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美国当地时间的9月25日,刚刚在联合国放完厥词的川总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宣布自10月1日起,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其中,重型卡车的加征税率为25%,进口家具为30%,厨卫设施及相关建材为50%,而药品最高,将面临100%的关税。
大洋彼岸的那个金毛老登,真是一天消停日子都不让人过。
就在美国当地时间的9月25日,刚刚在联合国放完厥词的川总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宣布自10月1日起,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其中,重型卡车的加征税率为25%,进口家具为30%,厨卫设施及相关建材为50%,而药品最高,将面临100%的关税。
几乎在同一时间,我国商务部也宣布了对等反制措施,中方将萨罗尼克科技公司、爱尔康公司、国际海洋工程公司等3家美国实体列入到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和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同时,将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扁平地球管理公司、全球维度公司等3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这些企业因为与台湾开展军事技术合作而受到制裁。此外,中国商务部还宣布对墨西哥相关涉华限制措施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服装等多个产品类别。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的关税战并不仅是针对中国。9月24日,川总政府就宣布,确认自8月1日起对欧盟进口汽车征收的15%关税。在更早之前,美国已对巴西输美产品加征了40%的从价关税。而在此次关税调整涉及的产品类别里,重型卡车的主要进口国包括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国、芬兰等美国盟友,而药品则主要来自爱尔兰、德国、瑞士和印度等国家。
市场对这次新一轮的关税战迅速作出了反应,全球多数股票市场都有显著跌幅:美国三大指数在25日当天全面下跌,已经是连续第三日收跌了;而亚洲市场也是普遍下跌,制药股更是受到重挫,韩国KOSPI大跌了2.64%,其中三星生物制药和SK Biopharmaceuticals分别下跌了2%和3.7%;日本的住友制药下跌了5.2%,中外制药下跌了3.9%;印度医药股指数整体下跌2%,而我国的A股医药板块,本周也累计下跌2.2%,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2.8%。
经济学家和国际机构对关税战的后果提出了明确警告。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指出,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美国的关税政策。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早在9月11日就表示,美国经济承压和通胀上行的主要影响原因就是关税。IMF在9月10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贸易壁垒导致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商品的流通成本同比上升了8.7%,为近十年以来的最高值。
既然关税战对于美国经济没有好处,那川总政府为什么还要坚持加关税呢?
虽然川总口口声声的表示,加关税是为了制造业回流,重构以美国为中心的供应链,但是几乎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以如今美国的现实国情,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真实目的还是围绕政治利益而展开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向:
最直接的收益还是选票,川总通过塑造“美国工人保护者”的形象,为的是争取铁锈带选民的支持,而关税承诺是其民粹主义竞选策略的核心手段;
其次,白宫试图把经济承压的锅甩给外国的不公平竞争,试图转移内部矛盾,以降低选民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不满;
第三,关税能为政府带来巨额的短期收入,这不仅能部分缓解川总政府的财政压力,为各项政策的实施提供财政空间,更能直接体现其搞钱能力。虽然这笔收入里的绝大部分最终是要由美国老百姓来承担的,但是明面上来看,这钱就是川总赚来的。
川总不遗余力的在关税上面搞事,说到底还是为了一己私利,他妄图通过这种强硬的手段,来塑造自己政治强人的形象,对内忽悠选票,对外敲盟友竹杠,只要面子上漂亮就行了,至于后果最终是由谁来承担,他并不在乎。
而这场由美国所挑起的关税纠纷,已经深刻的影响了全球的贸易格局。据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对中国钢铁及相关产品征收25%至50%的关税,而墨西哥已于9月初宣布,自2026年起,将对来自中国及亚洲多国的汽车、机械征收高达50%的关税。这其实就是美国关税大棒的连带影响:欧盟和墨西哥既不敢明着跟美国唱反调,又要给本国产业争取生存空间,就只能扭头来得罪我国以及他们自认为得罪的起的国家。
历史经验表明,关税壁垒不可能真正解决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复杂。IMF在9月月报中直言,贸易保护主义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率在2025年下半年下降至2.8%,低于此前的预测。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相继出台贸易限制措施,全球供应链重塑的进程正在加速,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寄希望于国家是否能在这一轮大洗牌中脱颖而出。
来源:RexLiu深度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