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问题是,十点睡觉真的适合所有老年人吗?尤其是过了61岁之后,身体节律、睡眠结构、代谢节奏都在悄悄发生变化,继续用年轻时的“作息模板”来要求自己,可能事与愿违。老年人的睡眠不像年轻人那样深、连贯。
很多人一过60岁,就开始早睡早起,甚至晚上八九点就上床,十点前就关灯睡觉。这种做法看起来很健康,符合“早睡早起身体好”的传统观念。
但问题是,十点睡觉真的适合所有老年人吗?尤其是过了61岁之后,身体节律、睡眠结构、代谢节奏都在悄悄发生变化,继续用年轻时的“作息模板”来要求自己,可能事与愿违。老年人的睡眠不像年轻人那样深、连贯。
一项发表于《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60岁以上人群的深睡眠时长较年轻人显著减少,夜间觉醒次数明显增多。
这意味着,老年人虽然睡得早,但并不一定睡得好。更重要的是,很多人睡得早,却在凌晨三四点就醒来,再也睡不着,白天昏昏沉沉,晚上越睡越焦虑。
睡眠,不只是“几点上床”这么简单。真正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是背后那一整套与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节律。
如果只是盯着“十点前睡觉”这个表面标准,而忽略了入睡难、早醒、白天嗜睡、夜间频尿等现实问题,就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努力但无效”的困境。
首先要明确一点,过了61岁之后,身体的褪黑素分泌开始明显减少。褪黑素是一种调节睡眠节律的重要激素,它在晚上逐渐升高,让人产生困意。
但老年人的褪黑素分泌高峰往往会提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晚上九点就开始犯困,凌晨三点就醒了。这并不是“睡眠变少了”,而是生物钟整体向前移了。
如果顺着这个生物钟走,提前入睡似乎很合理。但问题在于,真正的问题不是“几点睡”,而是“能不能睡够”。很多老年人晚上困得早,白天却没有足够的活动量来支撑晚上的深度睡眠,结果就变成了“早睡+早醒+浅眠”的恶性循环。
日间活动不足,是影响老年人睡眠的一个被忽视的关键因素。我们观察会发现,那些白天经常晒太阳、适度锻炼、参与社交活动的老人,晚上睡得更踏实。
反过来,如果白天几乎躺着、坐着不动,晚上自然也不容易入睡。睡眠不是被“安排”出来的,而是被“积累”出来的。
此外,午睡时间也在偷偷影响夜间睡眠。很多老人午饭后困意袭来,一躺就是一两个小时。看起来是在“补觉”,实际上却在扰乱夜间睡眠节奏。
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之内,且不要太晚。如果午睡拖到下午三四点,晚上自然更难入眠。
再来说说饮食的问题。晚餐吃得太早或太晚,都会影响睡眠质量。一些老人习惯五点就吃晚饭,晚上十点上床时早已饥肠辘辘,反而难以入眠;也有人晚上吃得太油腻,胃肠还在“加班”,身体根本无法进入休息状态。
理想的晚餐时间应在睡前三小时左右,以清淡、易消化为宜。还有一点常被忽视的是光照。光照是调节褪黑素分泌的天然“开关”。
如果白天待在室内、光照不足,大脑会误判为“昏暗的黄昏”,提前启动夜间模式;反之,夜间如果灯光太亮、看手机时间太长,又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老年人白天应尽量接触自然光,晚上则要避免强光刺激,尤其是在睡前一小时。
情绪波动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变量。不少人一到晚上就开始胡思乱想,担心孩子、担心身体、担心未来,越想越清醒。焦虑本身就是一种“觉醒激活状态”,它会直接破坏入睡的过程。
这时候,强迫自己“快点睡着”反而适得其反。与其焦虑入睡,不如接受“我现在就是清醒的”,让自己慢慢放松下来,反而更容易入睡。
有人问,那是不是老年人就不该追求“十点睡觉”了?并不是。关键是要顺应自己的节律,而不是被一个固定时间绑架。
如果你每天自然地在九点半开始犯困,十点能顺利入睡,第二天五六点起床也不疲惫,那完全没问题。但如果你只是为了“健康”而强迫自己十点上床,结果躺两个小时都睡不着,那就该调整节奏了。
睡眠健康不是靠“标准答案”维持的,而是靠“个体节律”调和的。不是所有61岁以上的人都适合统一的作息表。更科学的做法是观察自己一天的精神波动、食欲、情绪和清醒状态,找到一个稳定的睡眠节奏。
还有一点很重要但常常被忽略:卧室环境决定了你的入睡效率。昏暗、安静、凉爽的环境更适合睡眠。温度最好控制在18~22℃之间,床垫不宜过硬或过软,避免强烈的噪音与灯光干扰。
此外,睡前一小时不看手机、不看新闻、不争论,是给大脑“降速”的最好方式。
最后,请记住,睡眠质量远比睡眠时间更重要。不要因为“别人说十点睡觉好”就盲从模仿,忽略了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
睡得早不等于睡得好,睡得久不等于睡得深。真正的健康睡眠,是你醒来后感到头脑清醒、身体舒畅,而不是看着钟点数来判断。
我们经常把健康理解为“规矩”,但健康其实是“对自己身体的理解力”。过了61岁,身体在变,节奏在变,心态也在变。你不需要每天都10点准时上床,但你需要知道,白天怎么活,晚上才能怎么睡。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慧芳,刘艳,王丽,等. 老年人睡眠问题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 42(2): 123-127.
[2]张蕾,刘晓曦. 光照与老年人睡眠节律的关系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4, 33(1): 45-48.
[3]王志强,陈志刚. 老年人日间活动水平对夜间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 32(5): 681-684.
来源:医者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