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小金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5:41 1

摘要:小金县(旧称懋功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端,东邻汶川县,西毗甘孜州丹巴县,南连雅安市宝兴县,北接马尔康市。县城美兴镇,海拔2367米,距省会成都267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40公里。国道350线、351线贯穿全境,是雪山草地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川

小金县(旧称懋功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端,东邻汶川县,西毗甘孜州丹巴县,南连雅安市宝兴县,北接马尔康市。县城美兴镇,海拔2367米,距省会成都267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40公里。国道350线、351线贯穿全境,是雪山草地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川西旅游大、小西环线的必经通道。境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由玛嘉沟、霸王沟、虹桥沟和两河口政治局会议会址“三沟一址”组成两河口会议纪念地旅游景区;自然景观丰富,由四姑娘山、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一山三沟”组成四姑娘山景区,主峰因其神奇的传说和圣洁的气质,被奉为“东方圣山”,亦有“东方的阿尔卑斯山”之美誉。#四川#

历史沿革

早在5000一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其间。《禹贡》归梁州之域。史称周系华夏各诸侯封国外的羌方,东汉列为大牂、龙桥、薄申等羌辖地,南北朝归党项地域之内,隋属附国(汉西南夷)嘉良之地,唐纳入剑南道雅州之东西嘉梁州,北宋、南宋时期均属成都府路西山野州诸部,元系宣政院辖地之吐蕃等路宣慰司属地,国属朵甘都司之董卜韩胡宣慰司管辖。史载明初改其地为“金川寺”。明末二川流域分设土司衙门,方有“小金”、“大金”之称。乾隆十一年(1746年)莎罗奔称霸金川,劫小金土司泽旺,夺其印信,清廷出兵金川。乾隆十四年(1749年)获胜罢兵,史称“戊辰之役”。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莎罗奔兄子郎卡逐泽旺,清廷檄九土司攻之,旋令两地缔约,后郎卡之子索诺木与泽旺之子僧格桑串通,合力攻占明正及鄂克什土司地,与清军相战,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大小金川战争平息。及移民设屯,戊兵镇守,小金川置美诺直隶厅(厅治设美诺现美兴镇),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改称懋功屯务厅,1914年改设懋功县,1935年隶属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署今茂县)。1950年成立懋功县人民政府,1953年经国务院批准,改懋功县为小金县。小金,藏名“播拉”,因地处攒拉(即现小金川)水系得名。1987年7月,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属之。

政区划分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平定金川后,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懋功屯务厅辖五屯二土司,即懋功屯、抚边屯、绥靖屯、崇化屯、章谷屯和鄂克什安抚司、绰斯甲布安抚司(以下行政区划上记后懋功县所辖之范围)。懋功境内划为四屯、一土、三街、十二沟。四屯一土是:汗牛屯、宅垄屯、别思满屯、八角屯和鄂克什土司。

宅垄屯辖八寨,即:上宅垄、角落、大石、三木扎、千家、四足、马尔、蕊寨。

汗牛屯十四寨,即:大哇、热溪、潘安、纳东、阿斯隆、格里、金山、俄阻、普卡、足木、中纳、中寨、窝底、门子沟。

别思满屯辖十一寨,即:大坪、登春、招牛、木洛、官寨、达扎寨、王家寨、木龙寨、得胜寨、双柏、向花坡寨。

八角屯辖十八寨,即:纳日、柯牛、较场、孙射沟、墨龙上寨、墨龙下寨、俄叶、太阳、巴木、木洛、身孙上寨、孙孙下寨、嘎斯、大琐、蓝山、猛固、八家寨、红寨子。

沃日土司辖十六寨,即:扎扎、章日、嘛哩、长扎为上四寨;四大安、大乌卡、胆扎、卡巴、打滚坡为中五寨;董马、普尔、日尔、木桠、木兰、官寨、色木达为下七寨。在汉、回民族居住的地方分为三街十二沟。

