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是给你生的孩子”妻子要定三万月子中心,男人:想得美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7 11:27 1

摘要:晓晴没看我,目光依旧黏在那张印着欧式婴儿床的图片上,轻声说:“这还是基础套餐,人家说那个五万的更好。”

引子

“你看这个,林涛。”妻子晓晴把一本铜版纸印的册子推到我面前,指尖点着其中一页。

我刚批改完一摞试卷,眼睛正酸涩。册子上“尊享”两个烫金大字,晃得我眼晕。

“月子中心?”我揉了揉太阳穴,接过来翻了翻,“三十天,三万八?”

声音不大,却像块石头丢进平静的湖里。

晓晴没看我,目光依旧黏在那张印着欧式婴儿床的图片上,轻声说:“这还是基础套餐,人家说那个五万的更好。”

我的心猛地一沉。

我们家什么情况,她不是不知道。房贷车贷,大宝的兴趣班,每个月压得人喘不过气。我一个中学老师,她做行政,俩人工资加起来刚过万,存下三万块得多久?

“晓晴,咱家这情况……”我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和,“请个好点的月嫂,或者让我妈来照顾,不也一样吗?”

她终于抬起头,眼睛里那点光亮迅速黯淡下去。

“一样?怎么会一样?”她声音不大,却字字扎心,“你妈懂什么叫科学喂养吗?她来了,咱俩还有清净日子过?我不想坐个月子,还得处理婆媳矛盾。”

我有些语塞。我妈是老派人,带孩子的方法确实跟现在不一样,可心是好的。

“那请月嫂,一万多也能请个顶好的了。”我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月嫂只管孩子,谁管我?”晓晴的眼圈红了,“我同事小莉,她老公二话不说就定了五万的套餐。她说,女人就这一次,遭那么大罪,享受一下怎么了?”

又是“我同事”。

我心里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日子是自己过的,为什么要跟别人比?

“小莉老公是做生意的,我们能比吗?晓晴,你得讲点道理。”我把册子合上,推了回去。

“道理?”她笑了,笑里带着一丝凉意,“我怀着孕,十个月辛辛苦苦,给你生孩子,这就是最大的道理!林涛,我不是在跟你商量,我是在通知你。”

这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我心里最敏感的地方。什么叫“给我”生孩子?孩子不是我们两个人的吗?这种付出与索取的逻辑,让我感到一阵陌生和寒冷。

我看着她,她也看着我,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固执。客厅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每一秒都像在敲打我紧绷的神经。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里的干涩。

“这个钱,我拿不出来。”

“你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这件事,我不同意。你别想了。”

晓晴的脸瞬间白了,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我以为这事就算暂时压下去了。没想到,这只是我们家庭战争的开始。

我叫林涛,三十八岁,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教了十五年书,没混上什么领导,但凭着认真负责,也算学校的骨干。我和晓晴结婚八年,有个六岁的儿子,如今她肚子里怀着二胎,七个多月了。

我们的生活,就像这个城市里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平淡,琐碎,为了柴米油盐精打计算。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直到退休,直到老去。

可我忘了,生活从来不是一条直线,它总会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给你来一个急转弯。

那天晚上,我们分房睡了。这是我们结婚以来第一次。

躺在书房的沙发床上,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我不是不心疼她,怀二胎的辛苦,我全看在眼里。孕吐,水肿,晚上腿抽筋,她没少受罪。可心疼不能变成打肿脸充胖子。三万八,对我们这个家来说,不是一笔小钱。

难道就因为我拿不出这笔钱,我就不爱她,不心疼她和孩子了吗?我心里堵得难受,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日子,怎么就过成这样了。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时,晓晴已经走了,桌上没有早饭。我心里明白,冷战开始了。

我默默热了杯牛奶,啃了两片面包,送大宝去了幼儿园。站在学校门口,看着儿子背着小书包一蹦一跳地进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为了这个家,我自认没半点懈怠。可为什么,我们之间还会出现这样的裂痕?

这道裂痕,像陶瓷上的一丝细纹,一开始不起眼,却在日复一日的沉默和对峙中,慢慢扩大,深不见底。

第一章 裂痕初现

家里的空气,冷得像冰窖。

我和晓晴一天说不上三句话,内容仅限于“孩子接了吗?”“嗯。”“晚上吃什么?”“随便。”

那种沉默,比大吵一架更让人窒息。我攥紧了手里的粉笔,指甲掐得生疼。讲台上,我讲着秦皇汉武,思绪却总飘回家里那张冰冷的餐桌。

我必须做点什么。下班后,我绕道去了她最喜欢的那家蛋糕店,买了一块提拉米苏。

推开家门,她正坐在沙发上,没开灯,只有电视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明明灭灭。

“晓晴,吃块蛋糕吧。”我把蛋糕盒子放在茶几上,声音有些干。

她没动,眼睛还盯着电视。

“我不想吃。”

“你尝尝,你以前最喜欢这个了。”我打开盒子,把小叉子递过去。

她终于转过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没有温度。“林涛,你觉得一块蛋糕就能解决问题吗?”

