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演过《流氓大亨》《三少爷的剑》《古惑仔》系列,和刘德华、周润发频频同台,
提到上世纪香港影坛的黄金时代,万梓良一定是绕不开的名字。
他演过《流氓大亨》《三少爷的剑》《古惑仔》系列,和刘德华、周润发频频同台,
在观众心中,他的气场丝毫不输任何一位大佬。
那时候的万梓良,是真正的票房保证,也是港片辉煌的见证者。
然而,时间一转眼过去几十年,这位曾经的影帝,如今却只能靠商演、夜总会表演维持生活。
甚至有时候台下观众寥寥无几,他依旧硬着头皮唱完。
从影帝到走穴,这种反差,让人唏嘘。
王晶的爆料:戏太“神经质”,惹怒发哥
9月27日,王晶在视频中爆料:
万梓良之所以逐渐淡出影坛,和他“演得太神经质”有关。
据王晶回忆,万梓良曾与刘德华、周润发合作。
可他在戏里表演太过夸张,甚至逼得周润发都无奈吐槽:
“你演成这样,那我怎么演?我跟你斗夸张也斗不过啊。”
娱乐圈讲究“配合”,尤其是几位大咖同台,
一旦有人过分张扬,就会破坏整体的平衡。
王晶的话,或许揭开了万梓良被逐渐边缘化的原因。
“江湖气”的误会:戏里硬汉,戏外却不懂人情世故
观众熟悉的万梓良,多半是银幕上的“社会大哥”,满身江湖气。
可私下的他,却是个不会察言观色的人。
王晶爆料过一个细节:
有次在酒吧,万梓良遇见一位江湖大佬“AB哥”。
别人介绍时,他直接喊“AB”,结果瞬间被对方小弟群殴。
对方怒斥:“AB是你叫的吗?不喊一声AB哥?”
王晶的意思,他并不是真的混江湖的人,只是演得像罢了。
或许正是因为不懂规矩、不懂圆滑,他的星途也埋下了隐患。
从巅峰到落寞:性格决定命运?
有人说,娱乐圈就是个圈。
没背景,却又太过锋芒毕露,很容易被排挤。
万梓良正好踩中了这个“死穴”。
演技扎实,却风格过猛;人气极高,却不懂人情世故。
长此以往,他在圈内失去了更多机会。
如今和刘德华、周润发仍旧在大银幕上被尊称为“德高望重”的大哥相比,
万梓良只能在舞台边缘,唱着几百块的夜场。
这背后,其实就是那句老话:性格决定命运。
现实残酷:影帝也要为生计奔波
更现实的一点是,万梓良晚年身体抱恙,还要养妻子和孩子。
于是,他不得不接受大量商演。
据知情人士透露,他一个月能接不少场子,有时一口气要唱十几首歌,
但拿到的酬劳可能还不到同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别人嫌弃夜总会的舞台,他却无所谓,
哪怕只有几十个观众,他也坚持唱完。
万梓良10多年前就患上了糖尿病,需要常年靠打胰岛素来维持病情。
身体状况较差,在2022年的一次商演中,他身体抱恙仍坚持履行合约,
献歌一曲后被多位工作人员搀扶下台。
2025年,有网友拍到他在深圳某酒吧内深情演唱,
头发稀疏、脸庞发福、大腹便便,手还会发抖。
走下坡路发原因有很多
要说万梓良为什么后来不红,其实原因挺多的。
性格是第一关。他做人太直,不懂拐弯。
就像王晶提到的:
酒吧遇见大佬“AB哥”,人家要他叫声“哥”,
他偏偏直呼名字,结果当场挨揍。
这事也说明了,他真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
再加上火爆脾气,得罪过媒体。
1989年,记者问他跟恬妞是不是同居,
他当场怼回去:“你是不是白痴?”
也因此让整个香港记者圈封杀他,后续电影宣传全受影响。
感情史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年轻时追过18岁的邓萃雯,传过街头下跪求原谅的故事;
后来迎娶大他一岁的恬妞,还放下豪言“我们三人一条命”,却只维持了四年婚姻。
再到2005年,被媒体拍到和神秘美女进酒店,引发轩然大波。
九十年代他干脆去下海做生意,可生意没做起来,
回头再进圈子,就已经过气了。
再后来,年纪大了,身材走样,帅气不再,观众自然也不买账。
说到底,是性格、选择和时代变化叠加的结果。
港圈更新太快,他没能顺势转型,最终只能靠跑商演维持生计。
辉煌过,但没能一直走下去。
我的看法
说实话,看完王晶的爆料,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万梓良当年可是影帝啊,和刘德华、周润发同台,一点都不逊色。
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他却要在夜总会唱歌维持生活?
王晶说他“神经质”,演得太夸张,被大咖嫌弃。
可在我看来,这更多是性格直来直去、不懂圆滑的结果。
娱乐圈向来是个圈子,你不合群,就容易被边缘化。
万梓良就是这样,戏里霸气,戏外却不会“做人”,最后只能自己吃亏。
不过换句话说,虽然他如今商演跑得辛苦,
但能靠真本事养家糊口,也未必算失败。
至少,他没有放弃舞台,还在坚持表演。
只是观众心里难免唏嘘:
为什么别人还能在大银幕上闪光,他却只能在小舞台上唱歌?
我觉得,这事没有绝对的对错。
万梓良的落寞,既是性格使然,也是大环境的无奈。
辉煌过就是一种财富,只是时代变了,他没能找到更好的位置。
来源:一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