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体育产业加速融合,体育营销已成为品牌突破地域壁垒、链接全球消费者的关键路径。近日,资深营销专家李思源就全球体育营销市场趋势、中国品牌出海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接受专访,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的深度解析,为行业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的参考。
随着全球体育产业加速融合,体育营销已成为品牌突破地域壁垒、链接全球消费者的关键路径。近日,资深营销专家李思源就全球体育营销市场趋势、中国品牌出海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接受专访,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的深度解析,为行业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的参考。
作为在营销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李思源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为“重大项目标准+资源整合能力”的双轮驱动模式。在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实践中,他主导构建的资源协作体系,已成为行业内重大活动营销领域的重要参照范式;服务多行业头部企业期间,其通过精准匹配产业资源、高效协调多方协作力量,多次助力合作企业实现品牌影响力与市场效能的同步跃升。其所主导的典型案例因兼具实践指导性与行业示范性,被纳入多份行业实践参考资料,为同类营销项目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操方案。
谈及全球体育营销市场的高速增长态势,李思源指出,多重核心驱动力共同推动这一领域持续扩容。“从市场规模看,预计2028年全球体育市场规模将达62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5.6%,像2024年巴黎奥运会TOP赞助商规模已突破13.4亿美元,大型赛事商业价值持续攀升。”他进一步分析,受众基础的扩大是另一关键支撑——全球体育迷数量已超18亿,不仅18-34岁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55岁以上人群参与度亦保持在61%,呈现“全民化”特征。与此同时,技术革新与传播渠道升级为营销注入新活力,联网设备普及提升赛事传播效率,TikTok等社交平台成为Z世代体育内容消费主阵地,其体育用户规模已超5.7亿,为品牌创造了多元化触达场景。
针对当前体育内容消费“社交化”的显著趋势,李思源认为,这一变化已推动体育营销从“单向传播”转向“互动共鸣”。“以2024年欧洲杯为例,决赛当日线上内容互动量达1.07亿次,参赛球员社交媒体粉丝量单场增长超百万,品牌可借赛事话题、运动员合作深度融入用户社交场景。”他以海信案例举例,该品牌在中东市场推出欧洲杯解说播客,单期互动量超11万,正是精准契合当地用户社交习惯的成功实践。同时,他强调不同平台特性需差异化运用:Instagram适合以赛事专属表情调动用户热情,YouTube可依托短视频抓取流量,TikTok则能结合热门背景音乐融入流行文化,实现品牌与用户的深度链接。
在解析可口可乐、阿里巴巴等国际品牌体育营销策略时,李思源提炼出“借势与深耕并重”的核心逻辑。“可口可乐作为奥运百年赞助商,已从‘流量借力’转向‘品牌价值托举’,2024年奥运月期间仅7%内容直接关联赛事,更多通过#realmagic等标签传递品牌理念,推动消费者从‘认知’向‘认同’转变。”他表示,阿里巴巴则展现了集团化作战优势,以“云服务”身份成为奥运TOP赞助商后,旗下速卖通、国际站分别针对C端、B端用户打造#FindYourSport等主题活动,实现子品牌协同发力。“这些案例印证了体育营销需兼顾短期曝光与长期价值,结合自身业务设计差异化路径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品牌出海的体育营销路径,李思源结合“赞助多样化、话题日常化、渠道线上化”建议给出具体落地方向。“赞助不应局限于奥运会等顶级赛事,区域特色赛事与新锐赛事同样潜力巨大。”他举例,TEMU连续两年登陆超级碗快速打开美国市场,vivo赞助印度板球联赛深耕南亚,均是差异化赞助的典型案例。在话题运营上,品牌需融入当地生活场景,如比亚迪在奥林匹克日发布新能源汽车视频,将产品性能与“更快、更环保”的奥运精神自然结合;渠道选择则需精准匹配目标受众,如荣耀赞助电竞世界杯时,聚焦TikTok发布女子战队夺冠内容,契合东南亚女性玩家占比高的特征,单条视频互动量突破百万。
展望未来,李思源认为体育营销的核心竞争力将聚焦“技术赋能”与“情感连接”两大维度。技术层面,虚拟广告、云转播等手段将提升营销精准度,如阿里云为巴黎奥运会提供全球转播支持,助力品牌实现高效曝光;情感层面,品牌需超越“赞助即曝光”的传统思维,深度链接体育精神与消费者情感。“Lululemon将冥想与健康生活方式绑定,Govee通过智能灯具融入居家运动场景,这些案例均是通过生活方式渗透实现品牌全球化的成功实践。”
此次专访中,李思源基于丰富实践经验的深度解读,不仅梳理了全球体育营销的发展脉络,更为中国品牌借助体育营销实现全球化破局提供了清晰路径。业内人士表示,其分享的策略与案例将为更多企业探索品牌全球化之路提供有益借鉴,助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来源:中国商报河北记者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