我心一沉,知道这道坎没那么容易过去。我坐在她旁边,沙发陷下去一块。

“晓晴,我们好好谈谈。三万八,真的太多了。下个月房贷,大宝的钢琴课,还有马上要交的车险,哪样不要钱?”我摊开手,试图让她看到现实的压力。

“钱钱钱,你脑子里就只有钱!”她突然激动起来,声音也高了八度,“我跟你谈的是我的感受,你跟我谈钱!在你眼里,我的辛苦,我的委屈,都比不上那几万块钱,是吗?”

我真想剖开自己的心给她看看。我怎么会不心疼她?只是,男人的爱,有时候必须得踩在现实的土地上。

【内心独白】

我看着她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心里又疼又无奈。她不懂,我拼命地算计,不是因为我吝啬,而是因为我怕。我怕突如其来的变故,怕孩子生病,怕老人住院。这个家,每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我肩上扛着的是责任,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挥霍的银行账户。可这些话,我说不出口,说出来,就好像在指责她不懂事。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叹了口气,声音软了下来,“我只是想找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她打断我,“要么去月子中心,要么,我就回我妈家坐月子。你自己选。”

这简直是最后通牒。回她妈家,那不就等于告诉所有人,我们俩闹翻了,而且是我亏待了她?

这天晚上,我给我妈打了个电话。

“妈,晓晴快生了,您看……”

“我早准备好了!”我妈在电话那头声音洪亮,“你放心,到时候我提前一个礼拜就过去,保证把晓晴和孙子照顾得妥妥帖帖。鸡汤、鲫鱼汤,我换着花样给她做!”

听着我妈热情的话,我心里更不是滋味。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月子中心的事说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我妈不敢相信的声音:“多少?三万八?他们抢钱啊!一个老师,一个月才挣几个钱?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妈,您小声点。”我赶紧说。

“我小声什么?这事儿就不能惯着!林涛,你听我的,这钱,一分都不能给!她要是敢闹,我来跟她说!”我妈的语气不容置疑。

挂了电话,我头疼得更厉害了。我知道我妈是心疼钱,也是为我好。可让她来跟晓晴说,那不是火上浇油吗?

【内心独白】

我夹在中间,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边是固执的妻子,她把月子中心当成了爱与尊严的象征。另一边是强势的母亲,她把勤俭持家看作天经地义。她们都没错,错的是我们这个家,没那么厚的底子去支撑那些光鲜的梦想。而我,作为这个家的顶梁柱,却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第二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手机震了一下。是教务处主任发来的消息。

“林涛,下学期学校准备提拔一位年级组长,校长挺看好你的,让你准备一下。”

年级组长!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这意味着什么?每个月多几百块津贴,职称评定上更有优势,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认可。我在这学校勤勤恳恳十几年,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

可紧接着,主任又发来一条:“不过,新组长上任,第一个学期肯定是最忙的,各种会议、检查,估计天天都得加班。你自己考虑一下家里的情况。”

我看着手机屏幕,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这个机会,我等了太久。可晓晴马上就要生了,正是最需要我的时候。如果我接了这个担子,别说照顾她,可能连家都回不了几次。

一边是事业的曙光,一边是家庭的责任。我该怎么选?

我把手机揣进兜里,感觉它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晚上回到家,晓晴依旧没给我好脸色。她正在看手机,手指飞快地滑动着。我凑过去一看,屏幕上赫然是那个月子中心的合同条款。

她居然已经在研究合同了!

“晓晴,你……”

她头也不抬:“我已经想好了,就定这家。押金我都准备好了。”

我的血一下子冲到了头顶。她根本没把我当回事,这个家,难道是她一个人说了算吗?

