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周,各地疾控中心和医院接连发出「警惕支原体感染高发」的提醒,天津、甘肃、浙江等多地儿科门诊量翻倍。
最近几周,各地疾控中心和医院接连发出「警惕支原体感染高发」的提醒,天津、甘肃、浙江等多地儿科门诊量翻倍。
很多家长开始焦虑,尤其是那些去年孩子就中过招的,更是忧心忡忡:
肺炎支原体到底是什么?和支原体肺炎有什么关系?
听说今年支原体耐药性变强了?更厉害了?
去年得过支原体肺炎,今年还会感染吗?
支原体是什么?
支原体肺炎又是什么?
支原体肺炎全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指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
肺炎支原体与大家平时熟悉的细菌、病毒不同,它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可被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杀灭。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不一定会引起肺炎,只有 肺炎支原体侵入人体的下呼吸道才可能出现支原体肺炎。
约10%~40%的患儿会发展为肺炎,且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 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也需警惕支气管肺炎的发生。
听说今年支原体耐药性更强了?
是不是更「厉害」了
今年多家医院观察到,目前支原体肺炎感染,主要是由 大环内酯类耐药支原体引起的。
在往年北京,2018年、2019年、2020年耐药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74.43%、90.57%、93.94%,呈一个上升趋势。
2023年6月以来,北京地区23SrRNA中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突变率高达97.1%,明显高于以往报道的数据(90%左右)。
一份来自北京儿研所的研究显示,他们选取的2023年年末儿童支原体肺炎标本,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突变率竟然达 100%(99/99)[2]。当然不排除这项研究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 但也某种程度反映今年的大环内酯类耐药支原体的更普遍和严重。
耐药肺炎支原体目前是普遍现象,当前,许多医生在确诊支原体感染的同时,会进行耐药基因检测,以免延误治疗。
去年感染过,今年还会再感染吗?
需要注意什么?
感染过肺炎支原体的孩子,在流行季节,仍需要注意预防。
研究发现,自然感染获得的肺炎支原体的免疫,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如果孩子是轻症感染,体内的抗体水平在第二年就急剧下降。尤其是对于2岁以内感染的肺炎支原体,对于孩子的保护并不强。
虽然说较重感染比轻症感染具有更强的保护,但这不意味着万无一失,仍然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
肺炎支原体有传染性吗?
如何预防?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进行传播。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大概2~3周,潜伏期内以及症状缓解后的数周内均有传染性。
对于肺炎支原体没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法,我们能做的就是:
01
避免密切接触感染者:尽量避免与已知感染者密切接触,感染者所使用物品应进行消毒;
02
个人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
03
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咳痰、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挡口鼻,或用手肘及衣袖遮挡,将用过的纸巾放入带盖垃圾桶中;
04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或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5
避免疲劳和压力: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帮助身体更好地抵抗感染;
06
遵循医学建议:如果感到呼吸道不适,如咳嗽、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支原体感染VS普通感冒VS流感
怎么区分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流感和支原体肺炎的共同点都是呼吸道感染。因此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流感患者的全身症状更重,比如会出现高热,且进展较快。此外,还会出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而支原体肺炎患者,会随着支原体感染的病程进程出现剧烈的刺激性干咳,这是和流感不同的地方。
普通感冒因不同病毒、不同年龄感染而症状差异较大。年长儿童或成人多以局部症状为主,儿童症状轻重不一,包括打喷嚏、鼻充血、流涕(鼻溢)、咽痛、咳嗽、低热、头痛和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支原体感染症状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类似,咳嗽是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如果家长拿不准,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来确诊。
特别是出现以下几种症状时,及时就医:
●发热或咳嗽3天以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患儿,需要及时就医;
●当孩子高热超过5天以上,或者持续高热不退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胸痛等提示可能支原体肺炎重症表现时,需要尽快就医;
●部分患儿可能无发热症状,如果出现咳嗽频繁,加重,剧烈干咳,呼吸困难或者呼吸频率增快,也需到医院检查;
●小于3月龄的宝宝,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注意:家长们切勿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主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病毒药物。
以下是一份儿童支原体肺炎病程&用药图
为您保驾护航,速自查
↓↓↓
信息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