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播种后,第一水怎么浇?浇错烂根苗不发,浇对苗壮产量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19:41 1

摘要:秋分时节种下希望,第一瓢水决定收成。老农们说:“浇水学三年,功夫在水边。”这第一水里的学问,可深着呢!

秋分时节种下希望,第一瓢水决定收成。老农们说:“浇水学三年,功夫在水边。”这第一水里的学问,可深着呢!

俗话说:“种地不浇水,庄稼不交货。”秋分前后,正是播种的关键时期。种子下地,第一水什么时候浇、浇多少、怎么浇,直接关系到苗齐苗壮。

浇对了,苗齐苗壮,丰收有基础;浇错了,烂种烂根,一季白忙活。

为什么第一水如此关键?

播种后浇水不是简单的事。种子发芽需要水分,但过多过少都会出问题。

浇水不当,三大问题接踵而至:土壤板结、烂种风险、地温降低。特别是播种后立即大水漫灌,会使土壤表层硬化,形成一层硬壳,嫩芽无力破土。

大蒜播种后马上浇水,蒜瓣就像在“闷罐子”里容易烂掉;地表晒硬结成“壳”,嫩芽根本顶不破;水分蒸发还会带走热量,导致地温低,出苗慢半拍。

不同作物对第一水的需求也不同。玉米播种后需要及时浇“蒙头水”,而大豆则忌浇蒙头水。同一块地,不同作物,浇水方法也得区别对待。

看准时机,把握浇水火候

播种后的第一次浇水,时机选择至关重要。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水时钟”。

大蒜播种后,许多种植新手常急着浇“定根水”,但这往往适得其反。老农的经验是:播种后先镇压,等芽尖刚露头再动水管。此时蒜苗已扎根,抗折腾,喝水正当时。

蔬菜种植有“前三水”之说:定植水、缓苗水、促棵水。定植水要浇透,加速秧苗根系与土壤结合;缓苗水在定植后3-5天浇灌;促棵水则在缓苗水后15天左右浇灌。

秋播油菜则强调适墒播种,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时最适宜播栽。墒情不足时,水田直播要及时洇水灌溉补墒、促进齐苗。

科学方法,浇对每一寸地

浇水不仅要看时机,更要讲方法。科学浇水,事半功倍。

播种后浇水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灌水量以保持田间湿润为宜,防止积水烂种。小水慢浇,浇透不留积水坑是最基本的原则。

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也很重要。玉米播种推荐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大豆忌浇蒙头水,主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播种后的镇压也能起到保墒效果。对秋播期间降雨偏少、墒情不足的直播油菜田,播种机可加装镇压轮,播后压实提墒,促进扎根壮苗。类似的“先镇压,后巧浇”的方法也适用于大蒜种植。

因物制宜,不同作物不同对待

不同作物,浇水方法各异。不能一概而论。

大蒜播种后不宜立即浇水。而蔬菜定植后则需要浇透定植水,因为大水可以加速秧苗根系与棚内土壤的结合,更有利于缓苗。

玉米播种后需及时浇“蒙头水”,做到种一块浇一块。而大豆则完全不同,忌浇蒙头水。

小麦播种要适墒,出苗最适宜的土壤墒情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在适播期内,针对南部灌区,要做到天晴时抢抓时机放墒整地、破除板结并播种。

常见误区,新手最易踩的坑

许多种植新手在浇第一水时容易陷入误区。认清误区,少走弯路。

最常见的误区就是“播种即浇水”。种子入土,犹如人渴需饮水,这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但这一番“好意”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个误区是“大水漫灌”。有的菜农可能会担心浇水后,蔬菜出现沤根死棵现象,其实不然。因为蔬菜定植前棚室土壤经过深翻,施肥后透气良好,浇大水一般不会造成根系缺氧而沤根。

第三个误区是“忽视土壤条件”。黏重土壤排水性差,浇水要特别小心;而沙质土壤保水性差,可能需要增加浇水次数。

观察土壤墒情很简单:抓一把土,能捏成团,轻轻一碰又散开,就是好墒情。看苗情更直观:叶片舒展,色泽鲜绿,新根发达,就是浇对了水。

老农的经验是:“三分种,七分管,浇水是关键。” 苗齐苗壮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每一次浇水的技术和耐心。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