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书记率队上海揽才:我在湖南等你们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19:35 1

摘要: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向大学生朋友发出邀请,欢迎大家走进湖南、了解湖南,到湖南来工作、来创业、来安家。“我在湖南等你们!”他表示,湖南愿意当好哺育“金种子”的那片土地,欢迎湖南籍的莘莘学子学成回家、建设家乡,也欢迎不是湖南籍的但喜欢湖南的大学生朋友来做新湖南

【湘伴导读】

9月27日,“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上海站专场推介大会暨省校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向大学生朋友发出邀请,欢迎大家走进湖南、了解湖南,到湖南来工作、来创业、来安家“我在湖南等你们!”他表示,湖南愿意当好哺育“金种子”的那片土地,欢迎湖南籍的莘莘学子学成回家、建设家乡,也欢迎不是湖南籍的但喜欢湖南的大学生朋友来做新湖南人。

这是“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系列行动在湖南省外开展专场招聘的第一站。(详情请戳:)。

同饮一江水的湖南与上海,现场擦出了哪些新火花?上海的大学生凭什么相信湖南?

9月27日,“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上海站专场推介大会暨省校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摄

“不管学什么专业,都能够在湖南找到对口的工作”

上海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00万人。

上海学生见过世面、吃过细糠,湖南到上海招贤纳才,唯有掏出家底,以诚意待人,用实力招人。

先看,诚意何在?

现场两个细节足以说明:

第一个细节,推介大会现场,在前排就座的,是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代表。湖南各省直单位、市州相关负责人及用人单位代表则在后排就坐。

都说细节见人品,让人才坐C位,尊重人才,这就是湖南人的人品。

湖南尊重人才,从来不是说说而已。现场,华东师范大学校友杜渐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

杜渐毕业后从上海回到长沙,加入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14年来,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学校中层干部,现在是长沙市雅礼实验望城学校的校长。

“我的成长是湖南尊师重教、精心育才的缩影,也生动证明了:在湖南,人才会被珍视,奋斗必有回响。”

杜渐。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易昂 邹尚奇 摄

第二个细节,湖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汪涵,一上台便用上海话跟学生们热情打招呼。

带上湖南名嘴,“投其所好”来吸引和打动年轻人,正如汪涵调侃自己:“上海话讲得‘洋泾浜’,但诚意硬邦邦!”

上海学生们也很买账,有学生在小红书感慨:“好家伙,湖南是知道怎么吸引学生来的。”

再看,实力何在?

招聘现场座无虚席,500余家企业单位,近1.8万个岗位,类型丰富多样:

既有机关事业单位、“四大实验室”等体制内岗位,也有央企、国企、民企等社会化岗位;既有面向特定群体的专项计划,如博士后、星斗计划等,也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实习岗位。其中,部分岗位年薪超50万元。

从岗位类型来看,技术类岗位最多,占比超六成;管理、市场、销售、生产、行政类岗位等,均有招聘计划。

推介大会现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惜才的湖南,主打一个“都不白来”。“不管学什么专业,都能够在湖南找到对口的工作。”

这得益于湖南坚实的产业基础。国家41个工业大类,湖南布局了40个,形成了6个万亿级产业和17个千亿级产业,是当之无愧的工业大省。

这次带来的岗位,也全面对接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覆盖湖南重点优势产业。

现场,湖南13条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来了35家。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的蓝思科技和景嘉微,工程机械产业链的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的芒果TV,磁浮产业链的湘电集团,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的楚天科技等。

平时招聘会只看到HR,这次,不少企业“一把手”也现场当起了“推荐官”。

吴太兵。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易昂 邹尚奇 摄

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现场表示,重磅推出“校招生百万年薪”计划,面向全球招募顶尖青年人才,并专门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助力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振翅高飞、成就事业。

“三线城市生活成本、一线城市生活品质”

找工作是眼下的事,但工作是未来几十年的事。

推介大会现场,省委书记沈晓明分析过去50年全球年轻人流动的规律,认为低成本已经成为决定年轻人流向的重要因素。

以美国为例。过去50年,美国年轻人才流动,大致受知名高校和知名企业的驱动。

如斯坦福大学“孵化”出硅谷,培育出苹果、微软、英特尔等知名企业,吸纳全球人才。

现在,成本驱动的时候到了。

近年来,因为生活成本太高,硅谷出现了人才外流的现象。

而根据薪资服务供应商ADP最近发布的关于美国毕业生最佳就业城市的研究,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阿拉巴马州伯明翰……都是不太出名的二三线城市。

“中国的趋势我们也一样看得出,第一阶段的大学驱动型,代表性的就是北京的中关村;第二阶段知名企业驱动型,代表性的是杭州的阿里巴巴周边;第三阶段成本驱动型,我现在还没有能够看出来,在中国低成本驱动下的热门城市会在哪里,但我相信会在湖南、会在长沙!”沈晓明说。

这是因为,长沙房价低,但教育、医疗水平高,是典型的“三线城市生活成本、一线城市生活品质”。

算一笔账,如果两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准备立业安家,在其他一线城市可以说是着实不易,但如果到湖南、到长沙来工作定居,生活会安逸不少。

过去10年,长沙累计净流入100万人口,其中80%是年轻人,是全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这是年轻人用脚投票的结果。

同济大学校友盛维天,对此深有感触。

盛维天。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易昂 邹尚奇 摄

在硅谷工作多年后,盛维天2020年回到湖南,投身自动驾驶行业,现任希迪智驾无人重卡事业部总经理。

他向台下的学弟学妹们分享在湖南生活的感受:“大家多少会担心‘拼事业就丢生活’,长沙给了我‘鱼与熊掌兼得’的答案。”

长沙较低的居住成本、丰富的文化体育资源等,都让他感到,好的工作环境,能让人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不缺席生活。

让湖南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地

湖南还有一个雄心,就是要让湖南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地。

创业不易,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

这次,湖南不谈诗和远方,只谈实实在在的保障,真金白银的支持。

现场,捷易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智用三个“划得来”,来总结湖南的创业环境。

时间成本上“划得来”——行政审批效率高,各级政府全力协助帮企业拿资质。

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上“划得来”——公司在面临较大资金缺口时,得到了政府以投资的方式给予的融资支持。

交政府这个朋友也“划得来”——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成为省政协重点提案,最终推动了一些既有政策的细化和落地,感受到了政企之间的“亲清”关系。

朱智。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易昂 邹尚奇 摄

自去年9月湖南推出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举措以来,全省大学生创办的经营主体新增1.4万个、同比增长44.9%,其中创办企业新增6105家、同比增长38.9%。

今年,湖南设立省级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一期规模5亿元,申报通过后即可获得最高100万元的启动资金,同时配套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确保优质创业项目有后续投资,并与大学生共担创业风险。

湖南还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设立了20个青年人才驿站并提供最长14天的免费住宿。

招聘会现场,南昌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博士赵晴,成功拿下湖南省人民医院的offer。打动她的,是湖南的人才政策以及科研保障。

湖南“划得来”的实在支持,“保姆式”的服务,给年轻人的是一个“值得来”的广阔未来。

招聘会有结束时间,但湖南对人才的邀约不会止步。

现场,湖南省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启省校合作新篇章。

今天的上海展览中心,洋溢着朝气蓬勃的力量。湘伴君注意到,省委书记沈晓明上台后,首先向台下大学生们打招呼,称他们为“小朋友们”。

这是来自长辈的厚爱,更是来自湖南的宠爱。

欢迎来湖南,离爱更近,离梦想和未来更近。

来源:湘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