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下午,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在毕节市纳雍县桃林烙锅店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直播带货”培训实践教学。
9月23日下午,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在毕节市纳雍县桃林烙锅店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直播带货”培训实践教学。
培训实践教学现场
此次培训作为贵州省2025年“同语同心 乡村振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系列活动的特色课程,首次将培训实践教学安排在经营场所这一真实的直播带货场景中,打破了传统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壁垒,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校地联动”力量,打造出一个兼具实践性与引领性的创新教学示范现场。
培训实践教学现场
授课教师邱启宸、黄伟绚指导纳雍县各乡镇热衷直播带货的参训学员50余人,于纳雍县桃林烙锅店前,以店铺自制特色辣椒面为带货商品开展直播带货实践教学。他们分别从普通话发音、直播间货品上架、互动话术技巧、直播镜头构图、产品展示角度、团队协作配合等方面,指导学员如何解决初次直播时的忘词问题、如何展现产品优势、如何使用直播带货留人话术等开展直播带货实践。
培训实践教学现场
在授课教师和参训学员的共同努力下,2个小时左右的直播带货共获得单场点赞20000+,售卖出的特色辣椒面货值业绩喜人,直播带货实践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培训实践教学现场
此次培训首次将实践教学课堂设在经营场所的创新尝试,丰富了贵州省“同语同心 乡村振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系列活动的路径形式,不仅为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也为全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提供了“鲜活样本”。
培训实践教学现场
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罗仁祥表示,学院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拓展“同语同心 乡村振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系列活动取得的成效,持续关注参训学员的后续学习和实践转化,在线上对学员提供长期指导,让受训学员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双能力,加快成长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急需乡土人才。
贵州教育报记者 肖知潞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廖波
三审 刘钢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