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爱的猫猫狗狗总能带给人们欢乐,但“招猫逗狗”的过程中,被咬伤或者划伤的经历也让很多人心有余悸,要不要打狂犬疫苗的疑问总盘桓在心中。
川观新闻记者 严佳敏 魏冯
可爱的猫猫狗狗总能带给人们欢乐,但“招猫逗狗”的过程中,被咬伤或者划伤的经历也让很多人心有余悸,要不要打狂犬疫苗的疑问总盘桓在心中。
社交媒体上,一众被咬伤、抓伤的网友寻找相似的案例和建议,“被抓出血是不是10天后猫没事我就没事?”“非必要不打狂犬疫苗,如果10天后狗狗还健康,就不需要接种疫苗”......类似的发言获得了相当数量的点赞和收藏,其背后隐含的便是“十日观察法”。
这个方法从何而来?有没有科学依据?在2025年9月28日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动物致伤专科门诊,请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胡明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常务理事、国家急诊专科医联体动物致伤专委会副主委、四川省医学会人兽共患病专委会候任主委)为大家解惑。
提问1:“十日观察法”是怎么一回事?
“十日观察法”是世界卫生组织在狂犬病防控中,为了有效利用资源提出的一个操作办法,具体指人被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立即对伤口进行规范清洗消毒,并根据情况接种狂犬疫苗;同时将咬伤人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若动物在暴露发生后10天内保持健康,未出现任何狂犬病症状(如狂躁、畏光、流涎、瘫痪),则可终止后续的狂犬疫苗接种。
它基于狂犬病毒传播规律与动物狂犬病病理提出。动物感染狂犬病病毒后,会先经历无任何症状的潜伏期,然后才进入发病期。大量研究表明,处于狂犬病发病期的动物唾液中才会含有大量病毒,具备传染性,而动物一旦发病,大多会在10天内死亡。因此伤人动物若在10天内保持健康,说明它不携带病毒或者不具备传染性,故而人可以停止接种后续的疫苗。
提问2:“十日观察法”适用于什么情况?
真正的“十日观察法”适用情况很严格,需要同时具备以下5个条件。
第一,在非狂犬病流行的国家。
第二,伤人动物至少建立了2剂次的规范免疫,且最近一次距现在不超过1年。
第三,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只有Ⅰ级和Ⅱ级暴露适用,Ⅲ级暴露风险大不建议采用。
第四,伤人动物必须是家养的犬只,不包括流浪、敞放养的狗和猫等以及其他野生动物。
第五,伤人动物需要进行专业的医学隔离、观察和检测,包括精神行为的临床观察和专业的病毒检测,过程中如果出现危险的指征,需要对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进一步检测。
提问3:“十日观察法”在我国的认可接受程度如何?
我国专业机构对“十日观察法”有明确的描述,也认可这个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是一个狂犬病的高发病国家,同时对动物的免疫和管理还未普及,实施“十日观察法”的条件尚不成熟。此外,狂犬病防控的群众基础还不是很到位,公众对“十日观察法”的理解也存在很大误区。
因此,尽管“十日观察法”有助于精准预防狂犬病,也有助于纠正“恐狂”“疑病症”患者的错误认知,但出于对狂犬病的致死性后果的考虑,建议大家用更谨慎的态度对待这一方法。
提问4:常见的“十日观察法”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第一种:只观察,不处理。
“十日观察法”的核心是边处理边观察,而非消极等待。动物伤人之后不立即处理是非常错误的,狂犬病是人和病毒的赛跑,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暴露后预防失败,导致死亡。
第二种:对流浪动物使用“十日观察法”。
流浪动物等不具备观察的条件,且观察必须隔离并在专业机构进行。如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可能因动物感染其他动物、遗漏早期发病症状等造成严重后果,另外,高危暴露也不适用“十日观察法”。
第三种:“十日”中止处理不“经济”。
在规范化接种和观察的情况下,10天后动物正常,人终止处理没有问题,但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看,目前常用2-1-1免疫程序(于0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在10天后都只剩1剂,如果完成完整周期的接种,即意味着再次暴露之后的感染风险和接种治疗成本大大降低,正常人再暴露,终身都不需要打被动免疫制剂(球蛋白/单抗)。
因此,建议养宠人士、兽医、宠物美容师、户外爱好者等群体完成完整接种流程。
提问5:动物致伤后如何正确处理?
被动物咬伤、抓伤后,第一时间要冲洗伤口,用肥皂水与流动的清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边洗边挤,尽可能降低伤口病毒残留可能,减少感染风险。
如果伤口没有活动性出血,可以在家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如果伤口有活动性出血,简单压迫止血后到医院处理伤口。
消毒完毕,立即到医院犬伤门诊就诊,医生会根据既往接种史、伤口暴露等级、个体免疫力情况等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最后,胡明辉医生强调,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可防不可治,规范处理基本上100%可以预防。而站在全社会的角度,人和动物同享世界、共享健康,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和行动,加强宠物管理、做好动物预防接种,从源头上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争取在2030年,完成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呼吁的,消除由犬类导致的人类狂犬病。
来源:川观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