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博士与避险黄金双重赋能,紫金矿业如何在全球框架内价值重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7 13:10 1

摘要:当清晰的需求前景遇上日益脆弱的供给格局,全球矿业秩序的演变,总需要一些意外事件来充当分水岭。近期印尼Grasberg铜矿的一份泥石流事故评估报告,便成了这样的催化剂——不仅搅动了全球铜市的短期供需,更成为检验矿业公司长期价值的试金石。

当清晰的需求前景遇上日益脆弱的供给格局,全球矿业秩序的演变,总需要一些意外事件来充当分水岭。近期印尼Grasberg铜矿的一份泥石流事故评估报告,便成了这样的催化剂——不仅搅动了全球铜市的短期供需,更成为检验矿业公司长期价值的试金石。

9月25日,LME、SHFE、COMEX三大交易所铜价单日涨幅全线突破3%,共同创下年内新高。资本市场的反应则更为激烈:美股方面,事故企业的自由港麦克莫兰(FCX.N)股价两日内重挫近30%,市值蒸发138亿美元;形成鲜明反差的是,A股龙头紫金矿业(601899.SH)借势攀升,市值首次突破10000亿美元大关,成功跻身全球矿业市值前三,超过全球铁矿龙头力拓(RIO),与中国神华((601088.SH))的市值差距仅剩2%的咫尺之遥。

图片说明:全球矿业公司市值排名,数据来源于CompaniesMarketcap

将时间拉长至过去一年,力拓与中国神华的股价整体呈现横盘态势,而紫金矿业累计实现了60%的上涨。这一价值曲线的鲜明分化,正是铜矿作为新能源革命核心材料对传统经济增长范式(煤炭、铁矿)形成结构性替代的缩影。

从昔日紫金山铜矿起步,到今天成长为铜资源量全球第二、黄金资源量全球第五的跨国巨头,紫金矿业的竞技场早已超越国界。在兼具经济晴雨表功能的“铜博士”与避险资产黄金的双重赋能下,紫金矿业的价值,理应被置于全球框架下进行系统性重估。

铜价逻辑重构:供应脆弱性的定价权重上升

9月24日,自由港麦克莫兰(FCX.US)更新了印尼Grasberg铜矿泥石流事故的评估报告。自9月8日起,Grasberg铜矿已全面停产,此次事故在公司当地数十年的开采历史中属前所未有。

事故涉及的GBC矿区占Grasberg总储量的50%,预计将直接影响公司第三季度铜销量1.8万吨,黄金销量2.1万盎司。更严重的是,2025年四季度和2026年的生产计划将面临大规模推迟,全面复产预计需等到2027年。综合测算,2025年和2026年的铜产量损失将分别达到22万吨和27万吨。考虑到Grasberg占全球铜矿供应约3.5%的份额,此次事故对短期全球供给的冲击不容小觑。

图片说明:自由港印尼最新项目公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官网

Grasberg铜矿事故并非个例。2025年以来,多个主要铜产区接连出现生产问题: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因矿震问题将年度产量指引中枢下调15.5万吨;智利国家铜业公司旗下El Teniente铜矿因地质坍塌事故减产约3万吨;俄罗斯诺镍和加拿大泰克资源也因各种运营问题下调产量预期。

图片说明: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生产指引调整,数据来源于艾芬豪矿业

以上几起年内重大事故导致今年铜矿产量损失已超过40万吨,明年也将有大规模损失。这一系列供给端"黑天鹅"事件,使得国际铜研究小组在今年4月预测的2025年28.9万吨、2026年20.9万吨的供应过剩预期被彻底颠覆。

四季度铜价的重估逻辑,是根植于供给端冲击下基本面与宏观预期的同频共振。从基本面来看,能源转型所驱动的长期刚性需求,与近期频发的供给扰动共同作用,形成了结构性的供需缺口,这为铜价中枢的中长期上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在供给端,一系列突发性事件暴露出全球铜矿供应链的脆弱性,使得供给因素在价格形成机制中的权重显著提升。

宏观层面,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与宏观经济数据整体呈现中性特征,市场对美联储采取“预防式”降息路径的预期升温,这为需求端提供了正向支撑。与此同时,中国央行连续第四个月维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不变,政策环境总体稳定。这一剧本为构成对铜价较为有利的运行条件。

两因素共振引起铜价中枢的上调。高盛将2025年全球铜平衡从盈余10.5万吨修正为短缺5.55万吨,并将年底铜价目标上调至10200-10500美元/吨区间。花旗银行更为乐观,将短期铜价预测上调至10500美元/吨,并认为在未来6-12个月内,铜价可能攀升至12000美元/吨,看涨情景下甚至可达14000美元/吨。

图片说明:花旗铜价预测,信息来源于财联社

在铜价中枢上移的背景下,回归对矿企的叙事。矿端扰动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面对频发的供给端扰动,矿企之间的命运出现显著分化——那些能够有效管控自身运营风险、确保产量目标达成的企业,将最大程度受益于价格上涨带来的行业红利。