三街是:新街、粮台街、营盘街。十二沟是:美卧沟、新桥沟(河西沟和河东沟)、沙龙沟、科多、僧格宗、石灰窑沟、老营、破寨子、崇德沟、汗牛、四足寨沟。据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同知兴元著《懋功厅乡土志》载“厅属分四屯一土三保六团;四屯一土即:八角屯、别思满屯、宅垄屯、汗牛屯、鄂克什土司。“三保六团”均在本境之东,大水沟团距厅15公里,火草沟团距厅27公里,达维团距厅21公里,团侧有木城沟、大营盘、日尔寨等处,日隆关团距厅72公里,团西有沙坝、滴水岩等地,团东有高店子、松林口直至巴郎山与瓦寺土司交界”。

民国元年(1912年)三街十二沟设立总保,总保以下设乡约,乡约以下设牌首。四屯一土的守备,土司制度不变。民国三年(1914年)懋功建县后,行政区划为团、保、甲。团设团总,团总以下设保正,保正以下设甲长,甲长以下设牌首。全县八个团:新街、粮台街为一团,营盘街为一团,破寨子为一团,新桥河东、河西屯各为一团,僧格宗为一团,沙龙为一团,沃日为一团(沃日地区的回汉两族),崇德为一团(称三义团)。四屯一土未变。

民国8年(1919年)县行政公署改八个团为六个区:沃日为第一区,破寨子、老营、崇德为第二区,沙龙、沙中为第三区,新桥、波罗山为第四区、汗牛为第五区,新街、粮台、营盘三街为中区。区以下设乡或镇。乡镇以下设保,保以下设甲,甲以下设牌。

民国23年(1934年),懋功改区以下设乡。第一区下设日隆、达维、沃日三乡;第二区下设崇德、老营、破寨子三乡;第三区下设沙龙、僧格宗、沙冲、汗牛四乡。四屯一土的区划和制度仍旧不变。区以下设联保,联保以下设保,保以下设甲。

民国25年(1936年),四川省政府把抚边特区划归懋功县管理,仍为特区;民国28年(1939年)实行新县制。废联保建乡镇,全县设三个区、九个乡、一个镇、三屯、49保、308甲。

民国31年(1942年),精简联保为乡镇,全县四区,十一乡镇(包括一屯),四十五保。

美兴镇驻地美兴,辖五保:第一保美沃沟顺河一带;第二保破寨子屯;第三保包括老营、苟家山、伍家山;第四保马桑寨、邓家山;第五保崇德沟。

达维乡驻地达维,辖五保:第一保达维;第二保火草沟、捻槽沟;第三保木城沟;第四保二台子;第五保滴水岩、木耳寨。

日隆乡驻地日隆,辖二保:第一保沙坝沟、双桥沟;第二保长坪沟、海子沟、破寨子、日隆关。

官寨乡驻地官寨,辖五保:第一保木郎坝;第二保董马寨、木桠桥沟;第三保大水沟;第四保色木达;第五保小官寨。

抚边乡驻地抚边,辖五保:第一保粮台、干沟、炮台;第二保魏家山、登春沟;第三保四方碉、海子沟、牟家沟;第四保胥家山、段家山、邱家山、杨家庄房;第五保孙身孙沟、麻子山、墨龙沟、小高卡。

两河乡驻地两河,辖三保:第一保白鹤坪、方家沟、火烧沟、大地坝子、沙坝沟、中梁子、马家坡、李家坡、王登沟;第二保桃子树叨呜至高家新店子、高卡、杨家沟、彭家河坝、邓家山、马尔凼;第三保大板昭、先农坛、水卡子、大寨沟、喇嘛寺、毛毛河坝。

