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索斯新发行!《琴境——姚晨室内乐作品选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12:33 1

摘要:一弦清一心,一曲映万象。琴音之妙,不仅在于它是古代文人雅士抒怀明志的知己,更在于那清微澹远的音韵,能映照出人心深处的万千气象。清音之下,心随境转,意随音生。

New Release

作曲家姚晨带来最新专辑

琴境

姚晨室内乐作品选集

一弦清一心,一曲映万象。琴音之妙,不仅在于它是古代文人雅士抒怀明志的知己,更在于那清微澹远的音韵,能映照出人心深处的万千气象。清音之下,心随境转,意随音生。

拿索斯此次推出作曲家姚晨新专辑《琴境——姚晨室内乐作品选集》,将古琴化作一方心境,遨游于古今之思,循弦而行,以琴照心,以曲入境,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间,探寻一片超然与澄明。

作为一位极具开放视野的当代作曲家,姚晨以古琴为引,在专辑中展开一场跨越东西的音乐旅程。既探索中西乐器的对话之境,亦将戏曲元素、古典诗词等传统文脉注入创作。作品以当代作曲技法融合东西方音乐传统,在器乐与声韵的交织中,展现了姚晨极具开放性且独特的音乐语言与理念。

本专辑共收录了姚晨七部室内乐作品:《牧云图》《琴心》《骏》《云·山·风·松》《婵娟》《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劝君更尽一杯酒》。由十六位艺术家联袂演绎,于一弦一音之间,带领听众步入心境澄澈、诗意悠远的琴境世界。

本专辑为

· 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出版项目 ·

唱片导语

《琴境》这张唱片收录了我从2006年到2021年间创作的七部室内乐作品,每一部作品都与古琴相系。这张专辑映射出我如何从古琴——这件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乐器中持续汲取灵感与养分,进而逐渐展开一场漫长、多样且富有浓郁个人色彩的音乐探索之旅。

——姚晨

劝君更尽一杯酒

小提琴:马魏家 中提琴:刘莎

大提琴:尹龙 古琴:陈雷激

唱片曲目

牧云图

竹笛:王华 二胡:赵戈

中阮:邸扬 古琴:吴雪盟

琴心

词:王实甫 唱词整理:姚晨

昆旦:吕佳 琵琶:兰维薇

琵琶:兰维薇 低音提琴:张达寻

云·山·风·松

词:吴文光

女高音:孟萌 古琴:吴雪盟 箫:王华

婵娟

古筝:王于真 低音提琴:陈翰叡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词:苏轼

男声:赵晓楠 古琴:黄梅

劝君更尽一杯酒

小提琴:马魏家 中提琴:刘莎

大提琴:尹龙 古琴:陈雷激

录制花絮

录音工程师:李大康

母带:黄一伦

作曲家简介

©管沧

姚晨

(上滑查看艺术家完整信息)

在姚晨多元化的音乐创作与思考中,始终贯穿着对超然性的追寻。其音乐本质上具有仪式感,超越了当代的流行语汇,于标准和分类之外寻求非时间性和相异性。无论是呈现敏感纤腻、强悍有力,或是两者并存,其音乐中的忧郁和疏离感无处不在。他对音乐意义无止境的探索,彰显兼具国际视野的人文姿态。

根植于东西方传统的音乐语言,在其当代作曲技法的开放性中相融合。他对音乐时间、音色、律动、结构及表情的感知,常处于临界地带:新与旧、东与西、非理性的神秘与理性的逻辑。跨文化审美深深浸润于其创作之中,在《造园》、《远渡》(乐队)、《秋怀》(低男中音与乐队)、《奥菲欧的恳请》(双簧管小协奏曲)、《昙曜五相》(琵琶协奏曲)、《琵琶弹戏·西厢三折》(实验戏剧)以及《劝君更尽一杯酒》、《度母化生》、《骏》(中西混合室内乐)等作品中集中呈现。

他的作品频繁亮相于世界顶级音乐舞台,包括美国坦格伍德音乐节、美国阿斯本音乐节、日本太平洋国际音乐节、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当代音乐节、亚洲作曲家联盟音乐节、波兰波兹南之春音乐节、美国布法罗六月音乐节,以及台湾高雄国际打击乐节,香港艺术节及北京现代音乐节等。

姚晨与国际乐坛众多杰出音乐家及团体保持密切合作。其作品由格莱美获奖团体美国圣保罗室内交响乐团、太平洋弦乐四重奏团、第八黑鸟室内乐团等世界级乐团,以及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23、2025中国巡演)、美国ProMusica室内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麾下Civitas Ensemble、纽约茱莉亚新音乐团、法国迪欧提玛弦乐四重奏团、香港新音乐团等成功演绎。

