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3日,刚在巴黎奥运会上斩获金牌的全红婵,走进暨南大学校园。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亲自迎接,她微笑着送上奥运签名服装,现场掌声不断。然而,仅仅四天后,这位18岁的奥运冠军就陷入了网络暴力的漩涡。
9月13日,刚在巴黎奥运会上斩获金牌的全红婵,走进暨南大学校园。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亲自迎接,她微笑着送上奥运签名服装,现场掌声不断。然而,仅仅四天后,这位18岁的奥运冠军就陷入了网络暴力的漩涡。
有网友嘲讽她“发福”“不自律”,有人质疑“小学毕业了吗就来上大学”,更有甚者声称“大学是不是要从拼音教起”。这些恶意评论在各大平台迅速扩散,短短三天内相关不当言论超过万条。
事情要从9月17日说起。当天,一则“全红婵身材发福”的话题突然登上热搜,配图是她入学报到时的照片。部分自媒体账号断章取义,称其“奥运后放纵自我”,完全忽略了她正处于伤病恢复期的事实。
更令人愤慨的是,有人开始攻击她的学历。尽管全红婵已完成高中阶段教育,且保送程序完全合规,但键盘侠们依然编造出“小学文化水平”的谎言。某社交平台上,一条“暨南大学有没有小卖部”的嘲讽评论,竟获得上千点赞。
这些言论迅速引发舆论关注。9月20日,主流媒体纷纷发文谴责这一现象,指出网络暴力已经越过底线。有媒体直接点名几个恶意最重的账号,要求平台立即处理。
面对质疑,暨南大学招生办负责人明确回应:全红婵的保送资格完全符合国家规定。根据教育部、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2025年优秀运动员保送入学实施办法》,奥运冠军享有保送资格。
“我们为全红婵定制了个性化培养方案。”该负责人介绍,她的专业是运动训练,课程设置充分考虑运动员特点,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确保训练学业两不误。
事实上,运动员保送上大学早有先例。乒乓球冠军邓亚萍毕业于清华大学,刘翔曾在华东师大深造。将专业运动员送入高校深造,是国家一贯的人才培养政策。
全红婵并非第一个遭遇网络暴力的运动员。她的队友陈芋汐就曾深受其害。2025年5月,有人用AI技术伪造陈芋汐“行贿裁判”的假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这一事件最终由公安机关介入处理。上海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韩某因涉嫌诽谤罪被依法刑事拘留。这也是新修订的《体育法》实施后,首例因侮辱运动员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体育饭圈化正在毁掉我们的运动员。”一位体育评论员痛心疾首地说,“当输赢成为评判运动员的唯一标准,这个环境就生病了。”
面对网络暴力,官方迅速行动。9月22日,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公开表态:“坚决维护运动员合法权益,对网络暴力零容忍。”
各大平台也纷纷出手。抖音、微博等平台累计清理违规内容1.2万条,永久封禁账号312个。今日头条上线“运动员保护机制”,对涉及运动员的侮辱性内容实行一键举报、优先处理。
更令人感动的是广大网友的自发行动。在全红婵的最新一条微博下,支持评论超过10万条。“你是我们的骄傲”“别理那些酸鸡”,温暖的留言刷满了整个评论区。
这起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深思。为什么总有人对优秀运动员恶语相向?体育明星的成长之路,为何总是伴随着无端的指责与质疑?
中国政法大学一位教授指出:“网络暴力成本太低,是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他建议进一步完善立法,提高违法成本,让键盘侠不敢肆意妄为。
值得欣慰的是,改变正在发生。新修订的《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平台对侵权内容有及时处置义务。公安机关已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严重网络暴力案件优先查处。
全红婵目前正在广州二沙训练中心备战今年的重要赛事。她的教练表示:“红婵心态很好,训练没有受影响。”而那位嘲讽她“要从拼音学起”的网友,账号已被永久封禁。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键盘侠都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当我们下次想要在网络上敲出恶意评论时,不妨先想一想:如果被骂的是你的家人,你还会这么说吗?
来源:赛场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