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IO 2024丨沈琳教授:肿瘤精准治疗的关键要素与挑战

B站影视 2024-12-06 17:29 2

摘要:2024年11月14~17日,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历史与现代交汇的西安隆重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陕西省抗癌协会和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承办。

编者按:2024年11月14~17日,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历史与现代交汇的西安隆重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陕西省抗癌协会和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承办。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记者深入大会现场,有幸深度对话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就精准医学时代,消化肿瘤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专访。

沈琳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Ⅰ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历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学者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会主委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当前肿瘤治疗正逐步进入精准医学时代,能否请您谈谈实现精准医学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沈琳教授:这实际上是大家都特别关心的一个议题,因为在临床治疗中,我们经常会被患者问到治疗是否有效。对此,医生通常会以概率大小来解答,而这个概率正是当前精准治疗能否实现的一个直接反映。若精准治疗能够实现,那么其成功的概率自然较高。我们固然期望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但目前这显然还无法实现,有的患者成功率可能达到百分之六七十、三四十,甚至更低。因此,提高这一成功率,实现更精准的肿瘤治疗,一直是且将继续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当前为何难以实现理想的肿瘤精准治疗效果?原因在于肿瘤的“狡猾”远超人们的想象,尤其在实体瘤中,其免疫微环境非常复杂,外部影响因素也非常多。在本次大会中,从抗癌协会的主会场到各专委会的分会场,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家在探讨肿瘤微环境、肿瘤发生发展及病因学。但是由于肿瘤本身处于持续动态变化之中,所以我们当前对其全面、实时的了解仍显不足。现有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虽然能够针对特定靶点或肿瘤生长微环境,但仍无法确保对所有患者有效,并且还存在复发情况。这背后的原因我们还尚未完全明晰,因此当前的研究均聚焦于这些挑战领域。

但是尽管前路漫漫,我仍坚信未来精准治疗将不断进步。在这条道路上,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包括新药、放疗、手术及其他局部治疗的精确选择与把控,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正如中国抗癌协会所倡导的,未来应整合多学科优势,以患者为中心,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推动精准治疗的实现。这不仅是我们的研究方向,也是患者最深切的期盼。我相信,随着努力与时间的积累,这一天终将到来。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您在消化肿瘤精准诊疗领域的战略规划与布局,给业界同道提供一些参考?

沈琳教授:我主要是做上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这其中主要包括胃癌和食管癌。众所周知,这两种肿瘤是我国的高发肿瘤,其中食管癌病例占全球的53%以上,胃癌也占到了47%以上。面对如此高发的肿瘤,如何实现精准治疗,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起初,我们的治疗手段主要局限于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类、铂类、紫杉类以及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等,选择相对有限。但如今,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治疗选项,包括针对EGFR、HER2的靶向治疗,PD-L1免疫治疗,以及针对Claudin、FGFR等新兴靶点的疗法。在探索这些治疗路径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消化系统肿瘤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当然,与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相比,我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确实存在差距,因为全球对该类肿瘤研究的投入相对较少。但是,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政府的支持和制药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新型药物显著增加。加之国内众多科学家也致力于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所以我们能够在前人所提供的这些基础科研和新药的基础上,开展大量新药临床研究,这些研究可以说是涉及到现在胃癌和食管癌我们所发现的各个靶点,除了上面提到的靶点,还包括MET、HER3等等很多。这些探索不仅推动了治疗进展,也让我们发现了新的问题,如患者耐药性的产生及其原因。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正在研究一些新型的治疗手段,如不同的药物组合、细胞和基因治疗等。大家可以看到,当前在国际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治疗领域,我们起到了引领作用。当然这一选择的背后,也是源于患者迫切的治疗需求,因为当前这些肿瘤的治疗效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在探索新型治疗手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诸多能够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益处的创新疗法。这些疗法有时仅需单次治疗,即可实现疾病的长期稳定,甚至为患者提供治愈的可能。这正是我们在临床上追求精准治疗的结果,通过临床试验不断发现问题,进行转化研究,再回到临床进行验证。正是这样的循环迭代,不断推动着临床实践的变革。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定能满足中国胃癌和食管癌患者的治疗需求,进而惠及全球患者。我也相信,中国的医生和科学家将在这一领域引领全球的发展潮流。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若将精准医学时代的完全实现视为100%,您认为我们当前已进展至哪个百分比阶段?

沈琳教授:虽然我们在通往100%实现精准医学的路上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认为我们已经完成了大约30%的进程。我们已经见证了一些革命性的进步,例如免疫药物的使用,特别是抗PD-1单抗,使得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患者甚至可以不手术即可达到治愈。同时,抗HER2治疗与靶向免疫疗法的结合也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当我们尝试将这种疗法应用于围手术期,发现其病理完全缓解率提高了2.5~3倍,即治愈的可能性提升了两倍以上。此外,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的食管癌和胃癌治疗中也展现出良好的前景。当前我们正在进行Ⅲ期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评估这些治疗能否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和治愈率。只有逐步将治疗从晚期推向治愈的平台,我们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个领域内的治疗难题,即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和治愈率,这些都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工作方向。

来源: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