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动态丨公用工匠以“绣花”功夫唤醒瓯越记忆,助力千年古城焕新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6 16:44 2

摘要:温州,山水相依、文脉绵长。青砖黛瓦间流转着千年瓯韵,榫卯廊檐下跃动着时代新生。市公用集团所属建设集团发挥古建筑施工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优势,近年来以古建筑修缮为针、文化传承为线,用“绣花”功夫修缮保护、活化利用,织就一幅古今交融的城市更新画卷。

公用工匠以“绣花”功夫唤醒瓯越记忆

助力千年古城焕新生

温州,山水相依、文脉绵长。青砖黛瓦间流转着千年瓯韵,榫卯廊檐下跃动着时代新生。市公用集团所属建设集团发挥古建筑施工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优势,近年来以古建筑修缮为针、文化传承为线,用“绣花”功夫修缮保护、活化利用,织就一幅古今交融的城市更新画卷。

让我们循着这些重焕生机的历史地标,

触摸温州古城最细腻的肌理,

聆听那些被时光掩埋,

却从未真正远去的瓯越故事。

九山-松台山历史文化提升工程二期

约上三五好友去九山湖游泳,漫步于浓荫蔽日的最美林荫道,尝一口九山湖冰淇淋和九山饭团,这是几代温州人的夏日记忆。如今,这条融合了自然诗意与市井烟火气的经典路线,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成为游客来温的必打卡之地。

九山-松台山历史文化提升工程二期项目西起九山路,东至妆楼下,全长约0.45公里;南起九山公园,北至蛟翔巷,全长约0.7公里,主要为九山湖东侧改造提升,总改造面积约为38919平方米。

胜昔桥路,这条承载着温州百年风华的道路,曾是温州名流望族府邸的聚居之地,文化底蕴颇为深厚。整治后的胜昔桥路旧貌变新颜,原本生硬的水泥路换成了老石砖路,只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漫步其间,仿佛能听见岁月在青石板上留下的回响。

胜昔桥路改造前后

沿线的籀园小学、温州市教育史馆等建筑外墙经修缮后,散发着文化的韵味,这些承载着温州教育记忆的文化地标,在时光流转中静静伫立,成为温州教育发展史最生动的见证者。

籀园小学校门改造前后

松台别业是温籍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黄溯初先生1921年建造的私家花园。如今这座民国建筑成功化身为文化展馆和咖啡馆,展示温州百余年来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主要情况,其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与湖光山色相互映衬,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来打卡拍照。

徐宅大屋经整改后焕然一新,成为一家集历史名人展厅与咖啡茶馆兼容的新文旅商业空间。旧屋原名陈宅花园,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后典给徐定超居住,徐定超居住后对外称兰芬堂。修葺后的院落保留基本的格局,青砖阶、花影墙与现代生活美学相映成趣,十分雅静。

此次提升工程还对松台农贸市场、芳景大厦、三牌坊等沿线建筑外立面进行整体改造,使现代商住建筑与传统街区风貌有机融合,让市井生活与山水景观和谐共生。

墨池-东瓯王庙-县学前(老旧小区)

改造提升工程

墨池坊,因墨池所在而得名,为北宋温州三十六坊之一。墨池-东瓯王庙-县学前(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以“优雅墨池坊 千年东瓯王”为整体定位,总投资约为1.6亿元,改造面积约5.85公顷,让老城古韵与现代气息相结合,全面提升广大市民的文化归属感、认同感。

墨池坊

墨池公园,是由原鹿城区府旧址改建而成,因园内现存古迹墨池而获此名,相传书圣王羲之曾在此临池洗砚。园内古木参天,亭台错落,墨池畔榕影婆娑,与书画雅集相映成趣,尽显古典园林之韵与人文荟萃之美。

墨池坊2号院(沈宅)建于民国时期,为民国知名商人沈壮飞旧居。如今经过精心修缮与活化利用成为一间“咖啡+展览”复合艺术空间,既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又注入了现代文艺气息。

本次改造工程还拆除了东瓯王庙南侧不和谐危房2000平方米,对称新建大殿前南侧长廊,并新建“东瓯金石苑”

文化传承与院落改造提升工程一期

墨池坊20号民居为民国时期建筑,取名翰墨轩,是为了纪念温州篆刻大师方介堪。外立面虽为西式,里面的门台仍然保留中式的屋檐瓦当,院落内的建筑基本延续了温州老民居的传统布局。此次改造提升过程中沿用了传统建筑手法,房屋整体全部采用榫卯结构,没有用到一颗钢钉。

墨池坊20号民居

墨池坊23号民居(闻香书院)建于清代,曾为温州富家“十三万”吴闻香的书院,后由商人沈薰亭购置,作家居庭院。庭院宽敞,道坦与两边的厢房之间用花墙隔开,东西两侧各有两排图案不同的镂空花墙,两方花墙之间又有莲、梅、菊、牡丹等花卉砖雕相间,极富温州民居特色。

现该院作为衍园美术馆墨池分馆使用,通过专业的展览、文化研究及公共教育等活动,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温州军分区机关营房外立面

改造提升工程

该项目地理位置毗邻中山公园、公园路等历史文化景区,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工程。项目通过修复建筑局部破损的外立面和建筑梁架结构,最大程度保留历史建筑风貌特征,实现建筑与周边历史街区的协调统一。

三垟问茶提升项目装饰工程

三垟问茶,居于三垟湿地一隅,倾力打造“茶文化+湿地生态”体验空间,既是一处休闲品茗的雅致空间,也是感受温州“城市绿肾”自然之美的窗口。

古建筑是凝固的城市记忆、鲜活的历史见证、厚重的文化载体,更承载着美学熏陶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

未来,建设集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千年古城在保护中焕发新生,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为温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贡献建设力量。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