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理响新征程 奋楫向未来”——2025年龙岗区“理响龙岗·百姓说”主题宣讲活动在北理莫斯科大学礼堂热闹开讲。这场由龙岗区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关工委等多部门打造的理论宣讲活动,没有抽象的条文解读,只有来自各行各业的“身边人”
9月26日,“理响新征程 奋楫向未来”——2025年龙岗区“理响龙岗·百姓说”主题宣讲活动在北理莫斯科大学礼堂热闹开讲。这场由龙岗区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关工委等多部门打造的理论宣讲活动,没有抽象的条文解读,只有来自各行各业的“身边人”讲“身边事”;没有距离感的思想灌输,只剩故事里的共情共鸣。
本场宣讲活动创新进行“1+3+5+7”体系化设计:以“一场宣讲”为核心抓手,融合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思政教育“三重内涵”,通过理论解读、个人宣讲、艺术演绎、微视频展播、原创情景剧“五类沉浸式形式”,依托五老代表、理论专家、先进工作者、劳模工匠、党员干部、创业青年、巾帼企业家“七种身份”的宣讲员,以“百姓视角”讲好城区故事,实现理论传播从“传递”到“共鸣”的闭环。
百姓当主角
理论宣讲“活”在身边
活动以“理响之源”“实践之路”“创新之梦”三大篇章展开,串联起龙岗从建区到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历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深圳大运中心的今昔对比图。2011年,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健儿在这里竞技、角逐,将深圳龙岗的故事传递到世界各地……”宣讲现场,龙岗区委讲师团成员龙敏以油画为媒,推开深圳与龙岗的“时光之门”,倾情追溯“理响之源”。
为解答理论困惑选择南下深圳,五老代表、龙岗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郭晓霞,登台分享33载追梦之旅。她亲历龙岗从“关外郊区”到“全国百强区榜首”的蝶变,直言“我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龙岗发展的受益者”。
来自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代表郭正林教授,则从一位观察者、研究者、教育者的角度,为大家深度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龙岗实践。
当科学的理论遇上火热的实践,便迸发出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在“实践之路”篇章中,党员代表、劳模代表、基层干部用一件件实事诠释“理论落地”的温度。
心中时刻挂着一块“民情小黑板”,用“土法子”沟通城中村住户通上天然气,推动辖区“脏乱差”市场变身“星级市场”……六约南社区党委书记张立蕤用“绣花功夫”深耕基层,一针一线“绣”出社区居民的幸福图景。“小黑板记录到智能屏使用,改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现场张立蕤一句动情的“表白”,让台下观众不禁为之动容。
从“拧不好一颗螺丝”的职校生起步,凭借对细节的打磨,站上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全国技术能手刘培桐的宣讲微视频,让所有人相信,车间里也能长出梦想,焊枪也能焊出未来;而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管理部部长朱晨然则用“数创筑梦”的故事,介绍了龙岗如何通过政策扶持,让200余家数创企业在这里扎根壮大,诠释“创新驱动”在龙岗的生动实践。
实践的沃土滋养创新的梦想。青年代表、海归创业者林宇晨曾遭遇创业挫折,却始终锚定创新方向,在试错中摸索、在困境中坚持,最终成功转型,率领团队研发出国内首款校园AI安防一体机。“敢闯敢试的底气,来自大湾区包容创新的沃土”,林宇晨分享道。
从湘西煤油灯下学习的少女,到创下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企业家,巾帼代表袁兰兰以创新为炬,用“中国智造”——飞天屏点亮世界舞台。励志的奋斗故事,令在场观众心潮澎湃。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奋斗者,汇聚成龙岗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点亮了我们的创新之梦。
