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141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老不老,不光看身份证上的数字,更要看身体发出的信号。陈先生今年才52岁,外表精神,话不多,一直是朋友眼里的“铁人”。
可最近一次单位体检后,他被医生叫进了办公室:“您这不是提前衰老,是透支太久了,该补的都没补上。”听得陈先生一脸懵:“我也没啥毛病啊,就是最近有点累,晚上睡不太好。”
医生指着报告说:“这些小毛病,其实都是身体在‘提前老化’的表现。你以为没事,其实它们早就悄悄出现了。”很多男性都像陈先生一样,表面没事,实则身体已经在走下坡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男人到底老没老?关键看这5个信号!
别以为“失眠”只是脑子太累,长期睡不好,是身体老化最早的报警器。研究发现,男性过了40岁后,深度睡眠时间会明显缩短,而睡眠质量一旦下降,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新陈代谢减慢,免疫力跟着垮。
中国睡眠研究会的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男性中有超过38%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而这部分人群中,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明显上升。
如果你已经开始出现入睡困难、夜里易醒、早上醒得早却没精神,那就别再说“睡不着是小事”,它很可能是身体在走下坡的信号。
以前的你,一觉醒来元气满满,干活一整天都不喊累。现在呢?早上醒了像没睡,下午开始犯困,晚上回家只想躺平。这不是“年纪大了正常”,而是体力和内分泌系统正在走下坡。
尤其是睾酮水平下降,会导致男性出现持续性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男性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DAM)。
一项发表于《中华男科学杂志》的研究指出,45岁以上男性中,约有30%存在不同程度的睾酮下降问题,而他们往往误以为是“工作太累了”。别再当作劳累忽视,精力的持续下降,往往是身体衰老的实质性表现。
年轻时候吃宵夜、喝啤酒,第二天该干嘛还干嘛。可现在呢?晚餐多吃几口,第二天裤腰就得换大号。腹部肥胖是老化的外在表现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基础代谢率下降,内脏脂肪更容易堆积,尤其是肝脏、胰腺、心脏周围。
据中国营养学会数据,40岁以上男性中,超过50%存在腹型肥胖问题,不仅影响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是多种慢病的“温床”。
腹部脂肪多,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风险翻倍增长,心梗、脑梗也悄悄逼近。别再说“这点肉不碍事”,肚子大,说明你的代谢已经彻底变了。
很多中年男性都羞于启齿:“最近对这方面没啥兴趣了,是不是太忙了?”其实,性欲减退是男性激素水平下降及血管老化的综合表现。
勃起功能障碍(ED)并不是单一问题,它往往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激素系统共同老化的结果。而且它还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哨信号”。
2019年《中华男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40岁以上男性中,约有39%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其中一半的人从未主动就医。别轻视“性趣”问题,它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
不少男性会发现,自己年纪越大,脾气越暴躁,小事容易激动,大事又变得迟疑犹豫。这并不是“性格变了”,而是体内激素水平波动造成的情绪不稳定。随着睾酮水平下降,男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易怒、决策能力下降等心理表现,而这些往往被误以为是“压力太大”。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数据指出,男性中年期心理问题发生率逐年上升,但实际就诊率不足20%,很多人直到出问题才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情绪不稳定,不仅影响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可能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很多人以为“老”是某一天突然掉头发、腰背驼了才叫老,但真正的衰老,是一步步在身体里悄悄发生的。睡不好、总是累、肚子变大、性趣减退、情绪不稳,这些都是“老化”的表现,如果你中了两条以上,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了。
现代医学早已不再把“衰老”当成不可逆的过程,关键是你有没有意识到,并及时干预。
1. 睡眠优先级调到第一位。晚上11点前入睡,尽量保证7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白天少喝咖啡、少用手机。
2. 保持适当运动,尤其是力量训练。每周三次中等强度锻炼,有助于提升睾酮水平、促进新陈代谢。
3. 饮食清淡,控制腹围。多吃蔬菜、优质蛋白,少吃油炸、加工食品,戒烟限酒。
4. 情绪管理不能靠“忍”。学会表达、沟通、求助,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5.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尤其是激素水平、心血管功能、肝肾代谢等指标,该查就查,不要拖。
写在最后男人老不老,身体最清楚。别再用“我还行”来安慰自己,真正的健康,是看你能不能对这些信号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方。年龄只是数字,能否活得年轻,关键看你怎么对待自己。
参考资料:
[1]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年男性性激素水平与体力精力变化关系研究》. 2022年第28卷.
[2] 国家卫健委. 《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 2024年发布.
[3]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成人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 2023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艾中医健康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