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文方,1961年5月生,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哲学博士(1996),曾先后任教于中正大学、阳明大学、阳明交通大学,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逻辑学科带头人,国际LORI会议及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山东
南京大学“逻辑、社会与文化”论坛第五期
讲座题目
融合哲学与逻辑模型论——比较哲学视域下的“说不可说”
主讲人
王文方教授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教授、逻辑学科带头人
山东省逻辑学会荣誉会长
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主持人
张建军教授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逻辑学科带头人
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
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所长
讲座时间
9月29日(周一) 15:00-17:00
讲座地点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哲学楼(薛光林楼)314室
主办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江苏省逻辑学会
赞助
南京大学“疆生”逻辑与哲学发展基金
主讲人简介
王文方,1961年5月生,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哲学博士(1996),曾先后任教于中正大学、阳明大学、阳明交通大学,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逻辑学科带头人,国际LORI会议及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逻辑学会荣誉会长。专长逻辑哲学、数理逻辑、形而上学、语言哲学、形式知识论、分析佛学、AI哲学、因果哲学。着有《逻辑思维当代应用—从哲学、数学、语言学、AI角度全方位学逻辑》(2023)、《形上学》(2008)与《语言哲学》(2011)等书,并曾于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Synthese、Erkenntnis、Asian Philosophy、Sophia、《哲学与文化》、《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国际及两岸重要期刊发表七十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译有《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2023)、《剑桥百科全书》(2005)等书,编有Rationality, and Interaction(Springer, 2015与van der Hoek & W. Holliday合编)等书。曾担任Synthese、Journal of Logic and Computation等国际期刊客座编辑,曾主办过多次两岸/国际哲学/逻辑学学术会议,并担任过多项国际学术活动筹备委员及多份华文期刊编辑委员。
讲座简介
讲座将从融合哲学的角度去检视一个中西哲学的共同问题:不可说。有些哲学家主张有些事物不可说。但为了传达这样的想法,这些哲学家仍然费尽篇幅去传达有关于这些不可说事物的情状。举例来说,老子认为常道不可道,但仍撰《道德经》去传达有关于道的思想;龙树以及后来的中观学者都认为胜义谛不可说,但仍撰《中论》等论著去传达有关于胜义谛的思想;Wittgenstein也暗示有些事情不可说,但仍撰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一书去暗示这些不可说之事。四个相关的问题因而产生:1. 不可说的事情是否真的不可说?2. 如果真不可说,使用可说的语言去"传达"(而非直接说)有关于不可说的事物,这可能吗?为什么可能?3. 如果可能,如何说?4. 在各种可能的传达方法中,哪一种才是哲学上最有道理(或许也在心理上更有效)的方法?讲座将讨论以下六个对上述四个问题的看法,它们分别是佛经中的寓言(譬喻)法、部分禅宗流行的沉默法或棒喝法、中观应成和自续两派的方法、语言学左证的肯定断说法、Priest & Garfield的双面真理论以及当代的逻辑模型论方法。讲座对前五个方法的讨论将会极为简短,重点在最后一个方法,强调当代逻辑学对这个问题所带来的启发。
欢迎师生参加!
编辑 | 徐佳
审校 | 周嘉昕老师
来源:归谷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