 它不做整机,而是专注于机器人的 “关键零部件”(如灵巧手核心组件、传感器模块),这种 “小而精” 的定位,正好契合了当前产业链 “分工细化” 的趋势。而绿的谐波(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相关基金的入局,更意味着手智博将与产业链龙头形成协同,加速技术落地。

四、看懂这 8 大板块,把握机器人行业投资主线(附核心企业名单)

从全球技术突破到国内企业发力,从资本涌入到场景落地,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投资逻辑已经清晰:除了整机厂商,核心零部件是最大的受益环节—— 毕竟,机器人的 “大脑”“四肢”“神经”,都依赖于这些关键部件的支撑。

国泰海通证券在研报中明确指出,重点关注电机、旋转关节、线性关节、灵巧手、编码器、传感器、丝杠设备、轴承八大板块,以下是各板块的核心企业及亮点分析:

1. 电机:鸣志电器(603728.SH)—— 机器人电机 “国产龙头”

电机是机器人的 “动力心脏”,决定了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精度。鸣志电器是国内步进电机、伺服电机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券商重点推荐的电机标的。

近期动态:9 月 21-26 日,鸣志电器股价上涨 9.84%,收盘价 79.49 元;2025E EPS(每股收益)0.46 元,PE(市盈率)172.52 倍 —— 高 PE 反映出市场对其在机器人电机领域的高预期。

核心优势:鸣志电器的电机产品不仅覆盖工业机器人,还已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与多家整机厂商达成合作,技术实力和客户资源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 旋转关节:众辰科技、双环传动、蓝黛科技 —— 关节 “传动三强”

旋转关节是机器人 “手臂转动” 的核心,依赖减速器、电机等组件的协同。这一板块有三家核心标的,各有侧重:

众辰科技(603275.SH):收盘价 56.92 元,周涨 3.15%,2025E EPS 1.45 元,PE 39.16 倍,估值相对合理,主打中高端旋转关节驱动系统;

双环传动(002472.SZ):收盘价 49.01 元,周涨 4.97%,2025E EPS 1.49 元,PE 32.92 倍,是国内齿轮传动龙头,减速器产品已批量应用于机器人关节;

蓝黛科技(002765.SZ):周涨幅 11.96%(板块内涨幅最大),收盘价 15.73 元,2025E EPS 0.33 元,PE 47.77 倍,近期在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领域进展迅速,成为板块 “黑马”。

3. 线性关节:恒立液压(601100.SH)—— 液压驱动 “领军者”

线性关节负责机器人的 “直线运动”(如手臂伸缩、腿部升降),液压驱动是重要技术路线之一。恒立液压是国内液压领域的绝对龙头,也是线性关节的核心推荐标的。

近期动态:收盘价 89.70 元,周跌 4.12%(短期调整),2025E EPS 2.01 元,PE 44.66 倍;2026E、2027E EPS 分别为 2.34 元、2.83 元,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核心优势:恒立液压的液压油缸、液压阀等产品技术成熟,已为多家机器人企业提供线性关节解决方案,国产化替代能力突出。

4. 灵巧手:兆威机电(003021.SZ)—— 灵巧手 “核心组件龙头”

灵巧手的 “精细动作” 依赖微型传动系统,兆威机电在这一领域占据优势,是券商重点推荐的灵巧手标的。

近期动态:收盘价 135.18 元,周跌 1.64%,2025E EPS 1.14 元,PE 118.08 倍;2026E、2027E EPS 分别为 1.47 元、1.84 元,长期增长潜力大。

核心优势:兆威机电的微型齿轮箱、传动模组等产品,能满足灵巧手 “小体积、高精度” 的需求,已与华力创、大寰机器人等企业达成合作。

5. 编码器:亚普股份、峰岹科技 —— 机器人 “位置感知” 关键

编码器相当于机器人的 “位置传感器”,能实时反馈关节转动角度,确保动作精准。这一板块的核心标的包括:

亚普股份(603013.SH):收盘价 26.40 元,周跌 4.24%,2025E EPS 1.11 元,PE 23.81 倍,估值较低,主打工业级编码器;

峰岹科技(688279.SH):收盘价 230.70 元,周跌 5.84%,2025E EPS 2.61 元,PE 88.43 倍,技术领先,产品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6. 传感器:东华测试、柯力传感、安培龙、汉威科技 —— 机器人 “神经网络”

传感器是机器人的 “感知器官”,覆盖力觉、视觉、触觉等多个维度,是具身智能的核心。这一板块有四家核心标的,各有侧重:

东华测试(300354.SZ):收盘价 49.55 元,周涨 7.51%,2025E EPS 1.24 元,PE 39.85 倍,力传感器技术领先,近期与振康机械合作聚焦关节模组;

柯力传感(603662.SH):收盘价 74.64 元,周跌 1.71%,2025E EPS 1.14 元,PE 65.49 倍,称重传感器龙头,拓展机器人触觉感知;

安培龙(301413.SZ):收盘价 162.00 元,周跌 5.26%,2025E EPS 1.22 元,PE 132.84 倍,温度、压力传感器技术突出;

汉威科技(300007.SZ):收盘价 61.32 元,周跌 2.51%,2025E EPS 0.37 元,PE 164.58 倍,气体传感器龙头,拓展机器人环境感知场景。

7. 丝杠设备:秦川机床、华辰装备 —— 高端丝杠 “制造基石”

丝杠是线性关节的核心部件,而丝杠设备(如螺纹磨床)则是制造丝杠的 “母机”,长期依赖进口。这一板块的核心推荐标的包括:

秦川机床(000837.SZ):收盘价 13.60 元,周跌 5.56%,2025E EPS 0.08 元,PE 173.40 倍,国内螺纹磨床龙头,加速国产替代;

华辰装备(300809.SZ):收盘价 44.60 元,周跌 2.26%,2025E EPS 0.45 元,PE 99.19 倍,高精度磨床技术领先,切入丝杠制造领域。

相关标的还包括日发精机(002520.SZ)、浙海德曼(688577.SH)、津上机床(1651.HK),覆盖不同细分设备领域。

8. 轴承:龙溪股份(600592.SH)—— 机器人 “关节润滑” 关键

轴承负责减少关节摩擦,确保机器人运动顺畅,龙溪股份是国内关节轴承领域的龙头企业。

近期动态:收盘价 26.27 元,周跌 7.69%(短期调整),2025E EPS 0.48 元,PE 54.38 倍;2026E、2027E EPS 分别为 0.57 元、0.65 元,业绩稳步增长。

核心优势:龙溪股份的关节轴承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机器人,近期在人形机器人关节领域的适配进展顺利,国产化替代空间大。

五、未来可期但需警惕!三大风险不容忽视,行业仍在 “加速期”

虽然人形机器人赛道热度高涨,但国泰海通证券在研报中也提醒,投资者需警惕三大风险:

国产设备替代进度不及预期:尤其是高端丝杠所用的高精度螺纹磨床,长期依赖进口,国内厂商在技术、工艺上仍有差距,若研发进度放缓,可能影响丝杠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目前机器人商业化场景仍集中在教育、展示等领域,工业、家庭、物流等场景的拓展需要时间,若特斯拉 Optimus V3 等产品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影响行业节奏;

产业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家虽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但政策落地速度、扶持力度若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

不过,从当前全球技术突破(谷歌模型)、国内企业动作(智元认证、傅利叶新品)、资本涌入(1X 融资、泉智博过亿融资)来看,这些风险正在被 “技术创新 + 产业协同” 逐步化解。

正如研报所言,人形机器人正处于 “技术深化” 与 “场景落地” 双轮驱动的态势,行业持续受到催化。未来,随着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加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将不再是梦想 —— 而那些提前布局核心环节的企业,也将在这场产业革命中,收获属于自己的 “时代红利”。

你最看好机器人赛道的哪个细分领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外骨骼之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