八角乡驻地八角街,辖三保:第一保田家坝、老喇嘛寺、郭家庄房、八角街;第二保大坪、莫莫寨;第三保马坪、三家寨。

八角屯(乡制)驻地太阳沟,辖有墨龙沟(保制)、马尔凼寨、身孙身沟寨、两河口寨(大寨和小寨)。

新桥乡驻地龙王庙,辖四保:第一保大坝口、火地、白庙子、老房子;第二保中梁子、大坪、水卡子、汪家沟、头卡、二卡;第三保黄草坡、穿心碉、川北营、土营盘梁子、麦子沟、波罗山;第四保木城沟、千家寨、僧格宗、马鞍桥。

汗牛乡辖六保:第一保大哇寨、热溪寨;第二保中纳寨、小中纳沟;第三保阿斯隆、格里寨、足木寨;第四保金山寨、峨阻寨、扒卡寨、春卡;第五保窝底山、窝底沟;第六保潘安寨、纳东寨、门子沟、大河边、黄家火地。

沙龙乡驻地观音庙,辖三保:第一保燕机岭、得银寨、邹家沟;第二保苍坪、牛厂、水井湾、松光、沙中沟;第三保蕊寨、马尔岭、四足寨。

1950年懋功解放后,打乱了旧的区、乡保甲制,陆续建立了新的区、乡、村。1951年10月1日第一区联合政府成立,1952年6月第二区、第三区联合政府成立。各乡、村(清剿匪生产分会)也先后建立。当时全县共辖三个区,包括九乡一镇三屯。

第一区:日隆乡辖四个分会(村制、下同),达维乡辖五个分会,官寨乡辖五个分会。共14个分会。

第二区:美兴镇辖八个分会,新桥乡辖四个分会,沙龙乡辖两个分会,汗牛乡辖六个分会,宅垄屯辖三个分会,共23个分会。

第三区:抚边乡辖四个分会,两河乡辖三个分会,八角乡辖四个分会,别思满屯两个分会,八角屯五个分会,共18个分会。

1955年民主改革后,区、乡建置作了进一步调整。全县增设为四个区,18个乡。即将第一区的汗牛,划为汗牛、福利两乡,建为第四区(编制半个区)。原第一区官寨乡划为沃日、胜利两乡。原第二区之美兴镇及原辖官寨乡西部之青杠坡、牛棚沟、和尚沟等地划为二乡一镇。即,团结乡、美沃乡、美兴镇。八角屯属八角沟、饿龙沟、巴木通、舢身沟、八角屯衙门口等地并入八角乡,别思满屯之木坡五寨新建为木坡乡。新桥乡划为新桥和新格两乡。八角屯所属墨龙沟并入抚边乡。八角屯所属之梅巴梁子、科牛沟、红寨子等地并入两河乡。

1964年全县共22个社(镇),131个大队。

美兴镇1962年建置,1966年更名为红会镇,1978年恢复原名,归美兴区寨(大寨和小寨)。

新桥乡驻地龙王庙,辖四保:第一保大坝口、火地、白庙子、老房子;第二保中梁子、大坪、水卡子、汪家沟、头卡、二卡;第三保黄草坡、穿心碉、川北营、土营盘梁子、麦子沟、波罗山;第四保木城沟、千家寨、僧格宗、马鞍桥。汗牛乡辖六保:第一保大哇寨、热溪寨;第二保中纳寨、小中纳沟;第三保阿斯隆、格里寨、足木寨;第四保金山寨、峨阻寨、扒卡寨、春卡;第五保窝底山、窝底沟;第六保潘安寨、纳东寨、门子沟、大河边、黄家火地。

