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六点,吐鲁番的天空已经泛白,气温悄然爬升至45℃。在火焰山测试基地,启境CEO刘嘉铭正与工程师们进行当天的首次车辆检查。这是他来到这里的第三天,也是夏季测试最关键的阶段。
清晨六点,吐鲁番的天空已经泛白,气温悄然爬升至45℃。在火焰山测试基地,启境CEO刘嘉铭正与工程师们进行当天的首次车辆检查。这是他来到这里的第三天,也是夏季测试最关键的阶段。
"我们要赶在日出前完成第一轮数据采集。"刘嘉铭边说边俯身检查轮胎状态。这位有着25年汽车行业经验的CEO,依然保持着亲手检查车辆的习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从广汽丰田到自主品牌,从汉兰达到启境,不变的是对细节的执着。
上午十点,地表温度突破60℃。测试团队开始进行高温快充测试。在灼热的阳光下,充电枪变得烫手,但工程师们仍然严格按照流程操作。"极端环境下的每个细节都关乎用户体验,"刘嘉铭指着充电数据显示屏说,"我们要确保用户在沙漠公路上也能安心充电。"
正午时分,火焰山迎来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刻。刘嘉铭带着团队进行智能座舱的暴晒测试。车辆在烈日下暴晒两小时后,他坐进驾驶座,亲自体验空调制冷效果。"三分钟内要将50℃的车内温度降至25℃,"他看了看手表,"这是我们对用户的承诺。"
下午的测试更加严苛。团队模拟了高温堵车场景,连续运转智能驾驶系统4小时,检验系统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智能系统不能'中暑',"刘嘉铭幽默地说,"我们要确保它们在极端情况下依然可靠。"
傍晚,在每日总结会上,刘嘉铭仔细查阅着当天的测试数据。"发现问题比确认成功更重要,"他告诫团队,"现在发现的每个小问题,都是对用户安全的保障。"
夜幕降临,气温依然维持在35℃以上。刘嘉铭与华为的技术团队还在讨论白天的测试结果。这种"合署办公"的模式让问题得以实时解决,不再需要来回沟通。"效率来自直面问题,"刘嘉铭说,"就像我们直面火焰山的高温一样。"
在测试基地的墙上,挂着一幅刘嘉铭手写的标语:"用最热忱的心,造最可靠的车。"这句话或许正是这位25年汽车老将的最好写照。在他看来,火焰山的测试不仅是对车辆的考验,更是对造车初心的坚守。
随着测试进入尾声,刘嘉铭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的高原测试。"品质验证永无止境,"他说,"我们要让启境的产品经历所有极端环境的考验。"
在这个被热浪笼罩的火焰山,刘嘉铭和他的团队用汗水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品质至上"。当大多数车企还在追求智能配置的堆砌时,启境选择回归造车的本质——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这,或许正是这个新品牌最大的差异化优势。
测试还在继续,故事仍在书写。在刘嘉铭的带领下,启境正在用最踏实的方式,向智能汽车市场递交一份与众不同的答卷。
来源:石河子天气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