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一下”:开启生活效率与体验的新革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09:02 1

摘要:当“碰一下”成为新的交互语言,NFC 不再只是支付工具,而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体验的关键节点。本文从多个真实场景出发,拆解 NFC 如何在效率、体验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并探讨它在未来智能生活中的角色演化。

当“碰一下”成为新的交互语言,NFC 不再只是支付工具,而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体验的关键节点。本文从多个真实场景出发,拆解 NFC 如何在效率、体验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并探讨它在未来智能生活中的角色演化。

前段时间,支付宝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公布了“碰一下”的最新数据:用户规模已突破2亿,新增1亿用户的速度快了一倍,刷新互联网产品增速新纪录。笔者在惊叹“碰一下”数据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看到了未来新的革命:没有跨域隔离,只有还未发现的生态圈

可能有朋友会有疑问,不就是一个付费方式的改变,怎么就扯上革命了?确实,如果只看眼前一步,“碰一下”还掀不起一场革命。我们最常接触的“碰一下”就是在线下商店看到碰一下支付,看起来确实没有ChatGPT刚问世时对大众认知的冲击,并且从官方文档的调用时序图中也可以发现,其本质还是商家POS机调用付款码(即一般是28开头的18位数字)收款,没有太高深的技术难度(如下图所示)。

如果我们再往前走一走,就可以顺着线索慢慢发现新的生态圈了

首先得注意到效率的提升,从之前的扫码支付“打开付款码 → 靠近扫码孔 → 确认支付”到现在的碰一下“靠近碰一下设备 → 确认支付”,整个付款操作一共提升了33%。其次是会员营销的数字化方案升级,从前我们在线下消费,整个会员拉新顾客会经历如下步骤:“(营业员会先让顾客)扫码关注公众号/小程序 → 注册会员并领券 → 扫描会员码 → 确认支付”。而用碰一下的会员数字化方案,顾客仅需要“靠近碰一下设备 → 选择‘入会并支付’(前提是商家在POS机选择‘会员支付’)”即可达成商家的营销目的(如下图所示)。

除了肉眼可见的流程效率提升,通过官方文档我们也可以看到商家只需要针对POS机开发环境部署、接入“商家会员卡”(依赖支付宝小程序配置会员服务)、部署ABCP请求接口(蚂蚁IOT生态开放平台接口,让顾客手机通过碰一下设备能获取会员服务)三个主要动作(如下图所示)。最重要的是,蚂蚁的平台化能力不需要让每个公司再重复开发,且营销的数字化方案更加有效。

读到这里有朋友可能又有了新的疑问,效率和体验虽有提升,可这个和之前的数字化中台、SaaS服务不是一样吗?一个真正为用户思考的公司,是不会创造出换汤不换药的产品。谜底还真就在谜面上,我们需要关注就是“碰一下”触点本身,它背后更大的一盘棋是IOT(物联网)生态。在外滩大会上,“碰一下”的想象空间就开始发散起来了,政务大厅的快捷碰一下取号、智慧酒店中的碰一下入住、日常生活中的碰一下借充电宝等(如下图所示)。

从前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连接。需要匹配各个系统的数据通信协议,SaaS服务、数字化中台也是围绕着同一家主体企业的各种系统展开的。而现在“碰一下”旨在为网络+现实世界建立统一的协议标准,让手机与万物互联,让万物之间互联,最终开启IOT生态革命。简而言之,从“碰一下”开始,万物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自由的搭配组合(类似于今年上半年火起来的大模型MCP协议一样)。

外滩大会的应用场景或许不够直观,这里再举一个更细粒度的场景例子——大家应该有过住酒店点外卖的经历,当外卖小哥送至酒店大厅后,你是不是会苦苦等待机器人送餐呢?

如果完全不了解“碰一下”,拿着几年前的古早思维:可能会设计一个扫码的方案,让外卖小哥或酒店前台扫码进入配送任务页面,再输入房间号激活配送,顾客可以在酒店专属的APP或小程序看外卖的配送进度。听起来这个方案还可行,毕竟外卖员扫外卖柜也是扫,扫送餐机器人也可以了。在几年前可能行得通,但放在现在,一位合格的产品经理是不应该这么设计的。首先,外卖柜解决的是效率问题(行至园区门口即可),而扫码送餐机器人完全没有送在酒店货架上快捷;其次,扫外卖柜基本上都是每家外卖平台指定配送区域的规范要求,但扫码酒店机器人显然没有这层限制;最后,假设前台操作,他完全可以在配送机器人界面上操作,扫码显然是多此一举。所以,在起点上就不成立,此方案pass!

如果还未理解“碰一下”,即还未理解数据通信协议统一这件事:可能会设计一个单纯的NFC方案:不用扫码,碰一下进入配送任务页面,再输入房间号激活配送,顾客可以在酒店专属的APP、小程序看外卖的配送进度。看起来这个方案可行多了,用了碰了一下,且外卖小哥只需要输入房间号,看起来阻力并不大,可一个有用户同理心的产品经理也不会这么设计。最关键的原因是:让用户切换两个不同的应用去看外卖进度,这个功能还不如不做,此方案pass!

如果已经理解了“碰一下”,相信此刻的你也有了最终答案:没错,就是通过统一的数据通信协议。通过“碰一下”为触点,开启了外卖平台与酒店机器人数据互通,最终外卖小哥不要手输任何信息,直接碰一下即激活配送任务,而顾客直接在各外卖平台的APP即可查看从商家到机器人配送至房间门口的全程物流信息。值得关注的是,相比较前两个方案,酒店无需再二次开发相关的功能模块,避免了成本的浪费。

通过上述的拆解和具体例子,笔者相信大家都理解了“碰一下”,里面是统一的数据通信协议,外面是IOT组合的新生态。同时,“碰一下”也不是终点,它只是当前的通信操作,未来也许还有“看一眼”(VR眼镜)、“想一下”(脑机接口)等,在AI大模型的应用加持下,万物互联将会让我们生活的效率和体验发生更多天翻地覆的变化!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