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消失的十一层》热播,陈数出场后引发热议。弹幕中不乏对其面部状态的讨论:“苹果肌有些饱满”“念台词时嘴角略显僵硬”。镜头特写时,她的面部轮廓与以往自然状态有差异,有网友将其与小3岁的周迅对比,认为后者表情更灵动,而陈数的面部表现力稍显受限。
最近《消失的十一层》热播,陈数出场后引发热议。弹幕中不乏对其面部状态的讨论:“苹果肌有些饱满”“念台词时嘴角略显僵硬”。镜头特写时,她的面部轮廓与以往自然状态有差异,有网友将其与小3岁的周迅对比,认为后者表情更灵动,而陈数的面部表现力稍显受限。
有人翻出2023年品牌活动的生图,发现现场侧拍中她的面部状态更为自然,但官方精修图对轮廓的调整幅度较大,反而显得不真实。这一对比让不少观众质疑其存在“医美后遗症”,更有网友调侃她“面部风格有变化”,这类声音背后折射出大众对过度医美的担忧。
其实陈数的面部状态争议并非首次。早年出演《铿锵玫瑰》时,她还是方脸短发造型,曾因外形在演艺圈不占优势,甚至有导演评价她“演技挺好,就是长得丑了点”。加上儿时因哥哥长相出众,自己曾陷入外貌自卑,后来她的面部轮廓逐渐变得精致,方脸线条变柔和,眼部形态也有调整,凭借《新上海滩》的旗袍造型获封“女神”,当时因调整自然,还被称赞“美商高”。
但近年作品中,她的面部状态变化更受关注。《峰爆》里演绎情绪戏时,面部表情控制略显生硬;《白色城堡》中展现惊讶、愤怒等情绪时,也未能呈现自然的面部反应。网友的评价“成也一张脸,败也一张脸”,点出了核心问题——医美可能导致肌肉控制力下降,而这恰恰是演员表情生动性的关键。
圈内对女演员颜值的高要求早有共识。张艺谋曾公开表示不用整容脸,理由是影视镜头会放大面部任何不自然之处,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演员不该随意改动;马伊琍担任考官时也明确表示,不收整容痕迹明显的考生,她认为多数整容效果并不理想。但现实是,40+女演员面临市场机会减少的困境,陈数曾坦言自己调整外貌是“希望保持优势,更好地塑造角色”,这种选择更像是行业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观众的强烈反应,核心或许并非抗拒演员变老,而是担心“面部状态影响角色塑造”。好在陈数的演技功底仍在,《不完美受害人》中,即便面部状态引发讨论,她眼神里的沉稳依旧贴合角色。对于争议,她除了提及“更在意角色”,还曾表示未来会更注重内在修养与演技提升,而非依赖外表,这也让观众想起她塑造的铁梨花、斯黛拉等经典角色,印证了“角色比脸更长久”的道理。
此前她在武汉大学赏樱花的素颜生图曝光,照片中48岁的她穿着粉色针织衫,身材保持纤细——这得益于她二十年如一日练瑜伽、吃轻食,甚至能穿进20年前的戏服。但受光线影响,苹果肌显得较为饱满,评论区因此分裂:一派认可她的自律,称其“状态优于同龄人”;另一派则坚持认为“医美痕迹明显”。这场争论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医美抗衰与自然老去的边界,始终没有统一标准。
从因外貌自卑到靠调整外形获得机会,再到如今因面部状态陷入争议,陈数的经历折射出女演员在年龄焦虑与市场审美中的挣扎。镜头既会放大皱纹,也会凸显不自然的调整痕迹。当演员的脸成为公共话题,或许我们真该思考:是她们不敢接受自然衰老,还是大众对女性的外貌包容度仍需提升?
来源:副本Z-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