第二章 两代人的墙

“押金?你哪来的钱?”我盯着她,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

“我自己的钱,我结婚前的存款,不行吗?”晓晴终于把视线从手机上移开,迎着我的目光,没有丝毫退让。

我气得说不出话来。她动用自己的私房钱,这行为本身就像一记耳光,扇在我脸上。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这是在告诉我,她对我,对这个家,已经不抱任何指望了。

“好,好,好。”我连说了三个“好”字,转身走进了书房,用力关上了门。

我靠在门背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这个家,就像一艘漏了水的船,我拼命地想把它划向安稳的港湾,她却在亲手凿开一个更大的洞。

【内心独白】

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我努力工作,省吃俭用,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让她们母子过得好一点吗?可到头来,在她眼里,我成了一个只认钱、不懂爱的冷血动物。难道男人表达爱的方式,就只剩下刷卡签字这一种了吗?我的付出,我的隐忍,她难道一点都看不到?

第二天是周末,我妈提着一兜子土鸡蛋,没打招呼就来了。

一进门,看见晓晴正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我妈的眉头就拧成了一个川字。

“晓晴啊,这都快生了,怎么还老看手机呢?对眼睛不好,对孩子也不好。”我妈一边换鞋,一边念叨。

晓晴放下手机,不冷不热地叫了声:“妈。”

我赶紧接过我妈手里的东西,想把她拉到厨房:“妈,您怎么来了?”

“我再不来,这个家都要被败光了!”我妈嗓门不小,客厅里的晓晴听得一清二楚。

晓晴的脸“唰”地一下就白了。

我心里暗叫不好,想拦已经来不及了。我妈已经走到客厅,一屁股坐在晓晴对面的沙发上,开门见山。

“晓晴,我听林涛说了,你想去那个什么……月子中心?”

“是。”晓晴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像一块冰。

“胡闹!”我妈一拍大腿,“一个月好几万,那钱是大风刮来的?我们那时候,生完孩子第三天就下地干活了,孩子不也照样养得白白胖胖?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太娇气!”

“妈,时代不一样了。”晓晴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现在讲究的是科学坐月子,不是受罪。”

“什么科学不科学的,我看就是花钱买罪受!”我妈的情绪也上来了,“有那个钱,干点什么不好?给孩子买点好的,或者存起来,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我告诉你,到时候我来伺候你,保证比那什么中心强!”

“我不敢劳烦您。”晓晴垂下眼帘,“您的那套,我怕我适应不了。”

这话彻底点燃了我妈的火药桶。

“你什么意思?嫌我老了?嫌我脏?我辛辛苦苦把林涛拉扯大,我还没伺候过人是怎么着?晓晴我告诉你,只要我活一天,我们林家的钱,就不能这么糟蹋!”

客厅里的气氛,紧张得像一根拉满的弓。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妈,您少说两句。”我拉了拉我妈的胳膊。

“晓晴,你也别这么说。”我又转头劝晓晴。

可她们谁也听不进去。晓晴站了起来,挺着大肚子,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妈。

“妈,钱是我自己的,就算是我糟蹋,也跟林家没关系。这孩子,是我生的,我想让他和我,都得到最好的照顾,这有错吗?”

“你……”我妈气得嘴唇发抖。

就在这时,晓晴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直接按了免提。

电话那头,是我岳母尖锐的声音:“晓晴啊,你婆婆是不是过去了?我跟你说,你可别犯糊涂,这事儿一步都不能让!你嫁到他们家,不是去做保姆的!生孩子是天大的事,他们家就该出这个钱!要是林涛敢说个不字,你告诉我,我来找他算账!”

岳母的话,像一把淬了毒的刀,精准地插进了我妈的心窝。

我妈的脸,瞬间从红色变成了酱紫色。她指着晓晴,手抖得厉害,“你……你们……你们这是合起伙来欺负人!”

说完,她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我吓坏了,赶紧扶住她:“妈,您怎么了?您别生气。”

晓晴也愣住了,大概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那天,我妈是被我半劝半扶送走的。临走前,她抓着我的手,老泪纵横:“儿子,这日子,没法过了。”

送走我妈,我回到家,看着一脸倔强的晓晴,心里一片冰凉。

【内心独白】

一面是我的母亲,她用她那一代人的逻辑,固执地守护着她认为的家庭根本——勤俭。一面是我的妻子,她用新生代的方式,偏激地追求着她所理解的自我价值——关爱。她们就像两堵墙,把我死死地夹在中间,动弹不得。我忽然觉得很可笑,我们争论的起点,明明是出于对她和孩子的爱,为什么最后却变成了一场伤害所有人的战争?

晚上,我躺在沙发上,辗转反侧。我想起主任说的话,那个年级组长的位置。

也许,我该去争一争。有了更多的钱,是不是就能堵住这个窟窿,平息这场战争?

