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种莴笋都犯过同一个错:明明天天浇水、施肥,可最后收的时候,莴笋要么又细又矮,要么茎中间空了,吃着没口感,产量还低。其实不是你没用心,是没抓住种植的关键步骤。今天就把新手也能学会的方法说清楚,照着做,你家的莴笋也能长得又粗又大,一棵顶平时两棵重。
种植莴笋长得又粗又大,关键就这几步
很多人种莴笋都犯过同一个错:明明天天浇水、施肥,可最后收的时候,莴笋要么又细又矮,要么茎中间空了,吃着没口感,产量还低。其实不是你没用心,是没抓住种植的关键步骤。今天就把新手也能学会的方法说清楚,照着做,你家的莴笋也能长得又粗又大,一棵顶平时两棵重。
首先是选种,这步最容易被忽略,选不对品种,后面再努力也白搭。选品种就看两点:一是看你家当地的气候,比如北方冬天冷,就选耐寒的“青笋3号”“耐寒白尖”;南方夏天热,就选耐热的“夏优3号”“耐热莴笋王”,这样品种能适应环境,不容易出问题。二是看抗病性,优先选抗霜霉病、软腐病的品种,这两种病是莴笋常犯的,选对品种能少打药,省不少事。另外别瞎买外地的“网红品种”,看着别人种得好,到你家可能不适应,先试种十几棵,确定能长好再大面积种。
然后是育苗,小苗长得壮,后期才能长粗茎。配土不用复杂,就用家里的园土加腐熟的有机肥,比例1:1就行,别用没发酵的生肥,比如刚拉的鸡粪、羊粪,直接用会烧苗,小苗就死了。播种的时候,把种子撒匀,上面盖1厘米厚的细土,浇水别浇太多,就用喷壶喷几下,保持土壤表面湿润,不然种子会烂在土里。出苗前温度要控制好,最好在15-20℃,低于10℃发芽慢,可能要等十几天才出苗;高于25℃的话,小苗会长得又高又细,就是常说的徒长,后期很难长粗。出苗后10天左右,要把密的小苗拔掉,留壮苗,每株之间留3-4厘米的距离,别让小苗挤着,挤着长的小苗都弱,后期长不成大莴笋。
接下来是定植,这步要抓准时机,让莴笋的根扎稳,才能长得快。定植前3天先翻地,翻的时候每亩撒2000公斤腐熟的鸡粪或羊粪,把土和肥翻匀,然后起垄,垄高15厘米就行,这样下雨的时候不容易积水。定植时间别选在正午,正午太阳晒,小苗种下去容易蔫,最好选阴天或者傍晚种。定植的间距也有讲究,株距留25厘米,行距30厘米,太密了不行,莴笋叶子会互相挡光,根部也抢养分,肯定长不粗;太稀了又浪费地,划不来。种完之后马上浇一次水,让根和土壤贴紧,之后2天再浇一次水,帮助小苗缓过来,缓苗成功后,莴笋就开始快速长了。
田间管理是最关键的一步,这3点做好了,莴笋就能蹭蹭长粗。第一是浇水,苗期不用多浇,等土壤表面干了再浇,浇透就行;等莴笋开始长茎的时候,就要勤浇水了,特别是天旱的时候,3-5天浇一次,但是别积水,积水会让根部烂掉,一旦烂根,莴笋就会枯萎。第二是施肥,分三次施就够了:定植后7天,浇一次淡尿素水,1斤尿素兑100斤水,别太浓,不然会烧根;长茎初期,每亩撒15斤硫酸钾,撒在根部旁边,别撒在叶子上;长茎中期,再补一次肥,尿素和硫酸钾各10斤,这样养分够,茎才能长得粗。第三是控旺,要是发现莴笋长得太高、太细,就喷一次多效唑,15克多效唑兑30斤水,只喷叶子,别喷太多,喷多了会抑制生长,让莴笋长得矮矮的。
最后是采收,别等莴笋老了再收,老了茎会空心,吃着没味道。什么时候收呢?看两个地方:一是茎的长度,长到30-40厘米就行;二是茎的直径,有5-6厘米粗就可以了,这时候叶子还是绿的,茎里面也饱满。采收的时候用刀割,从根部1-2厘米的地方割下来,别直接拔,拔会带起很多土,还可能伤到旁边没熟的莴笋苗。
其实种莴笋真不难,不用搞复杂的操作,只要把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这几步做好,每一步都按方法来,新手也能种出又粗又大的莴笋,产量高还好吃,自己吃不完还能送给邻居,多划算。你要是第一次种,就按这个方法试,肯定能成功。
来源:星月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