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商业领域,巨头高管的公开行程往往与高端会议、战略发布相关联,鲜少出现在贴近大众生活的消费场景中。2024 年 8 月 29 日,江苏宿迁街头却出现了令人意外的画面 ——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身着休闲服饰,出现在当地即将开业的京东折扣超市内,与排队的普通顾客近
在商业领域,巨头高管的公开行程往往与高端会议、战略发布相关联,鲜少出现在贴近大众生活的消费场景中。2024 年 8 月 29 日,江苏宿迁街头却出现了令人意外的画面 ——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身着休闲服饰,出现在当地即将开业的京东折扣超市内,与排队的普通顾客近距离交流。这一接地气的举动,不仅打破了公众对商业大佬的固有印象,更折射出他对家乡发展与零售新业态落地的深度关注。
超市里的 “普通人”:细节处见亲民底色
8 月 29 日上午 9 时许,宿迁市区的京东折扣超市外已聚集不少市民,大家听说这家大型折扣超市即将开业,特意赶来提前打探。超市内,货架上的商品已基本陈列完毕,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开业前的最后调试,空气中还残留着新货架的木质气息。就在这样热闹又忙碌的氛围里,身着浅灰色短袖 T 恤、深色休闲裤的刘强东走进了超市,没有前呼后拥的随行团队,也没有醒目的标识,若不是熟悉他的市民认出,很难将这个穿梭在货架间的身影与商业巨头联系起来。
他沿着货架缓缓行走,目光专注地停留在米面粮油区域。拿起一袋 5 公斤装的东北大米,他仔细查看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产地信息,手指轻轻摩挲着袋身,似乎在感受大米的质感;随后又拿起一瓶桶装食用油,翻转瓶身查看配料表,偶尔还会与身旁的超市负责人低声交流,询问商品的采购渠道与供应链保障情况。整个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姿态,没有丝毫架子。
当走到生鲜区域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拎着购物篮,正弯腰挑选西红柿,转身时差点与刘强东相撞。刘强东迅速侧身退让,同时伸手轻轻扶住老人的胳膊,微笑着说:“您慢点选,别着急。” 老人愣了一下才认出他,略显激动地说:“这不是刘强东吗?没想到能在这儿碰到你!” 他笑着回应,还询问老人平时买菜更关注价格还是新鲜度,两人简单交流了几句,老人满意地离开后,他才继续向前查看。这一主动让路、搀扶老人的细节,被旁边的市民用手机记录下来,视频传到网上后,网友纷纷留言 “太接地气了,一点不像是大老板”。
临近收银区域时,他停下脚步,与正在整理收银台的工作人员攀谈起来。指着收银台旁的零食陈列架,他提出建议:“这些小零食都是顾客排队结账时容易随手拿的,能不能调整一下摆放高度,让小朋友和老人也能方便拿到?” 收银员点点头表示会尽快调整,他还特意站在不同身高的视角模拟查看,确认调整方案可行后,才满意地离开。整个上午,他在超市内停留了近两个小时,从商品陈列到顾客体验,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折扣超市落地:京东零售新业态的家乡首秀
刘强东此次低调现身,并非单纯的家乡探访,更与京东折扣超市在宿迁的落地息息相关。8 月 29 日当天,这家 5000 平米的超市虽未正式开业,但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而这只是京东折扣超市在宿迁布局的一部分 ——宿迁四店同开的规划,标志着国内首个大型折扣超市业态正式落地,也意味着京东在下沉市场的零售布局迈出了关键一步。
走进这家超市,能清晰感受到其 “全品类、高性价比” 的定位。5000 平米的空间内,容纳了超过 5000 个 SKU,从进口三文鱼、澳洲牛排等高端生鲜,到洗衣液、卫生纸等日用百货,再到零食、饮料等休闲食品,几乎覆盖了家庭日常消费的所有品类。货架上的商品价格也极具竞争力,以常见的纸巾为例,一提 10 卷装的原生木浆纸巾,售价仅为 9.9 元,比周边超市低了近 30%;进口的纯牛奶,单盒价格比电商平台的日常价还要便宜 1.5 元。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超市内专门设置的洋河定制酒专区。专区采用木质展柜,灯光柔和地照亮摆放整齐的酒瓶,展柜上还配有 “京东 × 洋河联名定制” 的标识。这里陈列的洋河蓝色经典系列产品,不仅有常规规格,还有为京东专属定制的小瓶装,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据超市负责人介绍,这些定制酒是京东与洋河深度合作的成果,依托京东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从酒厂直接到超市的直供模式,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价格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低 15% 左右。这一专区的设置,既是京东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体现,也凸显了对家乡本土品牌的支持 —— 洋河酒厂总部位于宿迁,此次合作相当于为家乡企业搭建了更广阔的销售平台。
对于宿迁市民而言,京东折扣超市的落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家住超市附近的市民王女士说:“以前买进口生鲜,要么得去市区的高端超市,要么得在网上下单等快递,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价格还便宜,太方便了。” 而从京东的战略布局来看,选择在宿迁率先推出大型折扣超市业态,既是对家乡市场的信任,也是对下沉市场消费潜力的看好。通过高性价比的商品与丰富的品类选择,京东试图在折扣零售领域开辟新赛道,而家乡则成为了这一战略的 “试验田”。