可一想到每天要披星戴月地回家,看不到孩子,顾不上妻子,我的心又被揪紧了。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看到晓晴在卧室的灯光下,又拿出了那个月子中心的合同。她拿出笔,似乎在上面圈画着什么。

我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她根本没有妥协的意思。在她心里,这场战役,她必须赢。

第三章 沉默的战争

从那天起,我和晓晴之间,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断了。

家成了一个哑剧舞台。她挺着肚子,像个女王一样巡视着自己的领地,而我,则是那个被驱逐的臣子。她自己做饭,自己产检,甚至换桶装水这种事,都宁愿叫外卖小哥,也不再开口叫我。

她的沉默,像一层厚厚的玻璃罩,把我们隔绝在两个世界。我能看到她的喜怒,却再也感受不到她的温度。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我开始准备年级组长竞聘的材料,每天在办公室待到深夜。那些泛黄的史料,枯燥的教学大纲,成了我唯一的避难所。只有在工作中,我才能暂时忘记家里的那地鸡毛。

我的同事老王看出了我的不对劲。

“林涛,最近怎么了?跟丢了魂似的。”午休时,他递给我一根烟。

我摆摆手,我答应过晓晴,她怀孕我就戒烟。

“家里有点事。”我含糊地说。

“两口子过日子,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老王吐了个烟圈,眼神里透着过来人的沧桑,“夫妻之间,最怕的不是吵架,是沉默。一沉默,心就远了。”

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现在,话要怎么说起?钱,是绕不过去的坎。

【内心独白】

我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错了?作为一个男人,是不是就应该咬碎了牙,把所有的压力都自己扛下来,满足妻子的一切要求?可是,我的能力就到这里。我不是超人,我只是一个每个月领着固定工资,需要为一分一厘算计的普通人。我的尊严,我的原则,在现实面前,难道就一文不值吗?

周末,我照例去辅导班接大宝。路上,大宝突然问我:“爸爸,你是不是不喜欢妈妈了?”

我心里一惊:“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你都不跟妈妈说话了。晚上,妈妈一个人在房间里哭。”孩子的声音很小,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我心上。

她在哭?

我一直以为她是在用冷漠惩罚我,却没想过,在这场战争里,她也同样遍体鳞伤。

回到家,我第一次主动走进了卧室。

她正坐在床上叠孩子的衣服,肚子已经很大了,动作有些笨拙。

“晓晴。”我叫了她一声。

她没抬头,继续手里的活。

“我们……别这样了,好不好?”我的声音有些沙哑,“有什么事,我们摊开来说。”

她终于停下了动作,抬起头,眼睛红肿,是我从未见过的疲惫。

“说什么?说你有多看不起我,觉得我物质,虚荣?”

“我没有!”我急忙否认。

“你没有?”她冷笑一声,“林涛,你根本不懂。我不是非要那几万块钱。我只是……我只是害怕。”

“害怕什么?”

“我怕我生完孩子,身材走样,人老珠黄,你就不喜欢我了。我怕我妈和你妈凑在一起,天天为了怎么带孩子吵架。我怕得了产后抑郁,像小莉的朋友一样,差点抱着孩子跳楼!我只是想在一个清净、专业的地方,安安稳稳地度过我最脆弱的一个月,这要求很过分吗?”

她一口气说了很多,说到最后,声音哽咽,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我愣住了。我一直以为,这是她和别人攀比的结果,却从没想过,这背后藏着她这么多的恐惧和不安。

而我,作为她最亲近的丈夫,却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我只看到了钱,却没看到她的心。

就在我准备上前抱住她,跟她说声“对不起”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

是银行发来的消费提醒短信。

“您尾号xxxx的储蓄卡账户x月x日支出人民币5000.00元……”

五千块?我最近没有这么大额的消费。

我心里咯噔一下,立刻点开手机银行查询明细。收款方,赫然写着“XX尊享母婴护理中心”。

是那家月子中心!

我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晓晴。

她躲开了我的目光,脸色苍白。

“你……”我的手开始发抖,血液冲上大脑,之前所有的愧疚和心疼,在这一刻,全被愤怒和背叛感所取代。

她竟然,背着我,偷偷地把钱付了!她把我们的共同积蓄,当成了她自己的私有财产,来支付这场她单方面发起的战争!

这是我们俩省吃俭用,准备留着应急的钱!

“林涛,你听我解释……”她慌了。

“解释什么?”我感觉自己的声音都在颤抖,“解释你是怎么把我的信任踩在脚下的吗?晓晴,这是我们俩的家,不是你一个人的!”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抓起桌上的水杯,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啪”的一声脆响,水杯四分五裂,就像我们之间已经破碎的信任。

第四章 信任的基石

水杯的碎片溅了一地,在灯光下闪着冰冷的光。

晓晴被这突如其来的爆裂声吓得浑身一颤,捂着肚子,脸色惨白地看着我。她的眼神里,有惊恐,有委屈,还有一丝我读不懂的绝望。

我的怒火,在看到她受惊的表情时,瞬间被浇熄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懊悔。我怎么能……我怎么能对一个孕妇做这样的事?