其艺术成就获得诸多国际音乐组织肯定,包括美国作曲家作家及出版商协会、哈佛大学弗朗姆音乐基金会、美国伯恩斯坦基金会、法国国家广播电台、纽约WQXR 电台、美国梅隆基金会、中国国家大剧院等授予的荣誉、奖项及委约。姚晨亦受邀在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米兰音乐学院、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等知名学府举办专题讲座。

姚晨拥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学士学位及芝加哥大学作曲博士学位,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

录音艺术家

王华

(上下滑动查看)

王华,字修渊,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教授、国乐学科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央视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

多次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中国台湾NSO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完成了潘德列斯基《第八交响曲》的世界首演。

2024年5月24月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华光溢彩——王华笛箫专场音乐会”。

曾首演多部协奏曲,为多部影视作品配乐,凭借《影》获得2018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教学成果显著, 2024年9月获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称号。

发行个人专辑《流光浮影》,该专辑获2013年度“发烧天碟榜”最佳艺术奖。

赵戈

(上下滑动查看)

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教师,教育部“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获得者。1985年获“全国二胡邀请赛”二等奖,1986年获全国“广东音乐比赛”一等奖。曾任东方歌舞团民乐队队长、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国乐学科主任。

他拥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所教授的学生多次在“文华奖”,“中国音乐小金钟”,“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得金、银、铜奖。

邸扬

(上下滑动查看)

中国杰出的柳琴、阮演奏家,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聆听中国”民乐团团长,“自在国乐四重奏”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柳琴大师、教育家张鑫华先生,阮演奏家、作曲家刘星先生,柳琴演奏家王红艺教授,阮演奏家、教育家魏蔚教授。

2003年至2009年,任香港中乐团柳琴、小阮首席;2010年至2013年,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曾与魏蔚教授共同开设了中国音乐学院阮室内乐课程,并多次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与旅游部出国访问演出。

吴雪盟

(上下滑动查看)

青年古琴演奏家,硕士学位,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古琴演奏家。启蒙于古琴教育家杨青先生。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期间,师从古琴演奏家陈雷激教授。本科及硕士均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师从赵晓霞教授;作曲第二专业师从姚晨教授和田田副教授。2017年荣获第六届“文华奖”独奏类青年A组最高奖。创作室内乐作品《西岩云逐》《墨相》《万化》《漏窗一痕》《龙腾·岁耀》,古琴与管弦乐作品《溪山无尽》等。

吕佳

(上下滑动查看)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一级演员,工旦角。师从吴美玉、赵国真等,2003年拜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为师,系苏州市非遗“昆曲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获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苏州市“最美劳动者”、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主演《红娘》《潘金莲》青春版《牡丹亭》等经典剧目,在北京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任教师及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和校园青春版《牡丹亭》任课程总监,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多所高校授课讲座。

深耕传统同时探索跨界,分别与钢琴家顾劼亭、作曲家姚晨等合作“I” Fantasie系列作品《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和《琵琶弹戏·西厢三折》等。近年转型导演,执导《千年一叹》《竹林三昧》等昆剧小剧场作品,获江苏省戏剧比赛优秀导演奖、“戏剧中国”最佳导演奖等,多部作品获国家级、省级等重要奖项。

兰维薇

(上下滑动查看)

琵琶演奏家、室内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为当代中国作曲家群体最信赖的演奏家之一,已首演逾百部琵琶当代作品,代表作有琵琶协奏曲《风越苍茫》《行空》《掬涛映华年》《莫愁》,独奏曲《琵琶辞》,室内乐《清风静响》《琵琶弹戏·西厢三折》等。

张达寻

(上下滑动查看)

低音提琴演奏家,曾荣获艾弗里·费舍职业奖、国际青年音乐艺术家奖,以及国际低音提琴协会独奏大赛第一名等多项荣誉。作为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他的演出足迹遍布美洲、欧洲和亚洲。多次与马友友以及丝绸之路合奏团合作,并参加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演出。与索尼古典音乐唱片公司、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和环球音乐集团合作录制过多张专辑。曾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现任天津茱莉亚学院低音提琴教师。

孟萌

(上下滑动查看)

