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寇文谟,上蔡县革命史册中熠熠生辉的人物,上蔡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是为革命理想不懈奋斗、为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
寇文谟,上蔡县革命史册中熠熠生辉的人物,上蔡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是为革命理想不懈奋斗、为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
寇文谟,从投身北伐到组建党组织,从领导群众斗争到狱中坚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赞歌。
1894年5月,寇文谟出生于上蔡县西洪乡寇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
在父亲寇祥儒的悉心教诲下,寇文谟自幼聪明好学,不仅习得扎实的文化知识,还掌握了吹拉弹唱等民间技艺,为他日后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
1925年,年轻的寇文谟怀揣着救国救民的崇高志向,毅然投身北伐军,希望在时代的洪流中为国家和民族寻找出路。
在北伐军中,寇文谟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目睹了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和人民的深重苦难,这更加坚定了他革命的决心。
1927年,风云突变,国民党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寇文谟被迫回归故里,但他并没有被反革命的嚣张气焰所吓倒,而是继续在当地开展反对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斗争。
为了唤醒民众的觉悟,寇文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才能,编写了曲剧《恶劣第四幕》。
这部剧以犀利的笔触和生动的表演,深刻揭露和痛斥了反动政府和土豪劣绅的种种罪行,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激发了广大群众对反动势力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1929年初,中共西平县出山区委派共产党员贾德言到上蔡从事建党工作。
贾德言通过与进步青年王伯重的亲戚关系结识了寇文谟,并向他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讲解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
寇文谟作为上蔡较早具有进步思想的优秀青年,对共产党的主张深表赞同,决心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1929年3月26日,在上蔡县城北街张吟塘家里,由贾德言主持,寇文谟、王伯重、张吟塘三人庄重地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上蔡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上蔡城关支部。
寇文谟凭借其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当选为支部书记。从此,寇文谟肩负起了领导上蔡县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的重任。
1930年10月,上蔡县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寇文谟被迫流亡在豫东、豫南农村。
尽管处境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革命信念,而是以卖艺行乞为名,深入群众之中,向他们宣传革命真理。
寇文谟利用自己的才艺,通过说唱、表演等形式,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在广大农村地区,为日后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1931年7月,寇文谟和张吟塘等进步人士共同发动和领导了上蔡城关手工业者、小商贩等群众性的抗税斗争。
这场斗争针对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寇文谟等人组织群众举行集会、游行,向政府表达诉求,坚决抵制不合理的税收政策。
在他们的努力下,抗税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上蔡人民的斗争信心,也彰显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1938年,为了扩大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抗日武装力量,中共与国民党县政府财务科长李建中商定,在上蔡县城东白圭庙举办抗日青年训练班。
寇文谟积极投身到这一工作中,他白天在抗训班任教,向学员们传授革命理论和抗日知识;
晚上则同师生一起拿起三弦下乡,组织文艺演唱,宣传抗日思想,唤起民众的抗日热情。
抗训班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仅第一期毕业学员就有20多人到确山县竹沟参加新四军,不少学员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此期间,寇文谟还利用工作之便,担任了党的地下交通员,他频繁奔波于淮南、豫东、信阳、确山等地,为沟通鄂豫皖区和豫皖苏区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革命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1939年,由于叛徒出卖,寇文谟不幸被捕入狱。
在狱中,敌人对他施以种种酷刑,妄图从他口中获取党的机密。
但寇文谟坚贞不屈,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展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气节。
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寇文谟终于重获自由。
1945年4月,寇文谟成功争取了上蔡日伪团长单秉钧接受党的抗日主张,壮大了抗日力量。
这一举措不仅为上蔡县的抗日斗争增添了有生力量,也为党的抗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5月,寇文谟担任中共上蔡县委书记,全面领导上蔡县的抗日工作。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单秉钧团副单汉东叛变投敌,向敌人告密,寇文谟再次被捕。
这一次,他被日寇逮捕,并在日本战败前被转交给国民党上蔡县政府,移送信阳监狱关押。
在信阳监狱中,寇文谟遭受了更加残酷的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百般折磨,寇文谟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1947年7月,寇文谟由于长期在狱中受酷刑折磨,身体极度虚弱,最终带着国民党沉重的脚镣与世长辞,年仅53岁。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寇文谟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不仅激励着他的战友们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家人。
他的夫人李荣先追随他的脚步,利用说书弹唱宣传革命道理,传送党的秘密情报。
每当党组织开会时,她就默默坐在门外巷口,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警惕地观察放哨,为党组织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解放后,李荣先含辛茹苦将子女抚养成人,她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却以身作则,将子女全都培养成了共产党员。
寇文谟的哥哥在他的影响下投身革命,在传递情报时被国民党特务迫害,虽经抢救捡回一条命,但后来在外出执行任务时下落不明。
他的妹妹寇社也参加了革命,成为地下党的交通联络员,后加入抗日游击队。
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出生入死,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有一次为传送情报,在冰天雪地中行走,鞋磨破了,脚趾冻坏了,她依然顽强地坚持完成任务。
寇文谟的连襟吴鸿举也在他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上蔡的解放做了大量工作,最终于1945年8月被国民党杀害,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
寇文谟虽然牺牲了,但他的事迹和精神永远铭刻在上蔡人民的心中。
2018年,在县老促会的建议和指导下,西洪乡党委政府出资在寇文谟烈士故里寇庄村建起寇文谟烈士纪念室,供后人参观凭吊。
如今,寇文谟烈士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的革命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上蔡县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故事,是上蔡县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的一个缩影,让人们永远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铭记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
来源:豫见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