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从迷茫到蜕变,有时候隔着千山万水,有时候其实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在9月25日的年度演讲中,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以“改变”为主题,分享了他对创新与突破的思考。这句话,恰似对当前白酒行业的一剂清醒针。
行业寒冬中,白酒需要一场彻底的“认知改变”,从追逐高价的迷梦中醒来,回归消费本质。
“5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从迷茫到蜕变,有时候隔着千山万水,有时候其实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在9月25日的年度演讲中,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以“改变”为主题,分享了他对创新与突破的思考。这句话,恰似对当前白酒行业的一剂清醒针。
这两年,行业进入深水区,面临量价齐跌的局面。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量同比下降5.8%,近60%的酒企出现价格倒挂现象。更令人担忧的是,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已达900天,这意味着,一批货从出厂到卖到消费者手中,平均需要两年半的时间。
更关键的是,消费群体的代际更迭剧变。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1985年-1994年出生的人群已成为白酒新主力,占比34%;1995年后出生的成年群体占比18%;未来,约有83%的白酒增量人群将集中在95后。但这批年轻人酒类消费偏好多元化,葡萄酒、威士忌、精酿啤酒等替代品选择丰富,白酒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不仅如此,健康意识的提升改变了消费观念,“少喝酒、喝好酒”成为消费者的共识。过去那种“不喝不给我面子”的拼酒文化,越来越不受欢迎,传统的酒桌文化正在被解构。
同时,渠道变革也在深刻地影响着行业。电商直播、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渠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多层分销体系,价格更加透明,酒企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因此,越来越多的酒业从业人员都对眼下乃至未来有着难以言说的焦虑。面对行业困境,雷军的演讲提示了我们:“改变,本身就是希望。”
重中之重,就是需要进行认知层面的彻底改变,酒业需要从“面子消费”到“里子消费”的价值回归。曾经,高端白酒很大程度上承载着“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性需求。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白酒消费者饮用场景中,家庭聚会(49.11%)与朋友小酌(48.00%)首次超越商务宴请(42.22%),成为白酒核心消费场景,个人独饮占比更攀升至34.67%。这一转变意味着白酒需要回归其本质——与朋友共享,与家人欢庆,甚至是取悦自我的媒介。
价格带的变动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最佳动销价格带下移至100元-300元,而800元-1500元高端价格带成为倒挂最严重的区间。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更加注重产品品质与价格的平衡。
雷军曾在公布小米su7ultra价格时说过:“我们不觉得高价有面子,而是说,这个价值要贵得有道理。”白酒行业需要重新思考价值定位,从追逐高价转向提供真正的价值,毕竟,“极致性价比”是小米成功的核心密码,对白酒行业同样具有深远启示。
当下,性价比已然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标准。白酒消费正在分化——拥有品牌力的高端白酒依然有市场,但追求性价比的大众消费也在崛起。对于酒企而言,意味着需要在保持品质的同时,重新审视定价策略,提供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面对行业调整,许多传统酒企可能感到力不从心,但雷军的故事告诉我们:“五十几岁正是闯的年纪,持续努力、不断成长,都有机会‘逆天改命’。”
这句话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白酒行业来说是一种鼓舞。白酒行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工艺积累,这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行业需要的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改变不怕迟晚,只怕停滞不前。那些率先完成价值竞争体系重构的企业,终将在行业的新周期中赢得先机。只有真正把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转化为创新动能,才能在行业调整的浪潮中,打造出更具韧性的中国白酒新范式。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