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成功的“抱团取暖”:绵羊是如何被驯化的?——动物驯化科学史鉴「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3:01 1

摘要:·亚洲摩弗伦羊/亚洲盘羊被认为最有可能是家养绵羊的野生祖先。它曾广泛分布于西亚到中亚的山地。

一、绵羊的祖先

·亚洲摩弗伦羊/亚洲盘羊被认为最有可能是家养绵羊的野生祖先。它曾广泛分布于西亚到中亚的山地。

·除了亚洲摩弗伦羊,绵羊属的野生近缘种还包括盘羊和阿尔卡尔羊等。

二、驯化的起源地

· 距今约1.1–0.9万年间,羊的驯化主要起源于“新月沃地”的伊朗西部和土耳其东南部山地。

· 一些遗传学研究也提出了“多中心起源”的假说,如南亚印度河流域也可能发生过独立的驯化事件。

三、早期驯化的动因

· 人类最初驯化绵羊,最直接和首要的动机是获得一个稳定、可控的肉食来源。将野羊圈养起来,能够为部落提供可靠的动物蛋白。

· 古代居民养羊也有极大可能是为了获得羊毛或羊奶。

· 羊还是当时各种祭祀、丧葬礼仪中常用的动物牺牲。

四、向世界的传播

· 向欧洲:约8000–7000年前,羊沿地中海沿岸和多瑙河流域传入欧洲南部和中部,最终扩散至北海沿岸地区。

· 向非洲:约7000–6000年前,经西奈半岛进入埃及与北非,并适应当地炎热干旱的环境。

· 向南亚:进入印度河流域,与当地可能的独立驯化种群融合。

· 进入中国:约5000–4000年前,羊经中亚进入新疆、青海、甘肃一带,沿河西走廊进入黄河流域;部分羊群通过青藏高原东缘和川西高原向滇藏地区传播。

五、形态和用途的演变

· 体型与角型变化:驯化初期的羊体型较小,雄性角形保留较多野性特征;随着人类选择性繁育,角型出现退化甚至无角品种。

· 毛被变化:约在距今 6000 年左右,羊毛由粗硬向细软转变,开始出现适合纺织的羊毛型品种。

· 用途多样化:从单纯的肉、奶、皮毛利用,发展到以羊毛为核心的纺织经济;在中国北方,羊皮与羊毛长期是御寒和制作毡制品的重要原料。

六、现代意义与文化影响

· 家羊在现代仍是全球重要的畜牧物种之一,提供肉、奶、毛、皮等多种产品。羊毛业在全球纺织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羊奶制品在地中海、中东及部分亚洲地区有深厚的饮食传统。

· 在文化层面,羊在许多文明中象征着温顺、丰饶与祭祀供奉。在中国,自先秦以来,羊不仅是重要的经济动物,还与礼仪制度、饮食文化和文字(如“祥”“美”)紧密相关,反映出羊在社会与文化中的长久影响力。








参考资料:

赵永欣,李孟华.中国绵羊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遗传,2017,39(11):958-973.

来源:老吴说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