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肥一体化提单产观摩交流会在山东淄博举行,看看展示了哪些新技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0:43 1

摘要:9月26日,全国水肥一体化提单产观摩交流会在山东淄博市召开。会议围绕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交流水肥一体化提升粮食单产的技术模式和先进推广经验,深入探讨系统性推广水肥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和工作举措,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国的重点工作。

9月26日,全国水肥一体化提单产观摩交流会在山东淄博市召开。会议围绕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交流水肥一体化提升粮食单产的技术模式和先进推广经验,深入探讨系统性推广水肥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和工作举措,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国的重点工作。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鄂文弟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武杰、淄博市副市长边江风分别致辞。

9月26日,全国水肥一体化提单产观摩交流会在淄博市召开。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省(区、市)农技推广部门节水农业工作负责人,部分科研院所专家和企业代表以及淄博市农技推广系统部分专家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车宗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升东、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王海涛等专家围绕北方碱性土壤水肥一体化技术方略、黄淮海冬小麦精量播种与水肥一体化技术、新一代恒压小流量滴灌智慧水肥装备与系统等内容作专题授课。

近年来,淄博市将水肥一体化推广作为提升粮食单产、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力促进粮食单产大幅提升。全市粮食生产面积、单产、总产连续五年实现“三增长”。今年夏粮单产增量、增幅及总产增幅均居全省首位;小麦高产攻关实打亩产901.6公斤,刷新全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近年来,淄博市积极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持续推动“数字+水肥”融合应用,进一步拓展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集成推广应用。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观摩了淄博临淄绿满坡种植专业合作社、中化先正达MAP农场、桓台县启润农业专业合作社。

淄博临淄绿满坡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粮田面积3000余亩,均应用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2024年参加山东省粮油作物高产竞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创造了大豆亩产163.0公斤的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的佳绩,被全国农技中心评为2024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模式典型案例。

临淄绿满坡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延强(右二)介绍合作社探索的浅埋滴灌一铺两用配套集成技术。

近年来,临淄绿满坡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市、区农技推广部门探索出了浅埋滴灌一铺两用配套集成技术并示范推广。该技术通过在高性能播种机上加装滴灌带铺设架,实现底肥施用、作物播种、滴灌带铺设等三道工序一次完成,提高了作业效率,有利于滴水出苗;小麦秋种铺设滴灌带,来年夏收后保留滴灌带,带茬播种玉米,实现滴灌带1次铺设、2季使用,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2025年临淄区夏玉米种粮大户滴灌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8万余亩,在种粮大户中技术应用率达到85%。

中化先正达MAP农场位于桓台县唐山镇西毕村,粮田面积30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全部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其中滴灌水肥一体化2000亩,平移桁架式喷灌水肥一体化300亩。综合配套了电力、机井水泵、平移式喷灌机、水肥一体机等先进设施,共同打造水肥一体灌溉示范农场。

参会人员在桓台县中化先正达MAP农场围绕水肥一体化提升玉米单产展开交流。

该农场通过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完善高性能机械播种、玉米密植精准调控等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粮食产量。2024年玉米高产示范方实打亩产973.29公斤;2025年小麦高产示范方实打亩产864.21公斤。粮食增产的同时降低了水肥投入,据测算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平均节水30%、节肥25%以上,每亩节省水肥及人工投入100-150元,节本增收200-300元。

参会人员观摩桓台县启润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水肥一体化设备。

桓台县启润农业专业合作社自2023年秋粮引进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当年玉米攻关田实打亩产1056.2公斤。2025年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淄博)合作探索数智化、精准化粮食种植服务模式,在该合作社开展“云粮”数字水肥决策系统示范应用。“云粮”数字水肥决策系统以自主研发的“最佳土壤溶液决策模型(BSSDM)”为技术核心,采取轻量化参数策略,通过采用天、空、地一体化感知、通用灵活的物联网设备协同架构,结合作物需求数据库,智能生成水肥方案,突破传统模型调参复杂、经验决策普适性差的局限,实现了水肥管理的动态化、精准化、通用化和智能化,人力可节省80%,单产提升10%-15%。

来源:农村大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