可那五千块的转账记录,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我心里,拔不出来。

“为什么?”我颓然地坐在椅子上,声音嘶哑,“为什么不跟我商量一下?”

“商量?我怎么跟你商量?”晓晴的眼泪又涌了出来,声音里带着哭腔,“你只会跟我说钱钱钱!我跟你说我的害怕,我的担心,你听进去了吗?在你眼里,我所有的感受,都是无理取闹!”

“我不是……”

“你就是!”她打断我,情绪比刚才更加激动,“这五千块只是定金!我跟他们说了,如果到时候不住,定金不退!我就是想断了你的念想,也断了我自己的后路!林涛,我受够了这种天天吵架,天天冷战的日子了!”

我看着她,突然觉得很陌生。那个曾经温柔体贴,凡事有商有量的晓晴,去哪里了?

【内心独白】

原来,她付定金,不是因为不信任我,而是因为不信任我们这段关系能扛过这次风暴。她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试图终结这场争吵,却没想到,这反而将我们推向了更深的深渊。信任,是婚姻的基石。当这块基石开始动摇,整个家庭的大厦都会摇摇欲坠。我第一次感到,我们之间的问题,已经远不止是钱那么简单了。

“定金不退……”我喃喃自语。五千块,那是我将近一个月的工资。就这么打了水漂。

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喘不过气。

“你知不知道,这五seminar块钱,我们要攒多久?”我抬起头,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你知不知道,大宝下学期的学费还没着落?你知不知道,我妈的心脏病,需要常年备着药?”

我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颗钉子,钉进我们之间本就脆弱的关系里。

晓晴的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她只是默默地流着泪,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灵魂的木偶。

那晚,我们谁也没有再说话。

我默默地打扫了地上的碎片,然后走回书房,关上了门。

我坐在黑暗里,一夜无眠。

我回想着我们从相识到相恋,再到结婚生子的点点滴滴。我们曾经是那么地契合,一个眼神就能懂得彼此。我们一起吃过路边摊,也一起为了一套小房子的首付,啃了半年的馒头。那些苦日子,我们都笑着扛过来了。为什么现在生活好了一点,我们反而走到了这一步?

是我变了,还是她变了?

或许,我们都没变。只是生活的压力,像一把锉刀,慢慢磨掉了我们之间的耐心和体谅。

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这场争执中,我真的没有错吗?

我固执地坚守着我的“现实”,却忽略了她的情感需求。我用一个男人的理性,去对抗一个孕妇的敏感和脆弱。我以为我是在为这个家负责,实际上,我却亲手把她推得越来越远。

她害怕,她不安,而我,非但没有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反而用冷漠和指责,在她本就焦虑的心上,又添了一道伤口。

【内心独白】

钱,真的比她的感受更重要吗?如果因为这几万块钱,毁了我们的感情,毁了这个家,那我省下这些钱,又有什么意义?我一直以为自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可如果连自己最爱的人都保护不了,给她带去的是伤害和眼泪,那我这个顶梁柱,当得也太失败了。

天快亮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决定。

我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关于产后护理的各种资料。我第一次认真地去看那些关于“产后抑郁症”的案例,那些新手妈妈的无助和绝望,看得我心惊肉跳。

我这才明白,晓晴的坚持,并非无理取 ઉ闹。她只是在用一种笨拙的方式,为自己寻求一份保障,一份安全感。

而这份安全感,本该由我来给。

我站起身,走到卧室门口。门没有关严,留着一道缝。

我看到她侧躺在床上,背对着我,肩膀还在微微地抽动。

我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我没有说话,只是从背后,轻轻地抱住了她。

她的身体僵了一下,然后,在我怀里,放声大哭。

那哭声,积攒了太多的委屈,太多的压抑。

我拍着她的背,一遍又一遍地说:“对不起,晓晴,对不起……是我不好。”

窗外,天色渐渐亮了。我知道,我们之间那堵冰冷的墙,终于开始有了融化的迹象。但要彻底修复这道裂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我看着她哭得通红的眼睛,心里暗暗发誓,我不能再让她这样伤心了。

我必须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一个既能照顾到她的情绪,又能让我们这个家承受得起的办法。

“晓晴,”我等她哭声渐歇,才轻声说,“这件事,让我再想想。你别急着做决定,好吗?”

