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传来重磅消息:大庆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新增1.58亿吨页岩油探明储量。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为2025年百万吨级国家级示范区建成筑牢资源根基,更让这座为国家贡献超24亿吨原油的“油城”,在“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征程上再获
9月26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传来重磅消息:大庆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新增1.58亿吨页岩油探明储量。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为2025年百万吨级国家级示范区建成筑牢资源根基,更让这座为国家贡献超24亿吨原油的“油城”,在“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征程上再获关键支撑,被外界形象地称为“地下找到新大庆”。
此次探明的页岩油资源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地处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覆盖面积达2778平方公里。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页岩油藏身于致密的页岩层中,需通过压裂技术扩大岩层裂缝才能开采,开发难度远高于常规石油。而大庆古龙页岩油已实现从“探明储量”到“有效开发”的跨越,目前日产油量超3500吨,截至目前累计完钻水平井398口,累产油超140万吨,展现出强劲的开发潜力。
这一发现的背后,是大庆石油人对国际权威理论的突破与多年技术攻坚的积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庆科研人员就已涉足页岩油研究,但受限于理论认知与技术条件未能突破;国际石油巨头曾评价此处“获得商业油流风险极高”。直到近年,科研团队通过观察近5000米岩心、分析数千张微观样品照片,最终在头发丝1/500粗细的孔隙中发现页岩油,创立“古龙页岩油原位成藏理论”,证实陆相页岩不仅能生油,更能实现高产稳产,完成了世界石油工业史上“从0到1”的跨越。其中,古页油平1井自2020年见油以来,日产油稳定在13吨左右,最高达30.52吨,是大庆油田常规单井平均产量的10倍。
从开发进度看,大庆古龙页岩油已实现跨越式增长:2022年规模化试采初期产油近10万吨,2024年产量突破40万吨,连续三年实现产量翻番。此次1.58亿吨探明储量的落地,与此前已探明的页岩油资源形成合力,使古龙页岩油有利区范围达到1.46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大庆长垣的5倍多,为“百年油田”建设提供了核心接替资源。
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这一发现的价值尤为凸显。当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国内原油年产量长期在2亿吨以下徘徊,而大庆油田常规石油探明率已达62.7%,资源接替压力迫切。此次新增储量不仅将助推我国页岩油年产量在2025年突破680万吨,更通过技术突破为鄂尔多斯等其他盆地的页岩油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大庆经验”,加速我国能源供给向多元、安全、高效转型。
对大庆这座城市而言,页岩油的突破既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工程,更是转型振兴的核心动能。当地践行“红旗共举、使命共担”的“新四共”方针,为勘探开发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举全市之力提供保障。从1960年石油大会战甩掉“中国贫油”帽子,到如今陆相页岩油革命掀开新篇,大庆用一甲子的坚守与突破,再次诠释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担当。
随着百万吨级示范区建设步入冲刺阶段,大庆正以页岩油为支点,续写“百年油田、百年大庆”的新传奇。这处地下的“新大庆”,不仅承载着资源接续的希望,更彰显着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自主创新实力,为国家能源安全注入了更坚实的底气。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