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男人持续上头的女人,都有这种情绪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3:00 1

摘要:但当我们把情绪价值从一个自然的情感产物,扭曲成一个必须被刻意追求和衡量的商品时,我们恰恰走上了其反面——情绪透支。

越来越多人开始自觉关照内心感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情绪自救”运动。

生活中,用购物补偿内心;关系里,以情绪价值衡量亲疏。

但当我们把情绪价值从一个自然的情感产物,扭曲成一个必须被刻意追求和衡量的商品时,我们恰恰走上了其反面——情绪透支。

这一切看似是情绪觉醒,但背后折射出的,或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怯懦。所以,该如何真正地面对情绪?

01

设立情绪边界

建立情感界限,并非要竖起冰冷的壁垒,而是要搭建一道睿智的栅栏。

它首先是一种自我保护,避免过度共情带来的透支;更是一种筛选,帮助我们远离那些情绪上瘾的消耗性关系。

读者小枝(昵称)和男友谈了有四年,期间对方出轨,她选择分开但又和好了。

去年两个人打算生孩子,她男友就和她一起出资买了套房子,房子写她一个人的名字。

房贷年底就还清了,算是全款。

她男友的工资也都会上交给她,但她不敢乱花,想着万一后面分开了,能把钱弥补给男友,毕竟房子归她。

前几天,她在家里装了个监控设备,还没来得及跟男友说,就从监控看到男友匆忙外出。

于是,她给男友拨打了视频通话,男友当时并未接听,直到返回家中才接通了视频。

她询问男友出去做什么,男友回答说是去买酒,但从监控中,她并未看见男友提着酒瓶。

于是,两个人为此吵起来了。

她想把房钱还给男友,对方又不肯收,最后两个人过也过不好,分也分不开。

上述关系其实不是“分也分不开”的深情,是“谁都没底气一个人活”的恐惧共生。

这种“恐惧共生”像根越勒越紧的绳子:小枝越怕花钱,男方会越觉得“付出没被看见”;男方越怕小枝生气,越会用“出去买酒”的谎言敷衍。

可见,两个人不是因为爱在一起,而是因为怕一个人面对生活。

小枝舍不得的不是这个人,而是对方纠缠带来的极致情绪体验。

而贪恋的“深度纠缠”,本质是“情绪成瘾”——出轨时痛苦,复合时心软,查监控时紧张。

对小枝来说,这些大起大落的情绪,比平淡的幸福更刺激。

就像有人爱坐过山车,明知道危险,却沉迷那种“心跳到嗓子眼”的感觉。

小枝是习惯了这段关系带来的戏剧感、剧情反转,舍不得这场“高强度的情感体验”。

但要明白:真正的爱不是纠纠缠缠,是稳稳的安心。

所以,不要表演爱得有多纯粹,却又不敢面对核心问题:出轨的裂痕修复了吗?信任重建了吗?

只有放下对“纠缠感”的执念,设立情绪边界,才能看见:真正值得的人,不会让你在“过不好”和“分不开”里反复煎熬。

02

调整对情绪的认知模式

“情绪是需要被消灭的麻烦,还是具有价值的信息?”如何看待情绪,决定了一个人应对情绪的方式。

读者斯斯(昵称)与男朋友是异地恋,在思念成疾的那段时期,她翻看男朋友的社交账号,发现对方关注了很多丰乳肥臀的性感账号。

异地本就很难维系信任感,加上看到的东西,她对男友充满了深深的不信任感。

但她希望自己是情绪稳定、能给周遭的人带去快乐和正能量的人。

所以她不敢将自己的情绪向男朋友表达出来,只能在夜里偷偷的哭。

直到有一次找对方视频,对方以正在看美剧拒绝了她。

她所有隐藏起来的情绪都在这一瞬间爆发,直接不问缘由控诉对方:“是正在看美剧,还是在忙着看美女?”

没有能力靠自己来稳定情绪,这是斯斯在关系里胡思乱想的原因。

当别人不能满足她安全、快乐、激情等情绪渴望的时候,就会不安、多疑、胡乱猜测。

但“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关系必然难以承载如此沉重的情绪和责任。

况且,两个人还只是恋爱关系,如果进入婚姻呢?