她没有回答,只是在我怀里,点了点头。

第五章 另一个选择

跟晓晴和解之后,家里的气氛虽然不再那么剑拔弩张,但那五千块的定金,依然像一根鱼刺,卡在我们的关系里。

我知道,心结必须解开。

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疯狂地研究各种产后护理方案。我跑了好几家中介,咨询专业的月嫂。我发现,一个经验丰富的金牌月嫂,一个月的费用大概在一万五左右。她们不仅懂科学喂养,会做月子餐,还能进行产后心理疏导。

这比三万八的月子中心,便宜了一半还多。

我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拿给晓晴看。

“你看这个王阿姨,客户评价特别好,还是高级催乳师。还有这个李姐,擅长小儿推拿,对付新生儿黄疸很有一套。”我指着资料,耐心地跟她解释。

晓晴看得很认真,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反驳。

“可是……月嫂住在家里,总觉得不方便。”她还是有些犹豫。

“我知道,”我说,“所以我想,到时候我请一个月假,专门在家陪你。月嫂负责专业的部分,我负责给你打下手,给你做饭,陪你聊天,怎么样?”

晓-晴惊讶地抬起头:“请假?你们学校能同意吗?而且,你不是要竞选那个年级组长吗?”

这正是我最纠结的地方。

年级组长,是我盼了多年的机会。它不仅代表着收入的增加,更是一种事业上的肯定。我为了这次竞聘,熬了好几个通宵准备材料。

可是,如果我当上了组长,迎接我的将是无休止的会议和加班。别说请假一个月,可能连准时回家都做不到。

我找老王聊了聊。

“老王,你说,事业和家庭,哪个更重要?”我问他。

老王掐灭了烟头,看了我一眼:“年轻的时候,我觉得是事业。等我到了这个年纪才明白,事业再成功,回到家,老婆孩子不跟你一条心,那都是空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我老婆当年生儿-子的时候,我正忙着评高级职称,一个月没怎么沾家。结果她得了产后风,月子里落下的毛病,到现在一到阴雨天还腿疼。这事儿,我后悔了一辈子。”

老王的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

我追求事业的成功,最终的目的不也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吗?如果为了这个目标,反而伤害了家人,那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吗?

【内心独白】

那一刻,我突然想通了。钱,可以再挣。机会,以后可能还会有。但妻子生产后最需要陪伴和照顾的那个月,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我不想将来像老王一样,抱着终生的悔恨。我不想让晓晴在最脆弱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比起那份竞聘书,此刻,她的身心健康,才是我们这个家最重要的事。

那天下午,我走进了校长的办公室。

“校长,我想……退出这次年级组长的竞选。”我鼓足了勇气说。

校长很惊讶:“林涛,你想清楚了?你的教学能力和资历,都是最有希望的。”

“我想清楚了。”我点点头,坦诚地说,“我爱人马上要生了,我想多花点时间陪陪她。家里的事,比工作更重要。”

走出校长办公室,我感觉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虽然有些许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

我给晓晴打了个电话。

“晓晴,我跟学校申请了,下个月开始休陪产假,加上年假,差不多能有一个半月。”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林涛……那个组长……”

“不重要了。”我笑着说,“现在,你和宝宝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一起把月嫂定下来吧,找个最好的。剩下的钱,我给你买个新手机,你那个用了好几年了。”

我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了轻轻的抽泣声。

“你傻不傻啊……”她带着哭腔说。

“不傻。”我说,“为了你们,做什么都值得。”

那个周末,我们一起去见了之前看好的那个王阿姨。王阿姨看起来很干练,也很亲切,跟我们聊了很多新生儿护理的知识,还给我们看了她做的月子餐照片,色香味俱全。

晓晴跟她聊得很投机,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回家的路上,她主动挽住了我的胳膊。

“林涛,对不起。”她把头靠在我肩膀上,“之前是我太任性了。”

“不,”我摇摇头,“是我没有真正理解你。以后,家里有什么事,我们都好好商量,不许再生闷气了,好吗?”