女高音歌唱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朱以为先生。

自2002年起,演唱作曲家陈其钢大型交响乐作品《蝶恋花》,并多次随团赴中国香港、欧洲,美国等地巡演;曾在英国“逍遥音乐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埃及开罗歌剧院等多个著名音乐节及音乐厅留下演出足迹,并三次登上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舞台;多次与国内外知名指挥家,如余隆、汤沐海、艾多·德瓦尔特(Edo de Waart)、张国勇、张艺、张弦、杨洋等合作。曾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饰演“韩母”,在儿童歌剧《阿凡提》饰演女一号“巴依老婆”。2018年首演由陈其钢创作的交响合唱作品《江城子》。

陈其钢曾评价道:“孟萌是一位难得的既有美声基础又懂得传统京剧演唱的演员,是《蝶恋花》交响组曲中身兼花腔、美声和青衣的不可替代的演员……”《纽约时报》评价道:“孟萌的声音极富感染力,她用她的声音诠释了最完美的的东方音乐……”

王于真

(上下滑动查看)

中国台湾青年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现任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古筝演奏员。曾获澳门金荷杯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台湾地区音乐比赛三次古筝独奏第一名,并两度荣获中国台湾国乐学会弹拨器乐大赛古筝独奏冠军。曾入选台北市立国乐团“国乐亮晶晶”新秀及两厅院传统器乐新秀。

作为协奏者,曾与多个国际乐团合作,包括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新音乐合奏团、美国鲍尔州立大学交响乐团、加拿大温哥华跨文化管弦乐团、美国newEar当代室内乐合奏团、美国UMKC新音乐乐团等。旅居美国期间,随美国Compost Q即兴与舞蹈室内乐团及加拿大兰韵中乐团巡演百余场,参与美加音乐节,并受邀在多所美国高校举办古筝讲座。

她曾参与首演陈怡、周龙、姚晨、埃里克·伦德(Erik Lund)、叶树坚、李元贞等作曲家的作品,并创作多部实验性古筝曲目。曾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舞蹈系教授克丝蒂·辛普森(Kirstie Simson)邀请,共同为四位舞者创作音乐。2018年,录制发行了与埃里克·伦德、叶树坚合作的唱片;同年,与兰韵中乐团合作的三重奏专辑在加拿大出版发行。

陈翰叡

(上下滑动查看)

中央音乐学院低音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于苏州大学、美国鲍尔州立大学以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以独奏家、室内乐演奏家及乐团声部首席等身份活跃于世界舞台,曾在多个城市举办独奏音乐会与大师班,亦常年受邀参加美国国际低音提琴研讨会,并在美国芝加哥低音提琴音乐节、法国比亚利兹低音提琴音乐节、台湾兰阳国际低音提琴音乐节等知名音乐节担任专业导师。

除了广泛演奏西方古典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之外,他长期与多位当代杰出作曲家合作,包括陈怡、周龙、盛宗亮、姚晨等,参与新作演出,首演并录制了大量低音提琴作品。2019年,Centaur唱片公司发行其个人专辑,灌录了弗兰克奏鸣曲与德彪西奏鸣曲。

陈翰叡在芝加哥德保罗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取得表演博士学位。其教学经验丰富,培养的多位学生获美国著名音乐学院奖学金,或进入国内外职业交响乐团。

赵晓楠

(上下滑动查看)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曾随吴文光先生学习并合作撰写《关于大曲〈柘枝令歌头〉〈柘枝令〉俗字谱及其考、译》。曾发表《中华文化复兴语境下的艺术实践——记“苏轼词意琴歌与宋代琴曲音乐会”》《“述作、乐诠、重建、完型”:吴文光先生的古琴观》等核心期刊论文,并演唱《陋室铭》《醉翁操》《满江红·金陵怀古》等多部古代琴歌的打谱作品,首演了《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吴叶作曲)、《念奴娇·赤壁怀古》(吴叶作曲)、《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姚晨作曲)等现代琴歌创作作品。

黄梅

(上下滑动查看)

古琴演奏家,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古琴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琴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先后师从俞秦琴、俞伯荪、刘丽、赵家珍。在本科及硕士研究生阶段,随吴文光教授研习古琴演奏与琴曲打谱,得其倾心传授。博士生导师为吴文光教授、吴钊研究员。曾出访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开展讲学与演出活动,并为中美两国国家领导人演奏。出版著作《古琴基础教程十二课》《逸梅集:琴曲四首》,发行个人专辑《黄梅古琴专辑》《听茶》《逸梅》《吟心》。

马魏家

(上下滑动查看)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助理首席,“琥珀四重奏”创团成员、并担任特邀小提琴。