沙龙乡驻地观音庙,辖三保:第一保燕机岭、得银寨、邹家沟;第二保苍坪、牛厂、水井渣、松光、沙中沟:第三保蕊塞、马尔岭、四足塞。

管辖。辖营盘街、新街、后街三个居民委员会和三关桥村。

美兴公社1959年成立,辖营盘、新街、石灰窑、卯粱、马桑、茂阳、春厂坝、大坝口八个大队。1966年“美兴公社”更名为“长征公社”。1978年恢复美兴名称。

老营公社1962年成立,辖老营、大水沟、甘家沟、下马厂四个大队。1966年“老营公社”更名“万里公社”。1978年恢复老营名称。

崇德公社1958年成立,辖海坪、崇德、策耳脚、猛固四个大队。1966年“崇德公社”更名“新德公社”。1978年恢复崇德名称。

新桥公社1958年成立,辖龙王、团结、共和、水平、头卡、新民、北马七个大队。

美沃公社1958年成立,辖头道、色木、太阳、和尚沟、花牛、双河、美沃七个大队。1966年“美沃公社”更名为“新锋公社”。1978年恢复美沃名称。

沙龙公社1959年成立,辖桃梁、燕栖、苍坪、松光、沙冲五个大队。1966年“沙龙公社”更名“新胜公社”,1978年恢复沙龙名称。

宅垄公社1959年成立,辖马尔、四民、四农、鸡心、波罗、日落六个大队。1966年“宅垄公社”更名“新民公社”。1978年恢复宅垄名称。

新格公社1962年成立,辖元营、蕊峰、千家、马鞍、沉水、大沟六个大队。

达维公社1958年成立,后“达维公社”更名“继英公社”,辖达维、冒水、简槽、夹金、胆扎、滴水、打滚坡、石鼓八个大队。1978年恢复达维名称。

日隆公社1958年成立,辖金锋、长坪、双碉、双桥、沙坝五个大队。1966年“日隆公社”更名为“红旗公社”。1978年恢复日隆名称。

日尔公社1962年成立,辖日尔、四大安、木桠、下马厂、木纳斯、董马六个大队。1966年“日尔公社”更名为“胜利公社”。1978年恢复日尔名称。

结斯公社1958年成立,辖王家寨、廖家院子、大坝、九扎、木洛、向花、小二普七个大队。1966年“结斯公社”更名为“前进公社”。1978年恢复结斯名称。

沃日公社1959年成立,辖官寨、木栏、黄家山、甘沟、窄小、色不龙六个大队。1966年“沃日公社”更名为“东风公社”。1978年恢复沃日公社。

木坡公社1958年成立,辖木坡、大梁、招牛、木龙、达木、登春、康乐、青春八个大队。1966年“木坡公社”更名为“红光公社”。1978年恢复木坡名称。

两河公社1959年成立,辖两河、红光、油房、彭坝、大寨、科牛、大板、前锋八个大队。1966年“两河公社”更名为“雪山公社”。1978年恢复两河名称。

抚边公社1959年成立,辖梁台、营盘、高卡、墨龙、庄房、段家山、胥家山、菜园、前进、先锋十个大队。1966年“抚边公社”更名为“红征公社”。1978年恢复抚边名称。

八角公社1958年成立,辖农光、八角沟、桥头、太阳沟、大坪、藏清、巴木通七个大队。1966年“八角公社”更名为“红卫公社”。1978年恢复八角名称。

双柏公社1964年成立,辖蓝山、嘎斯、核桃树、大琐、公达、双柏六个大队。1966年“双柏公社”更名为“红星公社”。1978年恢复双柏名称。

窝底公社1958年成立,辖春卡、金山、成都、窝底四个大队。1966年“窝底公社”更名为“永胜公社”。1979年恢复窝底名称。

汗牛公社1958年成立,辖中纳、大哇、足木、阿斯隆四个大队。1966年“汗牛公社”更名为“永红公社”。1978年恢复汗牛名称。

潘安公社1962年成立,辖潘安、纳东、城门火地四个大队。1966年“潘安公社”更名为“永进公社”。1978年恢复潘安名称。

1984年县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进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恢复乡(镇)人民政府建置,将公社全部改为乡,大队改为行政村,区未变。全县辖四区、1镇、21乡、131村。