“嗯。”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洒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

【内心独白】

我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里感慨万千。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家庭战争,终于要落下帷幕了。我们都曾固执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像两只好斗的刺猬,互相伤害。但最终,是爱和理解,让我们卸下了身上的尖刺,重新拥抱了彼此。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而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当我愿意为她放弃一些东西时,才发现,我得到的,是比任何名利都更珍贵的东西。

当然,还有一个最棘手的问题没有解决。

那五千块的定金。

晓晴有些为难地说:“我问过了,他们说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定金一分不退。”

我拍了拍她的手:“没事,我去试试。”

第二天,我一个人去了那家月子中心。

第六章 高墙的坍塌

月子中心坐落在市郊一个高档小区里,环境确实不错。前台小姐笑得很职业,但当我说明来意,提出想要退还定金时,她的笑容立刻收敛了。

“抱歉先生,合同上写得很清楚,单方面违约,定金是不予退还的。”她公式化地回答。

“我知道合同是这么写的。”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但是我爱人是因为身体原因,医生建议她在家静养,不适合挪动。你看,这是医院的证明。”

我递上了一张早就准备好的“道具”——一张伪造的医生诊断书,上面写着“建议卧床静养”。我知道这不光彩,但为了拿回那五千块血汗钱,我只能兵行险招。

前台小姐半信半疑地接过去看了看,又请示了她们的经理。

经理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精明干练。她打量了我一番,又看了看那张证明,说:“林先生,按规定确实不能退。不过看在您爱人身体不适的份上,我们可以为您保留名额,等她身体好了再来。”

“她生完孩子就要坐月子,等身体好了,月子都过完了。”我苦笑着说。

经理不为所动。

我叹了口气,决定换个策略。

“经理,不瞒您说,我就是个普通的中学老师,我爱人也是工薪阶层。这五千块钱,对我们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我开始打感情牌,“我们当初选择这里,也是希望能给爱人最好的照顾。现在出了这个意外,我们也很无奈。钱退不回来,我们只能认栽,但以后身边的亲戚朋友,我们肯定会提醒他们,选择月子中心一定要慎重,特别是你们这家,服务条款太霸道,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我的话,软中带硬。既卖了惨,也点明了利害关系——口碑。

经理的脸色微微变了变。做服务行业的,最怕的就是负面口碑。

她沉吟了片刻,说:“这样吧,林先生。定金全退是不可能的,公司有规定。我最多能给您申请退还一半,也就是两千五百块。这是我最大的权限了。”

一半就一半,总比一分钱都要不回来强。

“好,谢谢您。”我见好就收。

拿着退回来的两千五百块钱,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虽然损失了一半,但总算为这场家庭风波,画上了一个不算完美的句号。

回到家,我把钱交给晓晴。

“就退回来这点?”她有些失望。

“能退回来一半就不错了。”我安慰她,“剩下的,就当是花钱买个教训吧。”

晓晴点点头,把钱收了起来。

“林涛,”她看着我,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认真,“这次的事,是我错了。我不该那么虚荣,不该跟你赌气,更不该背着你偷偷花钱。”

“都过去了。”我握住她的手,“我也有错。我没能体谅你的辛苦和焦虑,还对你发了脾气。以后,我们都要改。”

她靠在我怀里,点了点头。

那一刻,我们之间那堵因为猜忌和误会而竖起的高墙,终于彻底坍塌了。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刚结婚时的样子,彼此信任,互相依靠。

【内心独白】

失去的两千五百块,像是一笔昂贵的学费,教会了我们婚姻中最重要的一课:沟通与妥协。我们都不是完美的圣人,都会有自私、虚荣、固执的一面。但只要心中有爱,愿意为对方各退一步,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婚姻,不是一场非赢即输的战争,而是一场需要两个人同心协力、携手共度的旅程。

一个月后,晓晴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七斤二两,母女平安。

王阿姨在我们家住了一个月。她果然非常专业,把晓晴和孩子都照顾得很好。晓晴的月子餐,她每天变着花样做,营养又美味。孩子一哭,她就知道是饿了还是尿了,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

而我,则成了家里的“首席后勤官”。买菜,做饭,洗尿布,给大宝辅导作业。虽然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但看着妻子红润的脸色,听着女儿响亮的哭声,我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我妈和岳母也来看过几次。看到王阿姨把晓晴照顾得这么好,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她们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两代人之间的那堵墙,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中消融了。

我妈甚至还悄悄跟王阿姨请教了好几个煲汤的方子。

一天晚上,晓晴喂完奶,看着睡得正香的女儿,突然对我说:“林涛,我现在觉得,在家里坐月子,比在月子中心好多了。”

“怎么说?”我笑着问。

“在月子中心,你和儿子就不能天天陪着我了。现在这样,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感觉特别安心。”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看着她,心里暖暖的。

是啊,再豪华的月子中心,也比不上家人的陪伴。真正的奢侈,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爱的人就在身边。

【内心独白】

看着怀里的女儿,和身边熟睡的妻子,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我放弃了一次晋升的机会,损失了两千五百块钱,但我换回了家庭的和睦,换回了妻子的理解和笑容。这笔买卖,太值了。人到中年,才渐渐明白,人生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珍惜了什么。那些平凡日子里的相互扶持,才是生活最珍贵的馈赠。

