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小课堂|假期出行安全攻略之自驾出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8:43 1

摘要:国庆中秋长假临近,无论是踏上旅途,还是居家休闲,假期安全都是头等大事。为更广泛地传播应急安全知识,进一步落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从本期起,为大家带来假期安全科普知识,主题分别为交通出行、文旅娱乐和居家生活。祝愿广大市民假期快乐、幸福安康。

国庆中秋长假临近,无论是踏上旅途,还是居家休闲,假期安全都是头等大事。为更广泛地传播应急安全知识,进一步落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从本期起,为大家带来假期安全科普知识,主题分别为交通出行、文旅娱乐和居家生活。祝愿广大市民假期快乐、幸福安康。

第一期:公路出行之自驾出行

■出行前检查车辆

轮胎:检查轮胎磨损情况、轮胎胎压情况。

发动机:检查发动机机油油位、冷却液液位。

制动系统:检查刹车片磨损情况。

灯光系统:检查大灯、雾灯、转向灯、刹车灯等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新能源车出行:检查充电接口是否有损坏,确保能够正常充电。

■特殊路段驾驶

【高速公路匝道口】

距离高速公路匝道口500米左右的路段交通事故多发。一些驾驶人由于不熟悉路况,往往在匝道口附近突然减速、猛打方向盘并线,甚至停车、倒车。如果后车躲避不及时,很容易发生事故。驾驶人在进入高速公路前,应提前了解行车路线,做到心中有数。准备驶离高速公路时,要留心路边的交通标志,切忌突然急刹车、变道、停车、倒车。

【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车流、人流量较大,驾驶人应严格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保持低速行驶,做到“转弯让直行、支路让主路、右侧先行”,及时停车避让行人。郊区无信号灯或空旷的交叉路段较为危险,在进入路口前,驾驶人应放慢车速,多观察。夜间驾车经过此类路段时,应交替使用灯光示意。

【隧道】

白天,驾驶人驾车进入隧道时,光线会在瞬间变暗,人眼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为确保安全,在进入隧道前,驾驶人应降低车速,开启近光灯,保持车辆平稳行驶。经过隧道时,与其他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为自己预留足够的避让空间,才能保障行车安全。在隧道内不宜变道,更不能超车。驶出隧道后,人的眼睛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此时不可匆忙加快车速。

【乡道、山路】

在县道、乡村道路和山区公路驾车,请注意观察路况,严格遵守限速规定,不要超速行驶。在弯坡路段请勿违法超车、违法占用对向车道逆行,下坡时不要空挡滑行,上坡时注意控制车速,避免急踩油门、高速冲坡。经过村庄、路口、山路转弯处要提前鸣笛,夜间注意变换远近光灯提醒对向来车驾驶人。

■特殊天气驾驶

【雨天】

保持视线清晰。雨天出发前应仔细检查雨刮器胶条是否老化、磨损,行车中根据雨势大小合理调节雨刮器速度,确保挡风玻璃上的雨水能及时被清除,始终保持视线良好。

降低行驶速度。雨天路面湿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会减小,制动距离会大幅增加。在普通道路上,建议车速保持在正常晴天车速的80%左右;在高速公路行驶,车速通常要比晴天车速降低20%左右。

避免急刹车。尽量避免紧急制动,如需减速,应提前松开油门踏板,让车辆自然滑行减速,然后轻踩刹车。过弯时,要在进入弯道前提前把速度降下来。

正确使用灯光。雨天尤其是雨势较大时,避免使用远光灯。因为雨水会使光线发生散射和反射,远光灯射出的光线经雨水反射后,会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严重影响视线,让驾驶人难以看清前方道路和车辆、行人情况,加大事故发生概率。

【雾天】

行车中突遇团雾,做好以下几点:减速行驶,避免急刹车。驾车进入团雾区域,立即减速行驶,能见度小于2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能见度小于1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能见度小于5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要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合理使用灯光,不要使用远光灯。遇到事故后及时撤离并报警。对于能见度过低或发生事故等原因无法再向前行驶时,驾驶人应及时将车辆停到应急车道,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同时,车上驾乘人员应立即转移至安全地点。

■事故紧急处理

【现场安全保障】

发生交通事故,及时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报告内容包括所在道路名称、事故大致经过、车辆基本信息及人员伤亡情况。在城市道路上,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设置三角警告标志。若在高速公路上,将三角警告标志放置在车后150米以外的地方,提醒后方来车注意减速避让,避免二次事故。迅速将车辆移至安全地带,如果无法移动车辆,人员迅速撤离。

【人员受伤】

如果有人受伤,保持冷静,不要随意搬动重伤员,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对于明显外伤出血,可以用干净的衣物或毛巾按压止血,按压时间10分钟至15分钟。对于疑似骨折的人员,不要试图强行复位。

【车辆落水】

车辆刚落水时电路尚未失效,要立即解开安全带,降下车窗或天窗,尤其是电动汽车,务必第一时间操作。若车窗开启失败,应立即全力推门。破窗有策略,应优先使用安全锤或破窗器破窗,没有的可拆掉座椅头枕破窗,也可使用灭火器等坚硬物体破窗。若未及时破窗,待车厢即将灌满水时,深吸气后猛推车门逃生。此方法需屏气30秒以上,缺氧昏迷风险高。

来源:爱汽车那些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