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晶澳、天合、尚德、中利、大全……光伏人事调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09:34 1

摘要: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5开年至今,共有45家光伏上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出现变动,变动次数达到92起,其中1月、7月、8月尤为密集,折射出行业在年初战略调整与年中业绩承压节点的焦虑与挣扎。

光伏寒冬凛冽,行业产能出清节奏加快,企业生存压力陡增,停工停产、裁员现象频发,高管人员的变动也越发密集。

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5开年至今,共有45家光伏上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出现变动,变动次数达到92起,其中1月、7月、8月尤为密集,折射出行业在年初战略调整与年中业绩承压节点的焦虑与挣扎。

按业务领域划分,此次高管变动覆盖了硅料、电池、组件、辅材等多个环节,其中组件环节身处行业竞争最激烈的“红海”,成为变动最集中的领域,占比高达39%。

本轮调整中,跨界企业成为人事震荡的“重灾区”,在项目停摆、债务压顶等多重打击下,部分企业不得不通过“易主” 寻求生机,原管理层“大换血”成了常态。

其中,棒杰股份在终止电池片及切片项目后退出光伏市场,控股股东于7月将控制权转让给上海启烁。伴随实控人变更,公司原管理层集体“换血”,陈剑嵩辞去董事长职务,陶士青辞去副董事长职务,杨军、王心烨和刘栩3名高管卸任董事职务,8月12日杨军又辞去了总经理一职。新实控人迅速提名曹远刚为董事长,贺琦为副董事长、夏金强为总经理,完成权力交接。

同样深陷困境的ST聆达,在20GW N型电池片、切片项目及金寨嘉悦PERC产线无限期停摆后,启动预重组。2025年3月初步敲定的产业投资人为金寨金微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后,原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明圣、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林志煌双双辞职,金永峰接任董事长,管理层更替。

跨界光伏代表ST沐邦高管调整同样频繁,2025年1月总经理郭俊华辞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转任公司技术顾问;9月,副总经理李汉诚、唐春明和财务总监汤晓春集体辞职,核心管理团队近乎“半空”。而宝馨科技副董事长兼总裁贺德勇、华东重机董事兼副总经理沈龙强等跨界企业高管,也相继传出辞职消息。

不仅跨界企业承压,光伏行业的老牌龙头也在经历“阵痛”。中利集团与无锡尚德两家企业的 “换帅风波”格外引人关注。中利集团在陷入经营困境后,建发股份对其实施托管。为推进托管后的战略整合,建发股份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许加纳接任中利集团董事长一职。

无锡尚德则经历了“两轮托管”,先是“建发系” 黄昶从原团队手中接过董事长职位,原董事长武飞离职;随后又由弘元绿能旗下子公司接手,弘元光能财务总监万英姿出任新掌舵人,完成 “二次换帅”。而“换帅” 背后,不仅是人事调整,更是对企业战略、资源整合方向的重新定位。

光伏行业的调整,即便一线企业也未置身事外。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于5月辞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回归技术研发,担任公司研究院院长、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带领团队聚焦光伏前沿技术攻关。晶澳科技武廷栋因公司内部工作调整需要,辞去公司副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职务,接任者是TCL中环原董秘秦世龙,其于2024年11月离开TCL中环。天合光能调整户用光伏板块天合富家管理层,董事长高纪凡亲自兼任联席总裁,其女高海纯出任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

与此同时,光伏 “二代接班”稳定推进。4月25日,华民股份董事会聘任刘佳敏担任公司副总裁,刘佳敏是董事长欧阳少红之女。7月1日,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之女李姝璇当选为非独立董事。7月31日,钧达股份董事会换届,创始人杨仁元的外孙,陆小红、徐晓平之子陆徐杨接任董事长一职,陆小红、徐晓平分别不再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职务。

此外,作为企业研发竞争的 “底气”,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动也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大全能源、金博股份、海优新材等企业相继公布核心技术人员变动,既有骨干离职,也有新生力量被认定,“新旧交替” 成为一大特点。

今年3月,大全能源核心技术人员马晓亮因劳动合同到期且个人原因不再续签,已办理离职手续;为填补技术岗位空缺,新增认定翟占利为核心技术人员,确保研发工作不受重大影响。海优新材刘俊刚工作变动后,罗虹桥接棒核心技术工作并获认定。金博股份王冰泉卸任核心技术人员仍任原职,刘学文、龚玉良不再列为核心技术人员(仍在职),同步新增7名核心技术人员,含5名 80 后,为研发团队注入年轻力量。

人员调整详情见下表: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