一个人要承载另一个人,相当于一个躯体要存放两个灵魂,这样早晚会拖垮对方。

所以,即便我们的生命中有另一个人的存在,我们的人生主体依然是自己,还是需要自己承担人生里的一切责任。

不能因为有了另一半,就要求对方来帮我们承担自己作为主体的责任。没有人能做到,也没有人会愿意做,因为这太沉太重了。

这时候就像落水了一样,越是紧张害怕,越是想抓住那个能救自己的人,结果只会把对方也拉下水。

所以,应该学会调节与平衡情绪。

首先,要意识到,情绪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每个情绪的产生都有它的意义。

当一个情绪产生的时候,是在提醒自己:事情的发展可能和想象中有差异,是时候马上做出调整和改变了。

紧接着,找到自己的情绪是什么。

例如:是担心、难过、焦虑还是开心等等,找到能准确形容自己当下情绪的词语或短句。再思考一下这些情绪背后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例如斯斯男友关注了一些账号,斯斯因此不安,那这里的情绪是“担心”。

担心背后的需求是:“斯斯希望男友不要关注这些帐号,这样她就安心了”。

也就是说,如果男友不关注这些账号了,就能解决斯斯“担心”的情绪。

那么,要怎样能让他不关注这些帐号呢?

可以在下次见面的时候,情绪平稳地跟对方沟通:

“我知道你关注了一些账号,因为这些账号的内容,我心里有点吃醋,没有安全感。你能取消关注这些账号吗?”

用类似这样的表达,倾听并观察对方给自己怎么样的回应,就知道对方关注这些账号的原因是什么。

了解原因之后,可以试着理解对方的想法,两个人一起面对,协商解决,最后“担心”的情绪才能真正的化解。

猜疑千万不要放在心里,不然会慢慢发酵,影响到两个人的关系。

保持正常的沟通,是避免猜疑最好的方法,能够让关系更稳定长久,同时也会带给自己更多的安全感。

03

建立情绪觉察

真正的情绪管理,是一个由内而外的修养过程。

从2013年一直到现在,我都有持续写情绪日记。

尤其每一次我有大的情绪波动时,我都会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然后问自己同样一个问题:

下一次再遇到这一类事情,我应该怎样恰当地做一个回应和处理?

这是我从2013年到现在,一直努力在做的一件事。

我已经做到每一个重大情绪都记录下来,对自己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知道在很愤怒的时候,绝对不随便回应别人。

借助情绪日记,能够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纠正。

大家不妨试试从今天起做一个基本情绪的日记,每天记录一下自己的情绪是什么,这件事情对我们带来的影响。

这个情绪日记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大概的周期性的影响,我们要对自己有所觉察。

我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情绪的奴隶。

还原到生活中,我想问:你们有多少次觉察到自己有情绪?

大部分人是没有的,大部分人是在情绪的驱使下,去做了一件事情,事情都做完了,还没有觉察到这件事情是什么。

所以,我们要去把这些情绪记录下来,把这个情绪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对情绪的整理跟觉察。

将一件事对我们产生的影响,转化为无意识层面的意识化,这样影响就会小很多。

就像心理学流行的一句话:看见即疗愈

另外,我们所有的愤怒都来自我们的无能,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一点都不会生气。

我们生气,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事情无能为力。

所以,我们要标记出来所有让自己失控的环节,情绪爆表的点是什么?

也许我们的能力不足,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先避免情绪爆表。

当我们觉察到再说几句话就要开始大吵大闹时,就可以先离开这个场景,至少先预防。

要是我们还没掌握治疗的方法,就先预防为先。如果能预知某个场景会让自己崩溃,那我们只需要在该场景到来之前,先行撤离。

大多数女生在情绪爆表的情况下,会发生很多让自己很后悔的事情。

所以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出现,找到所有情绪爆表的场景,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

下次快到情绪爆表时,先撤离现场,避免爆发。

情绪无法被管理,我们不能掌控自己的悲伤,就像心动的感觉一样,也是无法控制的。

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如同我们笑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笑;打喷嚏的时候,无法张开眼睛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是没有办法控制与管理情绪,但可以调节或协调自己的情绪。

「管理」跟「协调」之间是有区别的。

「管理」是我们要硬逼自己不生气。

「协调」是生气,但只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把生气情绪表达出来。

我们可以将情绪韧带的柔韧性放大,可以通过一点一滴的练习,最后,从一个不会劈叉的僵尸变成一个很柔软的姑娘。

当我们学会以觉察为舟,以认知为桨,以边界为港,便不再漂泊于情绪的惊涛骇浪之中。

我们终将领悟,真正的情绪价值,从不在于能换取什么,而在于它能引领我们抵达一个更真实、更完整的自己。

这时,才会有勇气接纳一切的脆弱,也有智慧与一切复杂共处。

原创不易,如果这篇分享对你有启发,请多多鼓励,【点赞】美三代,【分享】富一生,谢谢啦~

作者丨何紫欣 关系心理学资深学员,致力于使命心理学的传承,信奉“爱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

本文的插画,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来源:冷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