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联合国放狠话:俄罗斯无意攻欧,但侵略必遭“果断回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08:34 1

摘要:联合国大会现场,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直面世界各国领导人,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俄罗斯从未有过、也没有任何攻击欧洲或北约国家的意图,但任何针对我国的侵略都将遭到坚决回击。北约领空频遭“入侵”事件后,这番话如一记重锤,敲醒了欧洲的警惕,也让美俄对话的微妙希望蒙

联合国大会现场,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直面世界各国领导人,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俄罗斯从未有过、也没有任何攻击欧洲或北约国家的意图,但任何针对我国的侵略都将遭到坚决回击。北约领空频遭“入侵”事件后,这番话如一记重锤,敲醒了欧洲的警惕,也让美俄对话的微妙希望蒙上阴影。

数周来,欧洲天空风云变幻。北约战机在波兰上空击落无人机,爱沙尼亚指责俄罗斯三架战斗机闯入其领空停留12分钟。这些事件让东欧国家如临大敌,北约本周公开警告:将采取一切手段,防止领空进一步受侵。俄罗斯则矢口否认,称无人机偏离航线系乌克兰信号干扰所致,白俄罗斯作为盟友也站出来力挺莫斯科。

欧洲领导人视之为故意挑衅,旨在试探北约底线。波兰、爱沙尼亚等国高度戒备。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回应得毫不含糊:“北约和欧盟对此不应有任何怀疑。”他将矛头直指西方,指责其“军国主义言论”——尤其是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的表态,让莫斯科震惊。

顺带一提,拉夫罗夫的讲话时机绝非偶然。就在峰会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乌克兰前景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相信基辅能收复所有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这与此前暗示乌克兰需让步的调门大相径庭。三周前,普京还称美俄“相互理解”,特朗普政府“倾听我们的意见”。阿拉斯加峰会虽未止战,但拉夫罗夫借机释放善意:“从美国现任政府的做法中,我们看到希望开展务实合作。”他将美俄描绘为“特殊责任”的对手,避免新战争风险。这番克制,远超对北约的严厉批评。

特朗普的转变源于周二联合国大会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闭门会晤。七个月前,两人曾在椭圆形办公室直播中大吵,这次却被泽连斯基称为“很好的会晤”。泽连斯基连续第四年呼吁全球赶走俄罗斯,警告“乌克兰只是第一个”。俄罗斯则坚持其解释:军事行动是为确保安全、保护乌东俄语使用者。拉夫罗夫在会上间接回应特朗普:“只有政治盲才会指望乌克兰回到2022年2月前的边界。”

尽管拉夫罗夫对西方、北约、欧盟的抨击依旧尖锐——称其外交成“对华盛顿的奉承”——他对美国的态度明显软化。峰会后,美俄将举行第三轮会谈,改善使馆运作。拉夫罗夫强调:“我们会确保美国准备好,我们也准备好。”这或许是俄乌三年战火后,莫斯科对华盛顿的罕见“橄榄枝”。但特朗普的转变也藏玄机:从暗示乌克兰让步,到支持全收复领土,是真心转向,还是为峰会铺路?

值得注意的是,拉夫罗夫还借机谈及加沙战争。谴责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袭击以色列南部(造成1200人死亡、251人质),但批以色列杀害巴勒斯坦平民“毫无理由”——加沙卫生部称超6.5万人死亡,一半为妇女儿童。他直指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没有任何依据”,称这是“政变企图”,旨在掩盖联合国巴勒斯坦建国决定。以色列虽未正式宣布,但内塔尼亚胡政府成员主张此举,最近批准的分裂西岸定居点项目,更让巴勒斯坦建国希望渺茫。国际社会长期支持“两国方案”,但内塔尼亚胡周五重申拒绝,称这将“奖励哈马斯”。

从这个角度看,拉夫罗夫的讲话不只回应北约,更是借联合国平台,表明俄罗斯的立场。俄乌三年,国际谴责如潮,但莫斯科坚持“无意攻欧”。特朗普的峰会与新表态,给美俄对话注入变数:务实合作能否止战?拉夫罗夫的“希望”听来真挚,却难掩对西方的警惕。

拉夫罗夫对特朗普的克制,与对北约的警告形成鲜明对比。他警告试图击落俄罗斯领空飞机者“会非常后悔”,并对德国“军国主义”言论表达震惊。欧洲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情景,让他将美俄定位为“避免人类风险”的责任方。但现实中,北约东翼的无人机与战机事件,已让波兰、爱沙尼亚如芒在背。俄罗斯否认入侵,却难平欧洲疑虑:这些是巧合,还是蓄意试探?

特朗普的乌克兰表态,更是搅局。七个月前,他与泽连斯基公开争执;如今,支持全收复领土,却未提峰会细节。拉夫罗夫借机回应:“这条毫无希望的道路,不会成功。”但他也承认,美俄需“坦诚对话”。峰会虽无止战协议,但改善使馆运作的第三轮会谈,已在路上。这或许是俄乌僵局的微光:特朗普的转变,是真务实,还是为国内选民表演?

加沙部分,拉夫罗夫的批评直击要害。以色列吞并西岸的动向,破坏联合国决议,国际社会“两国方案”成空谈。哈马斯袭击虽被谴责,但以色列的“大规模攻势”——超6.5万死亡——让中东伤口更深。拉夫罗夫称这是“政变企图”,意在提醒西方:双标无益。

总之,拉夫罗夫的联合国讲话,如一出外交大戏:对美克制、对欧警告、对以批。俄欧对峙升级,北约领空事件成导火索,美俄对话的“希望”能否化解?若特朗普的转变只是烟雾,欧洲的警惕将化作行动,俄罗斯的“果断回应”或将点燃新风暴。三年俄乌战火未熄,中东乱局再起,世界正站在十字路口——谁先让步,谁主未来?

来源:东经119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