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39个军的军长和政委,在1955年被授予的军衔一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6:21 1

摘要:我爷爷也当过兵,他说1955年授衔那天,整个县就一台收音机,全屯人围着听,谁要是被念到名字,当场放一挂鞭。

“最后一个能给你拍肩膀喊‘小鬼’的人,也没了。

9月20号凌晨,南京军区总院,110岁的张力雄合上眼。

消息一出,微信群先炸,再是朋友圈,全是同一句话:开国将军,清零。

我爷爷也当过兵,他说1955年授衔那天,整个县就一台收音机,全屯人围着听,谁要是被念到名字,当场放一挂鞭。

张力雄就是那天挂鞭里的人,少将,39岁。

可多数人只记得十大元帅,忘了底下那八百多个脖子挂金牌的“小老头”。

我翻了半天资料,发现他们后来干的事,比授衔那天更带劲。

张力雄,昆明军区副司令,离休后不住干休所,跑回福建老家种菜。2020年武汉封城,他托保姆把存折送到县红十字会,10万,备注就仨字:老战士。

那会儿他107岁,银行柜台小姑娘手抖,怕老人家按错密码,张力雄吼她:按吧,错了算我的。

同一天,河南新县给李德生修故居,迟浩田题字。

李老头1973年写《全军训练纲要》,把“刺刀见红”改成“科技先赢”,一堆老连长骂他软蛋,后来海湾战争一播,全闭嘴。

他91岁走的,2011年,县里想给他办告别,家属说别折腾,骨灰按遗嘱撒在村后山坡,坡下就是当年他带游击队埋地雷的沟。

档案室去年解封一份1951年命令:第15军军长秦基伟。

对,就是上甘岭那个“秦大刀”。1988年他升上将,别人问他感想,他说“仗没打完,不敢老”。

我数了数,39个军里冒出7个上将,18%的中奖率,比北京摇号难多了。

河南新县最夸张,3个中将,县广场立碑,叫“将军县”,其实当年全县不到二十万人,走出近百个校官,平均每户一个军官,村口小卖部老板他爷爷就是少校。

最冷门的是张竭诚,湖北红安人,55年授少将,证书和勋章现在躺纪念馆玻璃柜。

我去看过,勋章掉色,证书纸脆,旁边有张他1985年写的便签:别让孩子只知道追星,不知道追魂。

他们走后,留下的不是传奇,是账本。

李德生1973年的改革笔记,纸边卷成毛边,第一页写着“训练先练脑”,最后一页“练完脑还得练心”。

张力雄的回忆录《百年风雨录》,手写,错别字不改,“飞机”写成“灰机”,看着像小学生,但每页都夹一张阵亡名单,字迹越来越淡,名字越来越多。

现在抖音把1955授衔剪成三分钟爽片,弹幕刷“颜值即正义”,我寻思他们当年要是靠颜值,早被冻死在雪山。

授衔那天,北京零下十度,元帅们穿呢子,少将们穿棉布,一站三小时,没人抖,因为一半人腿是木头假腿,抖不动。

最后一个少将走了,好像把那段日子也打包带走。

可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地铁里依旧挤成相片。

只是偶尔,广播报站“下一站,军事博物馆”,我会想起玻璃柜里那本改革笔记,纸页泛黄,字却亮得扎眼:别躺,躺久了骨头会锈。

开国将军清零,但规矩没清零:你偷的懒,仗会帮你还;你流的汗,孩子帮你存。

张力雄们把国运扛到110岁,剩下的,轮到咱们了。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