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妈那年查出胃癌,是在一个闷热的七月。她一直身体挺硬朗,平时三餐规律,也没啥不良嗜好。可那次住院,医生反复问了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平时是不是很爱吃猪头肉?”
我妈那年查出胃癌,是在一个闷热的七月。她一直身体挺硬朗,平时三餐规律,也没啥不良嗜好。可那次住院,医生反复问了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平时是不是很爱吃猪头肉?”
她确实喜欢,尤其是猪脑和猪脖子。家里过节,总要买点卤猪脑,撒点葱花,热一热端上桌。我小时候也跟着吃,觉得那玩意儿香得很。没想到,这习惯成了隐患。
猪肉本身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部位和吃法。这几年我接触过不少老年客户,三高、脂肪肝,甚至癌症的病史,常常和饮食脱不开关系。尤其是吃猪脑、猪脖子的,比例高得吓人。
很多人觉得猪脑补脑,猪脖子筋多有嚼劲,甚至还有人说“吃啥补啥”。这话听着像玩笑,偏偏不少人真信了。问题是,这两样东西,确实有问题。
猪脑的胆固醇含量,几乎是所有猪肉部位里最高的。一小块猪脑,胆固醇就能顶几天的量。你吃进去的不只是脂肪,还有积蓄多年的毒素。猪是杂食动物,从生到宰不过几个月,饲料、激素、抗生素一样不少,这些残留,优先储存在神经组织里。猪脑,就是猪的神经中枢。
我不敢说吃一次就出事,可是日积月累,身体哪能不出毛病?特别是年纪一大,代谢慢了,毒素排不出去,癌细胞就像找到了合适的土壤。我见过一个客户,年年吃猪脑,说是从小吃到大,五十岁不到查出肝癌,医生直接建议他立刻戒掉。
再说猪脖子。看着肉多筋多,其实那是淋巴最密集的地方。猪脖子上的淋巴结,是过滤毒素的器官。它们就像垃圾中转站,把猪体内的细菌、病毒、药残全都暂存。你把它吃进肚子,就是直接吃进这些“废料”。
有一次我去超市,看到一个大姐在精挑细选猪脖子肉。我提醒她少吃点这部位,她反问我,“那你说还能吃啥?”我没直接回她话,只说了一句:“你愿意吃一个动物身体里最脏的地方吗?”她愣住了。
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意改变习惯。我理解,但身体不会因为“习惯”而放你一马。肿瘤是一步一步长出来的,跟吃进去的每一口东西都有关。
我爸以前特别爱吃猪头肉,尤其是那块肥油包着的“脸腮”。我劝过他,说这玩意儿脂肪太高,他总说“吃一口也不碍事”。可他血压高,血脂也高,每年体检报告都不理想。有一次我把他带去见了个老病友,那人因为胰腺癌做了手术,肚子上还贴着引流管。他看了之后,才开始慢慢改口味。
我们不是不能吃猪肉,而是要选对部位,控制频率。五花肉、猪脚、猪脑、猪脖子,这些都是高脂高毒的重灾区。尤其猪脑和猪脖子,最好是能不吃就别吃。你不吃,不会少活几年;吃多了,可能真会出问题。
前阵子有个客户,六十多岁,查出直肠癌。我问他平时吃什么,他说最爱吃烧烤摊的猪脖子肉串。我听了直摇头,这种油煎火烤的高温处理方式,本身就容易产生致癌物,猪脖子本就问题多,火一烤,毒上加毒。
吃进去不一定当天就发病,但身体是记账的,它记性比你还好。你今天吃的多了,它明天就给你涨胆固醇;你年年吃不该吃的,它可能几年后就给你个“提醒”。这个提醒,不是短信,是病床。
很多老年人喜欢传统口味,说什么“小时候都这么吃”,可那个时候的猪,没现在这么多激素,也没那么多添加剂。现在的猪,长得快,吃的杂,病也多。你吃它的脑和脖子,不就是吃它生病的地方吗?
我认识一个做屠宰的老哥,他说得直白:“我们自己从来不吃猪脑,也不吃脖子。”我问他为啥,他说太脏,自己看得多了,知道里面藏了多少脓包和结节。他们见多了,不敢吃,我们却还在抢着买。
这不是讲恐吓,这是讲实话。你去查查数据,中国每年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消化系统的肿瘤尤其多。你以为全是空气水质的锅?很多其实是自己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我妈后来转移到了肝,情况越来越难控制。她临终前最后一次吃饭,还念叨想吃点卤猪脑。我没答应,拿了点蒸蛋哄她,她没说什么,只是看着窗外发呆。我心里堵得慌,那时候我才想明白,很多病不是突然来的,是生活里的惯性,一点点把人推过去的。
猪脑和猪脖子,不是“美味”,是隐患。你如果真想吃肉,吃点瘦猪肉、后腿肉,控制量,别天天吃。特别是老人,代谢慢了,身体器官都在减速运转,更要慎重。
我还有个客户,是个退休教师,每天都记饮食日记,我帮她分析了三个月的记录,发现她每周吃三次猪头肉。我建议她换成豆制品或鱼肉,她试了试,三个月后复查脂肪肝居然减轻了不少。身体的反馈,是最诚实的医生。
不是不能吃肉,是不能乱吃肉。尤其是那两块——猪脑和猪脖子——该避开的,就别犹豫。很多人觉得老了想吃点好的,可你得先活得健康,才有资格享受。
我见过太多“吃出来的病”,也见过太多“改不了嘴”的人。你嘴上说“吃点没事”,身体可不跟你讲情面。它只管记录,然后清清楚楚地,在某一天,把账单甩给你。我妈那份账单,太贵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
2.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统计年报》
3. 《中国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
4.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化肿瘤分会数据汇总
5. 《中国肉类食品安全白皮书(2023)》
来源:金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