晓晴的月子,坐得舒心又安稳。她的身体恢复得很快,心情也一直很好,完全没有产后抑郁的迹象。

而我,虽然错过了年级组长的位置,却赢得了更多陪伴家人的时间。我每天都能看到女儿一点一滴的变化,能陪着儿子读他喜欢的绘本。这种幸福,是任何工作成就都无法替代的。

生活,又回到了它本来的轨道。平淡,琐碎,却充满了烟火气和温情。

第七章 暖阳入室

王阿姨离开的那天,晓晴拉着她的手,眼圈都红了。

“王阿姨,这一个月真是太谢谢您了。您走了,我还真有点不习惯。”

“看你说的,以后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王阿姨笑着说,“你这月子坐得好,身体底子打好了,以后少受罪。”

送走王阿姨,家里一下子安静了不少。

我看着晓晴,她正抱着女儿,轻轻地哼着摇篮曲。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她和孩子身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那画面,美好得像一幅油画。

“怎么了?这么看着我。”晓晴察觉到我的目光,抬起头问。

“没什么,”我走过去,从背后环住她,“就是觉得,现在这样,真好。”

她笑了,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

女儿在我们怀里,咂了咂嘴,睡得更香了。

这场因月子中心而起的风波,像一场急促的暴雨,来势汹汹,几乎要掀翻我们这个小家庭的屋顶。但雨过之后,空气变得格外清新,天空也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我们都从这场风波中学到了很多。

晓晴不再执着于和别人攀比,她明白了,真正的幸福,源于内心的安宁和家人的陪伴,而不是朋友圈里那些光鲜亮丽的照片。

而我,也学会了更好地去倾听和理解。我懂得了,男人的责任,不仅是赚钱养家,更是要用心去感受妻子的喜怒哀乐,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一个坚实的依靠。

【内心独白】

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妥协了,咬着牙凑钱让晓晴去了月子中心,结果会是怎样?也许,我们会避免那场激烈的争吵,但我们之间的问题并不会真正解决。我会心有不甘,她会察觉到我的勉强。那道裂痕,依然会存在。而正是这场冲突,像一场外科手术,虽然过程痛苦,却切除了我们婚姻中的脓疮,让我们得以更健康地走下去。

我的生活,也因为那次选择,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因为放弃了竞选,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中。我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们排演历史剧,制作历史手抄报。我的历史课,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期末的时候,我们班的历史平均分,名列全年级第一。

校长在全校大会上点名表扬了我,说我是“甘于奉献,潜心育人”的好老师。虽然我没有得到那个“长”的头衔,但我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同行的尊重。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尊严感。

平凡的岗位,只要用心去做,同样能闪闪发光。

周末,我们一家四口会去公园散步。我推着婴儿车,晓晴牵着大宝。大宝会趴在婴儿车旁,煞有介事地对妹妹说:“妹妹,你看,那是风筝,等你会走路了,哥哥带你放风筝。”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看着眼前这三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感激那场争吵,让我们看清了彼此的内心。

感激那次妥协,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爱。

感激生活的考验,让我们这个小家,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晚上,把两个孩子都哄睡后,我和晓晴会坐在客厅里,聊聊天,或者一起看一部老电影。

“林涛,”她突然说,“那两千五百块,我总觉得亏得慌。要不,我以后省着点花,把这个钱给你补上?”

我笑了,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傻瓜,我们是夫妻,还分什么你的我的。”我说,“那笔钱,就当是我们为婚姻交的学费吧。不贵,挺值的。”

她也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

【内心独-白】

我看着妻子的笑脸,心里一片柔软。家是什么?家不是一栋房子,不是一堆存折,而是一个可以让你卸下所有防备和疲惫的地方。在这里,有争吵,有眼泪,但更多的是理解,是包容,是无论发生什么,都紧紧握住的双手。我想,这就是婚姻的真谛。它不完美,甚至常常一地鸡毛,但只要两个人愿意用心经营,就能在平凡的岁月中,开出最温暖的花。

窗外的万家灯火,一盏盏亮起。我们的小家,也是这万千灯火中的一盏。

它不那么明亮,甚至有些微弱,但它足够温暖。

温暖到,足以抵御世间所有的寒凉。

我起身,关掉了客厅的大灯,只留下一盏昏黄的落地灯。

“睡吧。”我对晓晴说。

“嗯。”

我们相拥着,走进了卧室。

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有阳光,有孩子们的笑声,有柴米油盐的琐碎,也有我们两个人,平淡而坚定的相守。

这就够了。

来源:一遍真命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