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瓦罕走廊,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四国交界之处。这里平均海拔4660米,自然气候恶劣,每年6级以上大风天气超过300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9摄氏度。从1950年开始,排依克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就一直坚守在这里,
瓦罕走廊,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四国交界之处。这里平均海拔4660米,自然气候恶劣,每年6级以上大风天气超过300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9摄氏度。从1950年开始,排依克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就一直坚守在这里,守护着这条千年古道的安宁。
传承:沿着前辈足迹,来到边境线上
在瓦罕走廊深处有一块特殊的石头,上面刻着一行字:“为我中华之繁荣昌盛,卫国戍边四十余载,爱祖国,一辈子跟党走,子孙后代定来接班”。这是老一代戍边人卡德尔·阿布力克木多年前刻下的家训。他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主人公阿米尔的原型之一,也是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副所长肖恭尼·龙吉克的祖父。
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副所长肖恭尼·龙吉克的祖父 卡德尔·阿布力克木。
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副所长肖恭尼·龙吉克给同事讲述“戍边石”的故事。
“因为我的曾祖父、祖父还有我父亲,一直在帕米尔高原坚守着边境一线,我想的是我也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大学毕业后,作为家族的第四代戍边人,肖恭尼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生活,主动申请来到基层一线,从普通民警一步步成长为业务骨干。春末夏初牧民转场,正是派出所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刚刚走上领导岗位不久的肖恭尼,能否像他的前辈们那样,履行好守边护民的使命?
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副所长肖恭尼·龙吉克和同事们一起查验过往车辆。
95后民警袁啸,同样是沿着前辈的足迹来到了这里。49年前,袁啸的爷爷从这里走出国门,前往巴基斯坦援建中巴友谊公路。49年后,硕士毕业的袁啸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了这里的一名移民管理警察。“我爷爷以前干的那个工作,就感觉它非常神圣,我感觉就是应该也不会输给他吧”。
民警袁啸和同事们在巡逻路上。
然而,这里自然条件的艰苦远超袁啸的想象,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更让他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袁啸能否走出低谷?作为所里唯一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民警,他能否在这片偏远荒凉的雪域高原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使命与价值?
磨砺:“00后”新警的成长日记
程浴阳和景旭辉,两位“00后”新警。他们在大学里是同班同学和好友,毕业后又一起被分到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工作。
程浴阳(左)和景旭辉(右)开展日常训练。
初抵这片土地,艰苦的环境曾让景旭辉屡屡心生退意。“我再也不来了,再也不来了。”然而,两个月的实习结束后,他的想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还是想来咱们派出所,想来这种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他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
景旭辉在宿舍里工作。
由于体能较弱,程浴阳在训练场上屡屡受挫,而单调枯燥的工作内容,更让他一度感到迷茫和气馁。然而,短短半年时间,这个曾经的“后进生”就成了领导和同事们交口称赞的榜样。他是如何突破自我、实现蜕变的?
程浴阳第一次执行边境巡逻任务。
近日,两位“00后”新警迎来了他们在一起的第一次边境巡逻。巡逻过程中,他俩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与危险?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成长与收获?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七十载岁月如歌,天山南北换新颜。这其中,一代代公安民警以热血写丹心、以生命筑长城,为新疆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9月27日至28日19: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一线》栏目推出主题报道《我是人民警察:高原上的家国情》(上、下集),为您讲述新疆喀什边境管理支队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全体民警的戍边故事,欢迎收看。
来 源:公安部新闻传媒
来源:平安九龙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