体育与零售跨界:全新消费模式的探索
此次刘强东返乡,除了为京东折扣超市开业助力,还有另一项重要行程 —— 出席 8 月 30 日举行的苏超联赛宿迁队对阵淮安队的赛事。看似与零售无关的体育活动,实则是京东 “体育 + 零售” 跨界融合战略的重要落地场景。
早在赛事筹备阶段,京东便与苏超联赛达成了深度合作,推出了 **“全景直播 + 实时消费” 的创新模式 **。在 8 月 30 日的比赛中,观众通过指定直播平台观看赛事时,屏幕右侧会弹出与比赛相关的商品窗口 —— 比如宿迁队球员穿着的球衣、球鞋,赛场边广告牌上展示的饮用水、运动饮料,甚至是观众席上常见的零食、助威道具等,点击窗口就能直接跳转至京东商城或京东折扣超市的线上店铺,完成下单购买。这种 “即看即得” 的消费体验,打破了体育赛事与商品消费之间的壁垒,让观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能随时满足购物需求。
为了保障这一模式的顺利运行,京东技术团队提前对直播系统进行了调试,确保商品窗口的弹出不会影响赛事观看体验,同时优化了下单流程,实现了 “点击 - 下单 - 支付” 的快速操作,最快 30 秒就能完成一笔订单。对于本地观众而言,部分商品还能享受 “当日达” 服务 —— 上午在直播中下单的零食,下午就能配送到家,极大提升了消费便捷性。
刘强东在赛前的新闻交流会上表示,选择与苏超联赛合作,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对家乡体育事业的关注,希望能为宿迁队的发展助力;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体育赛事背后庞大的消费群体,“体育迷往往有着强烈的消费意愿,将赛事与零售结合,既能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也能为零售业务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从市场反馈来看,这种跨界模式确实受到了欢迎。赛事直播期间,相关商品的线上订单量较平日增长了 200%,其中宿迁队的周边商品更是卖到断货,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 “看比赛还能顺便买东西,太方便了”。
对于下沉市场而言,这种 “体育 + 零售” 的模式或许能带来新的消费活力。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对性价比敏感,同时也注重消费体验,而赛事直播带来的场景化消费,能有效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京东此次在宿迁的尝试,也为后续在其他城市推广这一模式积累了经验,未来或许会成为下沉市场零售的新趋势。
反哺家乡:从受助少年到深耕者的蜕变
刘强东对家乡宿迁的关注,并非始于近期,而是贯穿了他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正如当地一位村民回忆的那样:“当年他考上大学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全村人凑了鸡蛋、凑了钱送他去北京,这份情谊他一直记在心里。” 这份源自家乡的温暖,成为他日后反哺家乡的重要动力。
早在 2018 年,他就为宿迁市光明村的老人捐赠了 1500 万元,用于发放养老红包。每年春节前夕,光明村 60 岁以上的老人都会收到一份 2000 元的红包,这笔钱由京东直接打到老人的银行卡上,至今已持续了 6 年。不少老人说:“刘强东没忘了我们这些老邻居,每年的红包都准时到账,比亲生儿女还贴心。”
除了直接的资金捐赠,他更注重通过产业投资带动家乡发展。2020 年,京东投资 40 亿元在宿迁建设京东智慧城,这座占地约 1000 亩的园区,集办公、研发、物流于一体,不仅为宿迁带来了近万个就业岗位,还吸引了大量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以电商、物流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园区内的京东物流中心,采用全自动化分拣设备,每天能处理超过 50 万单快递,极大提升了宿迁及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
为了让家乡人能更便捷地购买海外商品,京东还在宿迁设立了跨境保税仓。保税仓内储存了来自全球的母婴用品、美妆护肤、进口食品等商品,当地消费者在京东全球购平台下单后,商品从保税仓发货,最快当天就能送达,比以往从外地保税仓发货节省了 3-5 天时间。这种 “买全球” 的便利,让宿迁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一线城市同等的消费体验。
如今,随着京东折扣超市的落地与 “体育 + 零售” 模式的探索,刘强东对家乡的反哺又增添了新的维度。从捐资敬老到产业投资,从物流建设到零售创新,他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家乡的承诺。8 月 30 日苏超联赛结束后,他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宿迁是我的根,无论我走多远,都不会忘记家乡。未来京东还会继续加大在宿迁的投入,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
当天傍晚,他结束了所有行程,准备离开宿迁。车子驶离市区时,他特意让司机放慢速度,透过车窗看着路边熟悉的街道与建筑,眼神中满是眷恋。对于刘强东而言,家乡不仅是成长的地方,更是他事业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对于宿迁来说,这位从家乡走出去的企业家,正以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大城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