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人奇妙夜2》为什么请李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20:19 1

摘要:《史密撕再就业》稍微偏「闹剧」,作为开场秀,也算中规中矩,亮点在于抓住「就业」这一情绪。

近日,《喜人奇妙夜2》开播。

按照惯例,节目初始,我个人观感会相对委婉,毕竟,现在能「逗人笑」不容易。

闲话放在后面再叙,简单聊聊《喜人奇妙夜2》第一期(上)4段表演

个人喜爱度排名为:《技能五子棋》《旧警察故事》《史密撕再就业》《空城计》

《史密撕再就业》稍微偏「闹剧」,作为开场秀,也算中规中矩,亮点在于抓住「就业」这一情绪。

《空城计》几乎就是「闹剧」

众所周知,改编名著,容易出「佳作」。

首先,观众熟悉名著,有「情结」;其次,解构名著容易造成反差。

不过,《空城计》设计得很差,「解构」的切入点非常之普通——整个三国就是一个草台班子,笑料设置也几乎是网梗、谐音梗,整体很无聊。

高海宝和泰维,我有点儿脸熟,节目花了一定篇幅介绍他们在「喜剧行业」的地位,他们或许是前辈,但他们的创作理念有一点儿「过时」。

《旧警察故事》,非常标准的「晚会喜剧作品」,这并非「贬义」,一个作品,能让人又笑又哭,五味杂陈,这已然不容易。

现在,很多人反对「先喜后悲」,这种「反对」,发展至今,其实有些偏离「原意」,变得一点儿「悲」也容不下。

有些作品,它以为自己是「先喜后悲」,实际上是,「没有喜,只有悲托底」。

大部分观众其实能接受「先喜后悲」,只是无法接受,一点儿「喜」也没有,就冲着「悲」而去。

《旧警察故事》做到了「先喜后悲」,前面的「喜」,几乎都是以「预期违背」的形式铺开,不停地「违背」,结局,用了一个「悲」底,问题不大,至少「喜」和「悲」的平衡把握得不错。

缺点在于,它就是「标准晚会作品」,标准,但少一些新意。

饶是如此,能有这个水准,也算不错。

《技能五子棋》,它是本期最佳作品,仅限本期,关于这个作品,网络上争议似乎也挺多。

在我看来,《技能五子棋》是4个作品中,最符合「sketch」精神的作品,围绕一个点,不断延伸出笑点。

不过,也仅限于此,《技能五子棋》符合「sketch」精神,但是,它只能算一个「合格的sketch」作品

《技能五子棋》很无厘头,很抽象,但它其实并无新意,它围绕「五子棋」「热血体育漫画」进行无厘头「解构」,这种「解构」并不新奇,翻看《银魂》,这类桥段比比皆是,因此,只能说,《技能五子棋》是一个合格的「无厘头作品」。

但是,「喜夜2」节目组似乎在力捧张兴朝,将《技能五子棋》奉为「天才之作」,未免夸张,只能说过犹不及,操之过急。

张兴朝等人的风格,想要更上一层,或许需要在「无厘头」与「现实」中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点」。

目前,他们的作品,大概停留在,喜欢的人喜欢,不喜欢的人认为莫名其妙。

以上,就是我对4个作品的大致感受。

接着说点儿「闲话」,再聊聊「喜夜2」为什么要请李诞

首先,就目前播出内容来看,李诞和马东形成了一种「互补」,李诞能填补马东的「缝隙」,能适当对马东进行一些调侃,丰富点评环节之气氛。

张若昀、辛芷蕾、胡先自然没有此功能。

放眼娱乐圈,能担当此作用以及敢「冒犯」马东的明星,很少,李诞算一个。

其次,李诞也自带流量,提及年轻人、喜剧,李诞也算一个「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李诞是否被「软限制」,也算闹得沸沸扬扬——《喜剧大会》中,他所有镜头被剔除。

如今,李诞再上综艺节目(前些日子就上了《一饭封神》),真相应该不言而喻。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

#喜人奇妙夜2 #马东 #李诞

来源:桃花岛浪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