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陪我妈去菜市场,见着一对老夫妻在吵架。大爷非要买路边小贩的“保健床垫”,说能治高血压,大妈拉着他胳膊劝:“之前看报道说过不少类似的骗人套路!”大爷甩开手吼:“你懂什么!人家说好多人用了都见效!”最后大妈急得掉眼泪,大爷还是掏钱买了床垫,转头还跟小贩抱怨:“
上周陪我妈去菜市场,见着一对老夫妻在吵架。大爷非要买路边小贩的“保健床垫”,说能治高血压,大妈拉着他胳膊劝:“之前看报道说过不少类似的骗人套路!”大爷甩开手吼:“你懂什么!人家说好多人用了都见效!”最后大妈急得掉眼泪,大爷还是掏钱买了床垫,转头还跟小贩抱怨:“我家老婆子就是见不得我好。”
看着大妈委屈的样子,我突然想起朋友说过的一句话:“别随便劝那些油盐不进的人,你以为是帮他,在他眼里,你可能就是抢他好处的人——就像狗要吃屎,你拦着它,它还觉得你要跟它抢。”这话听着糙,可仔细想想,还真戳中了不少事。
前两年我发小非要辞掉稳定的工作,去跟风开奶茶店。那时候我们这儿的奶茶店已经扎堆了,我劝他先考察清楚,算好成本再做决定,他却拍着胸脯说:“你就是胆子小,我有个朋友做这个赚了不少!”
我拉着他算房租、原料、人工,他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打断我:“你不懂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后来我又劝了两次,他干脆跟我急了:“你是不是见不得我发财?”从那以后,我没再提过这事。
结果不出半年,他的奶茶店就因为没客流关张了,不仅赔光了自己的积蓄,还欠了亲戚几万块。有次一起吃饭,他自己叹着气说:“当初要是听你的,也不至于这样。”我没接话,心里清楚,那时候就算我把道理说破天,他也听不进去——有些路,必须自己走;有些亏,必须自己吃。
想起我爸年轻的时候,非要跟人合伙做木材生意,我爷爷劝他“行情不稳,别瞎折腾”,他不听,偷偷凑了钱入了股。后来合伙人卷钱跑了,他才傻眼了,蹲在门口哭了一下午。
也是从那以后,他做什么事都开始稳当起来,遇到拿不准的事,还会主动跟我爷爷商量。我爷爷后来跟我说:“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道理谁都会说,但没亲自摔过跟头,就永远不知道疼。”
这世上,总有人觉得自己能做“救世主”,见着别人要走弯路,就拼尽全力去拦。可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那些劝不动、拦不住的事,大概率是他必须经历的“弯路”。
你没法替他扛,也没法替他悟,他得自己撞了南墙,尝了苦头,才能真正明白哪里错了。
就像我表姑,前几年总跟我吐槽她女儿“叛逆”,说孩子非要辍学去当网红,她把亲戚都找来劝,孩子反而更倔了,背着包就从家里跑了。表姑急得睡不着觉,到处找人打听孩子的消息。
直到半年后,孩子自己回来了,说在外头做直播赚不到钱,还被人骗了押金,哭着说想回学校读书。表姑没骂她,只给她做了碗热汤,说:“想读就去读,以后想做什么,先跟家里说说。”
后来表姑跟我说:“以前总想着把孩子护在翅膀底下,不让她受一点委屈,可现在才明白,有些跟头她得自己摔,有些南墙她得自己撞,这是她的劫,得自己渡。”
其实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小时候不听爸妈的话,非要摸滚烫的水壶,被烫到才知道“烫”是什么感觉;年轻时不听长辈的劝,非要爱错人、做错事,摔得鼻青脸肿才明白什么是“合适”、什么是“稳妥”。
那些曾经觉得“没人懂自己”的时刻,那些非要“一条道走到黑”的固执,说到底,都是成长必须交的学费。
所以后来再遇到有人跟我吐槽“劝不动身边的人”,我都会劝他:“随他去吧。”不是冷漠,而是明白,我们没法替别人活,也没法替别人成长。
放下那点“救世主”的心态,允许别人犯错,接纳别人的选择,既是对他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解脱。
毕竟,有些南墙,撞过了才甘心;有些道理,吃过亏才懂透。与其费尽心机去劝,不如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等他撞了南墙想回头时,你再递一杯热饮,比什么都强。
你有没有过“劝不动别人,最后看着他吃亏”的经历?如果再遇到这种事,你还会选择开口劝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说教只有经历 #事教人比人教人更管用 #放下救世主心态 #允许别人走弯路 #人生需要自己渡的劫#头条##爆料##你会感谢给你点赞的条友吗##为什么人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上联:撞死南墙不回头,怎么接下联#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