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米利西奇没得选,他小的时候,塞尔维亚正处于战争状态,米利西奇的父亲是军人,在前线作战。米利西奇十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了父亲的照片,那是当天的阵亡名单。
在NBA选秀史上,有一个未解之谜,达科-米利西奇究竟是如何在03黄金一代,力压安东尼、韦德和波什等青年才俊,成为选秀榜眼的?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米利西奇终于将自己从“塞尔维亚加内特”变成了“塞尔维亚谢永强”,俺是种田的!
吃自己种的苹果
如果不考虑经济利益,让米利西奇自己选择的话,绝对不会选篮球,他根本就不喜欢这项运动,在米利西奇看来,篮球远没有拳击好玩,甚至不如面朝黄土背朝天。
但是,米利西奇没得选,他小的时候,塞尔维亚正处于战争状态,米利西奇的父亲是军人,在前线作战。米利西奇十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了父亲的照片,那是当天的阵亡名单。
米利西奇和他的妈妈抱头痛哭,但五分钟之后,电视台纠正了之前的报道,米利西奇的父亲并没有牺牲。“那段经历我永远不会忘记,突然之间,我的父亲离开了,又突然之间,他回来了。”米利西奇说。
年少时的战火,给米利西奇留下了心理阴影,他渴望逃离这样的环境,篮球成为了一条通道。父亲死里逃生后,开始教米利西奇打球,他对篮球没啥兴趣,但偏偏身体天赋十分适合打篮球。
“我身边的每个人都说,‘这孩子长得高,为什么不试试篮球呢?’爸爸就开始教我打球,并不是我主动选择的。”米利西奇说。
天赋这个东西就是如此玄妙,米利西奇不爱篮球却适合打球,14岁就进入当地的职业球队,逐渐打响了名头。NBA的国际球探开始关注这个塞尔维亚的篮球少年,也有美国的篮球记者专程前往塞尔维亚考察,还采访到了米利西奇。
“你的篮球偶像是谁?”记者问米利西奇。
“凯文-加内特。”米利西奇答道。
米利西奇后来承认,他根本就没怎么看过加内特打球,更谈不上崇拜。通过与记者们接触,米利西奇发现会被问到“最喜欢看谁打球”之类的问题,他去翻篮球杂志,看到加内特觉得不错,以后就这么说了。
以前帅得一塌糊涂
米利西奇的天赋吸引了NBA的注意,但他能在03年选秀中仅次于勒布朗-詹姆斯,起源于一次很奇妙的“偶遇”。
具体时间是2003年5月22日上午,活塞来到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约翰杰学院,为当晚的东决第三场进行备战。当天有NBA乐透抽签,活塞在1997年将奥蒂斯-索普送到灰熊,换来了一个未来首轮签。这个首轮签延后到了2003年,灰熊只有抽到状元签才能留下,结果他们拿到了榜眼签,只能送给活塞。
活塞来到球馆后,ESPN的选秀专家查德-福特告诉球队总裁杜马斯,有一位名叫米利西奇的年轻人正在场地的另一边训练,杜马斯想不想去看看?
后来有记者透露,那不是偶遇,而是米利西奇的经纪人特意安排的,但这个说法遭到了米利西奇经纪团队的否认。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有碰巧遇到,总之米利西奇在那一天,当着活塞高层、教练和球探的面,完成了一次被称为近乎完美的试训。
当时在活塞管理层任职的托尼-罗佐尼回忆起试训场面时说:“我们的反应是‘我的天呐,看看这个孩子。罚球线上运一步起飞扣篮,左手勾手,快速的脚步移动,杰出的横移敏捷性,漂亮的转身,简直不可思议,这个17岁的孩子拥有怪兽级别的运动天赋,你渴望的运动才华都可以在他身上看到。”
在活塞确定获得榜眼签后,安排米利西奇进行了第二次试训。对于米利西奇在这次试训中的表现,活塞资深球探威利-罗宾逊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个孩子就是年轻的威尔特-张伯伦。”
活塞那时候后场有比卢普斯和汉密尔顿,小前锋位置有普林斯,他们在内线资源方面相对匮乏。当时又正值国际球员进入NBA的高峰期,就在一年前,来自中国的姚明成为了NBA选秀状元。所以,米利西奇对活塞来说,比安东尼更有吸引力。球队内部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刚刚率领雪城大学夺冠的安东尼可能不太好调教,国际球员或许更“乖”一些。
于是,活塞用榜眼签选了米利西奇,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米利西奇在活塞很难打上球,他被称为“人类胜利雪茄”,因为只有在比赛大局已定时,米利西奇才会上场打扫垃圾时间。
人类胜利雪茄
有人怪活塞主帅拉里-布朗太古板,不爱用新人,但这绝不是根本问题。米利西奇18岁就进NBA,他根本没有准备好。活塞是一支强队,一位年轻球员想要获得上场时间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米利西奇没有这样的态度。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的选择是自暴自弃,小小年纪就酗酒成性,时而醉醺醺地参加训练,有时候喝得太多,干脆就不去训练了。
“我知道很多人帮我找借口,说我没有得到合适的机会等等,但实话实说,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米利西奇坦言,“我进入NBA时太年轻,根本没有准备好,但这其实也不是理由,因为是我选择加入NBA,我就应该对于这个选择负责,而我并没有做到。我那时候甚至会在球队训练前喝得烂醉如泥,让每个人都感到苦恼。”
事业上的不顺利,加上酒精的刺激,让米利西奇变得十分暴躁。他居住的公寓,原本墙面是白色的,米利西奇入住一段时间后,渐渐变成了灰色。因为米利西奇经常对着墙面猛砸,这样才能发泄负面情绪,否则他都睡不着觉。米利西奇有两次因为砸墙用力过猛,把自己的手掌整骨折了。
