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温馨的视频被央视表扬,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故事发生在山东青岛的某所幼儿园里,这里充满着童真与欢乐,每一天都在上演着属于孩子们的小美好。
近日,一则温馨的视频被央视表扬,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故事发生在山东青岛的某所幼儿园里,这里充满着童真与欢乐,每一天都在上演着属于孩子们的小美好。
在一间明亮且布置得充满童趣的教室里,一位怀有身孕的女教师正全神贯注地给小朋友们授课。她的声音温柔甜美,就像一首动听的歌谣,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她时而在黑板上写下可爱的字符,时而拿起小道具为孩子们讲解有趣的知识。然而,沉浸在教学中的她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有个小女孩突然跑开了。
随着课程的推进,长时间站立的老师有些疲惫了。当她站累了,缓缓蹲下来继续给孩子们讲解时,一张小椅子悄然出现在了她的身后。
原来是刚刚跑开的小女孩,她看到老师辛苦授课的模样,小小的心灵被触动,便跑去费力地搬来了椅子。这个搬椅子的小身影不过才三岁多,她踮着脚,双手用力推着比自己还高的椅子,脚步摇摇晃晃地往回走。她的小脸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红,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她的眼神却无比坚定。
就像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步构建的过程,在早期阶段,他们就已经开始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善良和关爱。”这个小女孩正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与关怀,从而做出了如此暖心的举动。
老师发现身后的椅子后,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眼中瞬间泛起了感动的泪花。她立马将小女孩搂进怀里,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小女孩则依偎在老师的怀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教室里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幼师在弯腰讲课的时候,额角渗出汗珠。而孩子那亮晶晶的眼睛,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份辛苦。教育生态里最动人的循环莫过于此——老师播种温柔,孩子回报以春风。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和价值观的传递。
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就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这位怀孕的女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种深沉的爱,而小女孩则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了这份爱。
教育最美好的状态,莫过于此——没有训诫条规,只有生命影响生命的自然流淌。在这个幼儿园的教室里,没有刻板的规章制度,没有严厉的批评指责,有的只是老师与孩子之间心与心的交流。这种自然的教育方式,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就像种子破土时承接的雨露,这些日常温暖瞬间,正在悄悄塑造着未来的社会温度。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如同星星之火,有可能形成燎原之势。这些在幼儿园里发生的温暖故事,会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孩子们会将这份善良和关爱传递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美好。未来的社会,也会因为这些充满爱的教育而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这则被央视表扬的暖心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幼儿园小插曲,更是教育的力量和爱的传承的生动体现。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也让我们相信,在充满爱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温暖使者,用他们的善良和爱心,照亮整个世界。
来源:蝴蝶花雨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