1986年,全县设4个区、1个镇、21个乡、131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各村(居)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妇联等组织。

达维区(一区):日隆乡辖5个村12个村民小组;达维乡辖8个村24个村民小组;日尔乡辖7个村19个村民小组;结斯乡辖7个村20个村民小组;沃日乡辖6个村19个村民小组。美兴区(二区):美兴乡辖9个村22个村民小组;美沃乡辖7个村23个村民小组;老营乡辖4个村16个村民小组;崇德乡辖4个村17个村民小组;新桥乡辖6个村30个村民小组;沙龙乡辖5个村16个村民小组;宅垄乡辖6个村20个村民小组;新格乡辖6个村21个村民小组。抚边区(三区):双柏乡辖6个村17个村民小组;八角乡辖7个村19个村民小组;木坡乡辖8个村26个村民小组;抚边乡辖10个村28个村民小组;两河乡辖9个村28个村民小组。汗牛区(四区):潘安乡辖4个村11个村民小组;窝底乡辖4个村13个村民小组;汗牛乡辖5个村16个村民小组。

1992年,美兴乡撤乡并镇。1992年底辖4区、21乡、1镇,131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420个村民小组。

1993-1996年,全县辖1个镇、20个乡、3个居民委员会、131个村民委员会。

1998年5月18日,县政府向州政府呈报了《小金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把我县日隆乡改建日隆镇的请示》,州政府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小金县日隆乡撤乡建镇的请示》。11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同意州、县政府请示,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日隆乡改建为日隆镇,下辖原乡属行政区域不变,日隆镇仍辖金锋、长坪、沙坝、双桥、双碉5个村、12个村民小组。

1998年底,日隆乡撒乡建镇。全县辖2个镇、19个乡、3个居民委员会、11个居民小组、131个村民委员会,420个村民小组。

1999年,全县辖2个镇、19个乡、3个居民委员会、3个居民小组、131个村民委员会、420个村民小组,有村民委员会委员655人。

2003年,小金县有:2个镇,19个乡,131个村民委员会,420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居委会。

2004年6月5日,国营企业进行改制,县政府决定撤销国营枷担湾牧场,木城牧场,日尔园艺场,分别组建村民委员会。全县131个村调整为134个,村民小组由420个增至423个。

2005年,小金对全县基层乡(镇)、村、组组建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全县辖2个镇19个乡,134个行政村,423个村民小组。

2005年面积5582平方公里,全县辖2个镇19个乡,131个村,是藏、羌、回、汉等多民族聚居区,人口77000余人,其中藏族占56.5%。

2015年小金县辖美兴、四姑娘山、两河口3个镇,老营、新桥、崇德、美沃、沙龙、宅垄、新格、达维、日尔、结斯、沃日、木坡、抚边、八角、双柏、窝底、汗牛、潘安18个乡,134个村民委员会,426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委员会。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小金县撤销老营乡、新格乡、宅垄乡,设立宅垄镇。撤销八角乡、双柏乡,设立八角镇。

2020年辖笑兴、四姑娘山、两河口、达维、沃日、宅垄、八角7个镇,新桥、崇德、美沃、沙龙、日尔、结斯、木坡、抚边、窝底、汗牛、潘安11个乡,109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416个村民小组。

2023年小金县辖7个镇、11个乡:美兴镇、四姑娘山镇、达维镇、沃日镇、两河口镇、八角镇、宅垄镇、新桥乡、崇德乡、美沃乡、沙龙乡、日尔乡、结斯乡、木坡乡、抚边乡、窝底乡、汗牛乡、潘安乡,109个村,2个社区。

目前小金县辖美兴、四姑娘山、达维、沃日、两河口、八角、宅垄7个镇,新桥、崇德、美沃、沙龙、日尔、结斯、木坡、抚边、窝底、汗牛、潘安11个乡,109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 

来源:古籍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