供应链的脆弱性很大程度上源于全球铜矿资源分布格局的集中性。数据显示,智利、刚果(金)和秘鲁三大产区占据全球前十大铜矿产量的60%以上,这些地区普遍面临地缘政治、劳资关系和自然环境等多重挑战。因此,短期的供应扰动虽然可以看作是“黑天鹅”事件,但供应链问题对于铜而言实则是一个长期问题。

从产量维度看,全球头部铜矿企业普遍面临增长瓶颈。上半年,紫金矿业接近10%的产量增速在行业中表现已经算是突出;进入下半年后,包括自由港、智利国家铜业和紫金在内的多家巨头均因生产扰动下调产量指引。而必和必拓与墨西哥集团的年度产量目标基本与上年持平,几乎不贡献增量。在此背景下,紫金矿业的产量增长在头部企业中显得尤为可贵。随着近年项目逐步达产,其增长节奏已从高速扩张期过渡至稳健提升期,但作为行业巨头仍保持着显著高于同行的成长性。

图片说明:全球头部铜矿企业上半年产量及同比,数据来源于公告

从运营能力角度,各矿企的资源禀赋存在显著差异,站在了不同起跑线上。老牌矿企虽掌握优质资源但多处于开发后期,而紫金矿业作为行业新势力,擅长通过技术和管理优势将低品位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随着全球矿山品位持续下降和成本曲线上移,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正成为矿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紫金矿业在低品位、复杂矿体开发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西藏巨龙铜矿的成功运营便是其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拉长时间来看,紫金矿业在运营安全上的把控是比较优秀的,事故率和工亡人数在矿业中处于很低的水平。

图片说明:紫金矿业事故率,数据来源于ESG报告

当然,紫金矿业的国际化项目也面临一些挑战。去年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的安全事件,暴露出其在部分地区运营风险管理方面仍需加强。以及今年参股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生产事故,尽管该项目由合作方主导运营,但作为该项目的重要股东,市场期待紫金矿业能在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以更好地保障投资者利益。

期待黄金业务分拆上市打开国际资本市场的价值重估空间

尽管以铜业务闻名,紫金矿业通过近十年的战略性布局,已成功将黄金业务打造为新的增长极。目前公司黄金产量位居全球第六、中国第一,2025年上半年实现矿产金产量41.19吨,同比增长16.3%。受益于金价上涨,矿山产金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2.83%提升至54.39%,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

图片说明:紫金矿业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数据来源于公告

当前黄金市场保持强劲态势。沪金价格已升至850元/克左右,较年初的620元上涨37%,相比去年国庆节前不足600元的水平,同比涨幅超过40%。金价持续走强将为公司下半年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紫金向来是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并举。2025年6月,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宣布以12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100%权益。以2024年数据计算,该交易对应市盈率仅5.94倍,市净率4.12倍,预计可增厚公司黄金资源量6%。这笔交易再次彰显了紫金矿业在价值低估时点精准并购的能力。

未来更大的看点在于资本运作。紫金矿业计划将境外8座黄金资产分拆上市,新主体紫金黄金国际预计于9月30日在港交所挂牌。分拆后,紫金矿业仍保持控股权,黄金业务继续合并报表。这一安排既为黄金业务打造了独立的国际融资平台,又有利于母子公司在"铜+金"双主业架构下实现价值双升。

图片说明:紫金黄金国际所属金矿,数据来源于公告

从估值角度看,紫金黄金国际发行市值1878.51亿港元,预计今年净利润在95-100亿港元,对应市盈率约19倍。相较于A股黄金龙头山东黄金(600547.SH)27倍左右的估值水平,存在较充分的上升空间。更重要的是,在当下时点打造纯黄金上市平台可以非常好地迎合资本市场对于黄金价值投资的需求,紫金矿业的黄金资产价值也有望获得市场更充分的认可。

图片说明:山东黄金市盈率,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尽管紫金矿业近一年股价上涨约60%,但与其“铜+金”双轮驱动的强劲基本面相比,公司估值仍显保守。今年下半年以来,机构持续上调盈利预期,在自由港事故报告发布前,市场对其2025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已接近500亿元。按此计算,公司2025年市盈率约为15倍,2026年进一步降至12倍,这一估值水平仅反映了普通金属的定价逻辑,尚未充分体现黄金业务的溢价属性以及紫金黄金国际分拆上市可能带来的价值重估。

图片说明:紫金矿业机构一直预测变化,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矿业当前估值显著低于国际同业水平。自由港、南方铜业等国际铜业巨头的估值区间普遍在25-30倍,而紫金矿业作为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资源储备位居全球前列的矿业巨头,其估值框架仍受国内市场定价逻辑约束。随着公司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黄金业务分拆上市的推进,紫金矿业的估值体系有望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黄金业务分拆上市或将成为公司价值重估的重要催化剂。通过打造纯黄金业务上市平台,不仅能够使黄金资产价值得到更合理的市场定价,还将推动紫金矿业整体估值逻辑从国内定价体系向国际标准转变。在全球矿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完成国际估值体系对接将成为公司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看点。

来源:估值之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