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7日晚,皋兰县2025年“黄河鼓韵”文化艺术展演非遗项目专场在县人民广场精彩开演。兰州太平鼓、西固军傩、苦水高高跷等八项非遗技艺轮番登场,为观众献上一场浸润着黄河文化记忆的视听盛宴。
皋兰讯(皋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凯伦 青川翔)9月27日晚,皋兰县2025年“黄河鼓韵”文化艺术展演非遗项目专场在县人民广场精彩开演。兰州太平鼓、西固军傩、苦水高高跷等八项非遗技艺轮番登场,为观众献上一场浸润着黄河文化记忆的视听盛宴。
展演以气势恢宏的兰州太平鼓开篇,铿锵鼓点与豪迈舞姿勾勒出陇原大地的雄浑气魄。随后,兰州北狮子表演尽显地域特色,开场便以“喷火清场”引观众惊呼。队员们凭借空翻杂技与武术功底,将四门五行八卦理念融入套路,演绎着兰州北狮独有的文化密码。
33人组成的西固军傩艺术团带来的《陇原傩魂·出征》堪称视觉焦点。表演者头戴面具、身披盔甲,以震天怒吼与刚劲舞步再现古代军士出征的壮阔场景,传承着中华文化中正义无畏的古老价值观。这支成立于2003年的艺术团,曾斩获央视优秀表演奖、甘肃省群星艺术节金奖等诸多荣誉,更受邀亮相香港回归20周年文艺汇演,用精湛的演绎彰显非遗当代生命力。
来自永登的苦水高高跷不负“全国之冠”盛名,表演者踩着3至3.3米的跷腿登场,总高达5米的身影在灯光下格外醒目。他们身着秦腔戏服、绘着传统脸谱,在“踩街”与“撂场”的表演中再现经典剧目,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这项元末明初起源的国家级非遗的独特张力。苦水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李慧携团队带来细腻传神的杖头木偶表演,灵活动作搭配娴熟唱腔,尽显明初传入的艺术瑰宝魅力。作为“非遗进校园”的践行者,李慧团队的表演既保留传统韵味,更透着新时代“守艺人”的创新活力。
演出中,川剧变脸的展示让观众直呼神奇,脸谱在瞬息间更迭,将“相由心生”的戏剧哲学具象呈现。流传久远的永登硬狮子舞,凭借高大威武的造型与吉祥寓意,展现了省级非遗的独特魅力。展演在兰州鼓子的清雅旋律中落幕,皋兰本土文艺工作者杨静琴创作的《鼓子新韵唱家乡(陇原)》《名藩皋兰我家园》,依托传统鼓子曲调重新填词编曲,用乡音唱响对故土的热爱,实现非遗艺术的当代表达。
此次非遗专场展演是皋兰县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让这些文化瑰宝从“博物馆式”静态保存走向融入生活的动态传播。未来,这些承载着黄河文化基因的技艺,必将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生长,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纽带,让更多人听见黄河的回响,看见非遗的新生。
编辑:李金凤
责编:王佳丽
审核:张清亮
来源:皋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