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蚊子集体 “进化” 了!100%都出现抗药性,对付蚊子还有招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16:42 1

摘要:原本蚊子群里,只有少数个体带抗药基因,等到杀虫剂一喷,没抗药的蚊子全死了,剩下的“幸运儿”就能大量繁殖。

今年夏天华南地区的基孔肯雅热疫情,让防蚊成了全民任务。

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郑爱华研究员的一句话,让不少人慌了神:

“在广东特别是在广州,100%的蚊子都出现了抗药性。”

蚊子为何如此强,竟然还能抗药?对付蚊子还有招吗?

可能有人觉得,蚊子不过是咬个包、让人痒几天的“小麻烦”。

但2022年新闻报道,全球每年因蚊子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70万。

而且如今广州蚊子集体还“进化”出抗药性。

不过不用急,搞懂蚊子为啥这么“耐打”,再用对新方法,咱们照样能赢。

蚊子的抗药性,说白了是人类“逼”出来的。

这些年为了灭蚊,化学杀虫剂用得太频繁,就像给蚊子搞了场“生存淘汰赛”。

原本蚊子群里,只有少数个体带抗药基因,等到杀虫剂一喷,没抗药的蚊子全死了,剩下的“幸运儿”就能大量繁殖。

更让人头疼的是,蚊子的繁殖速度简直快到离谱。你可能想不到,雌蚊子一辈子只需要和雄蚊子交配一次,就能在接下来的90天里持续产卵,压根不用二次 “配对”。

而且它的 “产卵效率” 还特别高 ,每次都能产下 200 到 300 粒卵。这么算下来,单只雌蚊一辈子就能繁衍出上千只后代,跟 “批量生产” 似的,也难怪蚊子总像灭不完一样。

而且广州温暖潮湿的气候,更是给蚊子繁殖“开了绿灯”:蚊卵1到2天孵化,幼虫5到7天就成虫。

不到两周,一只蚊子就能变成几百只,抗药基因就这么一代代传下去,最后整个蚊子种群都成了“抗药军团”。

不过大家别灰心,科学家早就研发出了不少“新武器”。比如常州科研团队搞的激光防控系统,靠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短时间内就能识别、追踪并击中蚊子,用近红外激光破坏蚊子的翅膀,让它飞不了。

还有个 “灭蚊小帮手” 也很亮眼 ,就是用机器狗灭蚊。它身形灵活,能轻松钻进那些人类进不去的犄角旮旯。

这些地方往往藏着蚊子的孳生地,以前人工喷药根本够不着,现在机器狗能带着药剂深入其中,把藏在暗处的蚊子幼虫和成虫都 “照顾” 到,让灭蚊变得更彻底。

更聪明的是,它还能分析环境数据,提前预判出蚊子可能扎堆的区域,相当于给灭蚊工作装了 “导航”。

以前我们是“蚊子出现了才灭”,现在能“提前预判、主动防控”,效率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基因技术也派上了用场,英国有家公司培育出了转基因雄蚊,和野生雌蚊交配后,后代会因为基因缺陷活不到成虫。

还可以走“生物共生”的路子,利用沃尔巴克氏体细菌的方法,带这种细菌的蚊子,不仅不会传播登革热病毒,还能让未感染的蚊子不育。在印尼用这方法,登革热发病率直接降了77%,效果特别好。

生物防治也是个好办法,大自然里蚊子的天敌不少,可以让这些动物能吃成年蚊子。

中山大学的团队就投放过华丽巨蚊,这种蚊子幼虫能吃80到100条伊蚊幼虫,还有一个好处是,等到这些幼虫长大后,它们还不会吸血。

其实除了这些高科技,一些传统方法也很管用,而且不会受抗药性影响。比如清理家里和周围的积水,蚊子产卵必须靠静水,把积水清了,蚊子就没法繁殖了。

在生活中有的人容易被蚊子咬,这是因为蚊子在30米外就能闻到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还会再近距离中被汗液里乳酸、尿酸、羧酸等成分吸引……

针对蚊子追踪人的这套 “定位系统”,用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剂就行。

这些成分就像给人加了一层 “隐形防护罩”,喷在身上后,能悄悄干扰蚊子的嗅觉感知。它就算飞到身边,也像瞎了一样找不到目标,自然没法下口了。

要提醒大家的是,别被市面上的“伪科学”防蚊产品骗了,像是超声波驱蚊器根本没用。

面对抗药性越来越强的蚊子,单一方法肯定不行,得把高科技、传统方法结合起来,既要做好个人防护,也要搞好环境治理。就算蚊子再“耐打”,咱们也能在这场“人蚊大战”中占上风。

来源:小张的科普任意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