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德国德累斯顿国立音乐学院,师从梁大南教授、伊戈尔·马利诺夫斯基(Igor Malinovsky)教授。2010至2011年应指挥家克里斯托夫·埃申巴赫(Christoph Eschenbach)的邀请,参加德国石荷州音乐节欧洲巡演;2005年参与创建“琥珀四重奏”,担任第二小提琴(2005-2011);2017年回归“琥珀四重奏”,担任特邀小提琴。2019年,担任“琥珀四重奏”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时间》项目实施人;2022年,以执行制作人兼第二小提琴的身份,参与录制了“琥珀四重奏”演绎的《门德尔松弦乐四重奏作品》专辑,由拿索斯中国发行。

留德期间担任德国Dresdner Residenz Orchester独奏小提琴家,参与百余场音乐会演出,并录制多张专辑。

马魏家于2011年起任职于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现担任乐团助理首席,在歌剧、交响乐、室内乐方面均有极为丰富的经验。

刘莎

(上下滑动查看)

青年中提琴演奏家,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提琴副首席。

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王昌海教授。毕业后被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音乐与艺术表演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追随拉脱维亚中提琴家安德拉·达尔津(Andra Darzins)教授、阿班·贝尔格四重奏第二小提琴格哈德·舒尔茨(Gerhard Schulz)教授研习中提琴独奏与四重奏演奏。2016年以满分成绩毕业,获得硕士文凭。

2014年考入了德国八大广播乐团之一的德国广播爱乐乐团担任演奏员。

2016年回国,加入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参与演出歌剧、音乐会百余场,在乐团乐季中积极参与室内乐音乐会,并在全国多地举办重奏音乐会。

尹龙

(上下滑动查看)

先后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朱亦兵教授;后赴德国留学,就读于德国维尔茨堡国立音乐学院,师从尼克拉斯·埃平格(Niklas Eppinger)教授,并于2015年以专业最高分(满分)的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学习期间曾受彼得·维斯佩尔韦(Pieter Wispelwey)、古斯塔夫·里维尼乌斯(Gustav Rivinius)、沃尔夫冈·博伊彻(Wolfgang Boettcher)等大师指导。2009年受小泽征尔亲自挑选,赴日本参加小泽征尔音乐塾巡回演出;2014年考入德国青年爱乐乐团,随团多次在欧洲进行巡演,并曾在柏林爱乐大厅演出。2016年起,任职于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陈雷激

(上下滑动查看)

古琴演奏家。1967年出生于上海音乐世家,9岁开始习琴,12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师从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龚一先生。作为当代古琴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陈雷激先后师从龚一、俞峰、赵季平三位乐坛大师。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横跨古琴、指挥、作曲三大专业。期间又赴法国学习,其艺术风格跨越中西,兼收并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陈雷激以一曲《太古遗音》,奏出了中华千年之底蕴,为世界所瞩目。

陈雷激的琴音出音刚劲、徽分精到,既豪放跌宕,又清丽委婉,龚一先生评价他为“古琴界不可多得的一位”。

陈雷激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More

《云·山·风·松》词、

封面书法「琴境」及绘画「平沙落雁」:吴文光

(上滑查看艺术家完整信息)

虞山吴派最具代表性古琴家之一,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美国卫斯理安大学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荣誉会长、北京中华传统乐会名誉会长。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2016年荣获中国琴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21年荣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

吴文光长期从事古琴演奏与音乐研究工作,集演奏、创作、教学与理论研究于一身,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吴景略与吴文光父子两代共打谱一百多首传统古琴曲。近二十年来,他提出“述作”、“乐诠”等音乐理念,出版《神奇秘谱乐诠》等著作,并创作了管弦乐《胡笳——女史罹歌》《离骚》、钢琴协奏曲《秋鸿》等数十部作品,为古琴在新时代的发展继续开拓道路。

录音师简介

照片©张建设

李大康

(上滑查看艺术家完整信息)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一级录音师。

从事音乐录音工作近五十年,以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全面扎实的技术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著称,与国内外众多优秀艺术团体及艺术名家合作,录制了两千多个片号的节目,形成了自然、纯朴、细腻的录音艺术风格。作品涵盖中国民族音乐、交响乐、歌剧、合唱、戏曲、影视、流行音乐及国家重大庆典文艺活动等。获得数十项国内国际各类奖项。

为我国广播、影视、音像等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录音艺术专业人才。

黄一伦

(上滑查看艺术家完整信息)

中国音乐学院教师,博士,北京高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

主持和参与大量唱片专辑、现场演出和电视节目的录音项目,多次服务国家重大活动,作品曾获中国文化政府奖、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院奖”、“中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大会”年度好作品奖等。

本期编辑:Jade S 校对:泽也

来源:音乐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