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后代回到狼牙山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12:11 1

摘要:2025年9月25日,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一群老红军的后代在副团长王亚利、旷平淀的带领下,应邀请回到狼牙山,参加狼牙山景区管委会举办的“9·25”狼牙山战斗纪念日暨“9·30”烈士纪念日活

老红军后代回到狼牙山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

吴志民

2025年9月25日,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一群老红军的后代在副团长王亚利、旷平淀的带领下,应邀请回到狼牙山,参加狼牙山景区管委会举办的“9·25”狼牙山战斗纪念日暨“9·30”烈士纪念日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故地重游,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历史的回响。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老红军作为那段峥嵘岁月的亲历者和幸存者,他们身上承载着中国革命艰苦卓绝的历史记忆。他们的后代回到父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触摸历史、感受先辈精神最直接的方式。象征着革命精神通过血脉得到了延续。这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缅怀,更是向全社会宣告·先烈的牺牲没有被忘记,红色的基因仍在传承。

当地人民自发地欢迎老红军的后代,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先烈的深厚感情和崇高敬意。这种欢迎不是组织安排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说明狼牙山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这生动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深。人民欢迎的不仅是红军的后代,更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集体。

一位志愿者(左三)专程从北京来到狼牙山

一位四十多岁的学者专程赶到演出现场,激动地现场书写一幅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他专门找到当年参与救治葛振林、宋学义的申英医生的女儿肖春华,委托她把作品捐赠给合唱团。

救治过葛振林、宋学义的申英医生

一位在12军当过兵、从外地赶过来的老同志,听了卢晓清的配乐诗朗诵《奶娘》之后,亲切地拉住卢晓清的手,感动之余,非要把朗诵词记录下来,带回驻地传播。

参加活动的少先队员和群众们,纷纷要求与团员们合影留念。

据管委会领导介绍,停车场车满为患,一度造成道路堵塞,观看演出的群众多达万人。

临别时,群众自发地站在路旁,挥手致意,依依不舍。

狼牙山革命纪念馆馆长李芳,是个烈士的后代,几十年如一日,为宣传狼牙山精神奔波着。2019年1月份,就是她组织我们来到纪念馆座谈,捐赠文物,参加了当年的易县春晚。这一次又是鞍前马后、忙里忙外。

2019年1月,合唱团成员在座谈会上发言

捐赠书籍

在易县春晚上演出节目

与李馆长告别

2025年9月24日下午在英雄广场合影留念。左二为李芳馆长

老红军后代回到狼牙山祭奠先烈,歌颂英雄,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堂极其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年轻一代直观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激励人们珍惜当下、奋发图强。

狼牙山作为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这样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其精神内涵。它让红色旅游不再仅仅是参观景点,而是变成了有温度、有情感的精神交流活动。

老红军后代回狼牙山受拥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致敬,是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更是全社会对英雄的集体礼赞。它告诉我们:历史不容忘记:英雄的功绩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狼牙山五壮士展现出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谁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就把他捧在手上。为人民牺牲奉献的人,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这个温暖的场景,正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这句话最好的当代诠释。

来源:鲁冰花园地

相关推荐