米利西奇倒也没有在NBA迅速消失,他在联盟打了9年,因为身体天赋确实好,活塞不要,还有其他球队要,但米利西奇每到一处都是带着希望来,留下失望走,他就不喜欢打球,强扭瓜不甜。
2012年11月17日,当天凯尔特人在主场对垒猛龙,为绿军效力的米利西奇赛前找到了主教练里弗斯,一开口就让老里吓了一跳:“教练,我要回家了。”
里弗斯懵了,回家是啥意思,今晚还有比赛呢?“教练,我不只是今晚不打了,以后也不打了,谢谢你和球队给我机会,但我要离开了,一切都结束了。”米利西奇说。
米利西奇后来告诉记者,之所以才27岁就放弃在NBA打球的机会,因为他厌恶比赛,即便拿到了二十多分,想的还是“啥时候能打完,我要回家。”
只想跑路
虽然米利西奇在NBA的经历令人失望,但钱可没少挣,工资总计5200万美元,米利西奇坦言这笔钱在他的家乡塞尔维亚诺威萨够花两百多年的。
米利西奇与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在家乡拥有一座生活城堡,他们有三栋楼,一栋自住,一栋客房,另一栋是室内游泳场。当然了,他们家还有室外游泳场和体育场,以及一个装备齐全的健身房。
这么大的豪宅,打扫起来也挺麻烦,但米利西奇没有这个烦恼,他聘请了一支家政团队,为他们一家人服务。
这种悠闲的日子过久了,米利西奇有些空虚,于是他决定参加拳击比赛。按照规则,赛前要称体重,米利西奇站上称重器,只听“咔嚓”一声,机器给压坏了,换了一台也没承受住米利西奇的体重,工作人员不得不问:“先生,你大概多重?”
米利西奇想了想答道:“应该已经超过300磅了。”
米利西奇的拳击生涯并不成功,他虽然身材高大,但技术和敏捷性都不行,被矮自己一头的对手揍出血,最后都站不起来了。家人一看这么打下去要出人命了,劝说米利西奇从拳坛退役。
打不过啊
打篮球和拳击都失败了,米利西奇难道只能回家躺平数钱玩儿?就在米利西奇发愁的时候,几位从事农业生产的朋友建议,要不你弄个果园?
不试不知道,一试哈哈笑,米利西奇很快就爱上了水果种植,他专门学习了相关知识,还去了一趟意大利,参观当地的果园,向园主请教种植经验。
米利西奇砸出800万美元建立了农场,从零开始种苹果,每一步都亲自动手。当第一次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苹果大丰收时,米利西奇激动得像一个孩子,他打篮球的时候从未有过这样的满足感。
“我真的特别开心,我们一起摘苹果,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种的。”米利西奇说。
任何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米利西奇的果园在一场暴风雪过后,一大片苹果树被疾风骤雪打得“遍体鳞伤”。天还没亮,米利西奇就扛着专业的设备,冒着大雪与狂风,去整修被打伤的果树,与当年在NBA的懒散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这是我的骄傲。”米利西奇说。
米利西奇的农场已经达到758亩的规模,他的苹果不但在当地销售,还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米利西奇现在正扩大种植项目,在苹果园之外,增加了樱桃园。“樱桃的市场也很广阔。”米利西奇说。
米利西奇倒也不是完全与篮球绝缘,他修建了一座小球场,偶尔和亲友们打打球。米利西奇还加入过塞尔维亚的一支二级联赛球队,但只打了一场就肩膀疼痛难忍,他离开NBA后体重增加了四十多公斤,打职业联赛,哪怕只是二级水平的,也有些吃力了。
凶狠留在了过去
对于NBA,米利西奇是真的不关心了,曾有美国记者去塞尔维亚采访米利西奇,米利西奇谈的最多的是苹果和樱桃。记者试着将话题转移到NBA,谈起了最近几年的总决赛,米利西奇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不知道是哪些球队进了总决赛,也不知道谁赢得了总冠军。
实际上,米利西奇将自己在活塞获得总冠军戒指,以及前队友拉希德-华莱士送给他的冠军腰带都给卖了。倒不是为了钱,而是公益拍卖,为塞尔维亚患有巴藤病的儿童筹集治疗款项。
巴藤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影响患儿的神经系统,导致失明、癫痫发作甚至死亡。
米利西奇和妻子在一则报道中了解到这种疾病,报道中一位患儿的家长求助,这位家长得知中国北京的一所医院治疗该病效果非常好,但一个疗程的费用是32000美元。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尝试向亲友借钱无人回应,向塞尔维亚的卫生部寻求帮助也遭到拒绝。
这位家长后来告诉记者,他们当时已经绝望了,但万万没想到,米利西奇联系到了他们,愿意为他们的孩子以及其他四位患儿支付前往北京治病的费用。
在米利西奇的资助下,这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了北京,接受了为期五周的治疗,效果绝佳!孩子的癫痫病逐渐消失,能自主吞咽食物,还开始尝试说话,脑电图检查显示一切完全正常,这令塞尔维亚当地的医生惊讶不已。
查看果实
现在的米利西奇,每天都在农场里工作,放松的时候就去田野散步,看看果树的成长,他说这样过的每一天都很充实,很开心。有时候,米利西奇也会和孩子们谈起他在NBA的过往,从不掩饰那些糟糕的章节,他告诉孩子,自己曾酗酒,不认真训练,与教练争吵,几乎惹怒了队内的每一个人,这些经历都是反面教材。
“我和孩子们说,如果想要成功,就不要像我当年那样做,我犯的错误,他们不要重蹈覆辙。”米利西奇说,“孩子们现在还不能充分理解我所说的,但我知道他们终究会明白的。”
来源:篮球小人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