情景剧绘实景
“四有”龙岗建设入人心
多元群体以“亲历叙事”赋予理论烟火气,让党的创新理论化作“家常话”,真正走进百姓心里头。动感舞蹈《理响龙岗》、抒情歌曲《声音里的光》等节目轮番上阵,则解锁了艺术与理论的奇妙交响。
“刚毕业来深圳没地方住?青龙湾驿站免费住30天,还有就业指导!”活动现场,原创情景剧《“四有”龙岗 逐梦之城》的上演掀起活动高潮。剧中以来深青年奋斗故事为主线,用轻喜剧风格展现龙岗如何以“四有”建设托举起年轻人的青春梦想,让“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的龙岗生活图景变得可触可感。
在这座逐梦之城,“有意思”文化磁场魅力无限:“无人机+演唱会”解锁观演新体验、到甘坑古镇“穿越古今”享受都市慢时光、看空中F1无人机赛玩出天际版“速度与激情”……“趣龙岗”打造的丰富文化场景,瞬间点燃了现场年轻观众的热情。
在这座逐梦之城,“有商机”孕育土壤持续肥沃:剧中春草影视公司享受租赁补贴、拿下微短剧项目的经历,折射出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的硬核扶持; “有得住”民生政策温情落地:“青年驿站”解决毕业生落脚难题,“千床万房计划”托起民生安居梦,志愿者一句“来了龙岗,全部‘有得住’”赢得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
与此同时,“有品质”城市质感触目可及: 情景剧中的零碳公园,不仅是镜头里的风景——光伏板发电点亮步道灯,海绵设施留住每滴雨水,这种“生态+科技+民生”的“两山”实践,正让“开窗见绿,漫步入园”的诗意,成为每个龙岗人的日常体验。
这部情景剧是艺术的呈现,更是龙岗“四有”建设的生动缩影。“剧里的每一个场景都像我在龙岗的经历,”来龙岗工作3年的陈女士感叹,龙岗的“四有”不是口号,是真真切切的生活。
全年举办超300场“趣龙岗”文旅活动,“All in AI”战略下发布超460个“城市+AI”应用场景,“千床万房计划”覆盖青年安居全阶段, 303座公园让“开窗见绿”照进现实……从衣食住行的烟火日常,到就业创业的逐梦之旅,龙岗“四有”建设早已融入城区肌理。
宣讲IP全域铺展
理论春风“润”遍龙岗
歌舞承情、情景传意、百姓当主角话身边事,现场一段段带着烟火气、沾着泥土味、闪着奋斗光芒的“龙岗故事”,引发现场观众强烈的共鸣。
“本来以为理论宣讲会很枯燥,没想到这么接地气儿。社区书记说的基层治理难题,我们平时也能感受到。没有大道理,全是实在话,这样的宣讲,我们爱听!”观众郑女士说。青年创业者王先生则表示:“作为刚在龙岗创业的年轻人,海归创业者的分享太戳我了!党的创新理论融在奋斗故事里,我听完更有闯劲了。”
事实上,这样的理论春风早已“润”遍龙岗。在坂田街道的“车间课堂”,企业工人用“螺丝钉精神”解读工匠精神;在布吉街道的“庭院沙龙”,退休老党员用方言讲透社区治理;在南湾街道的“非遗课堂”,非遗传承人把理论融入剪纸教学……
作为“理响龙岗”品牌体系下创新延伸与实践深化的宣讲IP, “理响龙岗·百姓说”深度整合辖区工青妇等多元力量,遴选青年先锋、工匠模范、巾帼代表、五老骨干、专家学者及党员标兵等,组建“来自百姓、服务百姓”的复合型宣讲矩阵。
“就是要调动身边的多元群体,通过‘百姓话’解读‘新思想’、‘身边事’映照‘时代潮’。”龙岗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场宣讲活动正是“理响龙岗·百姓说”品牌的一次成果展示, 希望以 “分众化、互动式”的宣讲模式,打破传播圈层壁垒,让理论从“单向输出”变成“双向共鸣”,真正深入人心。
据悉,截至目前,“理响龙岗·百姓说”已在龙岗全区开展宣讲50余场,覆盖群众两万余人次。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理论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百姓生活里的幸福故事,是城区发展中的奋进力量,更是每一位龙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未来,龙岗区将依托“理响龙岗·百姓说”宣讲IP,推出更多鲜活内容,不断为龙岗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颜鹏
来源:深圳大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